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1)

《红楼梦》因后40回的缺失,导致书中人物之结局显得扑朔迷离,包括作为红楼双峰鼎立的林黛玉、薛宝钗,她们的结局同样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个问题。

根据《红楼梦》前80回的判词、判曲,以及脂砚斋的种种伏笔,我们只能朦朦胧胧推导出这样一个结果:最终贾宝玉、薛宝钗喜结连理,林黛玉则凄惨身死,木石姻缘终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2)

可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这个过程:单看《红楼梦》前80回,荣国府上下皆认定林黛玉就是贾宝玉未来的妻子,荣国府未来的宝二奶奶,怎么会最终成就了金玉良缘?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高鹗续写后40回,便将这个过程完全阴谋化了,特别安排王熙凤献“掉包计”,贾母、王夫人等人暗箱操作,哄骗贾宝玉迎娶林黛玉,实则娶了薛宝钗,而也就是在二宝成亲的当夜,林黛玉万念俱灰,撒手人寰,一缕香魂飘散,再难寻觅。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3)

这个续写很不靠谱,不仅将贾母塑造成了狠毒的狼外婆,还让王熙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要知道贾宝玉一旦娶了薛宝钗,那么荣国府的管家权便会被王夫人收回,转交给宝钗,王熙凤如何会自毁前程,主动献计?

而且“暗娶”的计划也是漏洞无数,贾家、薛家皆是金陵四大家族之一,都是有头有脸的贵族,即便眼下已非当年炙手可热的鼎盛时期,但终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家为了自家选择“暗娶”,已然荒唐了,结果薛家明知这当中的阴暗不堪,居然跟着配合,这简直就是荒唐中的荒唐了!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4)

事实上,以《红楼梦》的写实格局,必然不屑落入“跌宕起伏”的情节俗套中,而且纵观全书,已有多处伏笔暗示林黛玉去世在前,二宝成亲在后,并没有所谓的金玉良缘、木石姻缘的对抗阴谋。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5)

且看《红楼梦》第18回“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中,元妃省亲过程中曾点了四出戏:《豪宴》、《乞巧》、《仙缘》、《离魂》。这四出戏堪称归结全书意旨,其中脂砚斋的批语便借《离魂》一戏提到了林黛玉的死因:

贾蔷急将锦册呈上,并十二个花名单子。少时,太监出来,只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第二出:《乞巧》;【《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第三出:《仙缘》;【《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第四出《离魂》。【《牡丹亭》中伏黛玉死。所点至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第18回

脂砚斋明确点出,元妃所点的戏曲《离魂》暗示了林黛玉之死的原因。而在《牡丹亭》中,杜丽娘爱上了梦里的书生柳梦梅,思念成疾,最终身死被埋葬在梅花观,直到日后柳梦梅来到梅花观,杜丽娘这才复活,重新成就两人姻缘。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6)

这已经暗示得不能再明白了:林黛玉身患重疾,却一直心心念念嫁给贾宝玉,可她最终还是没有等到木石姻缘实现的那一天,就早早去世了,而黛玉死后,薛宝钗才成了宝二奶奶的下一任人选。

这个结果当然没有高鹗的续写听着那么“刺激”,但却是最符合前80回各处伏笔的结局。细心的读者会发现,针对贾宝玉的婚事,贾母、贾政、王夫人这三位拍板的长辈,他们的态度是出奇的一致,那就是不着急让贾宝玉成亲,再等几年再说:

第29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给贾宝玉做媒,贾母的回答是: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定亲,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得上就好,来告诉我。(第29回)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7)

很多论者喜欢将这个情节“阴谋化”,觉得贾母这些话都是说给薛家人听的,就是想让薛姨妈、薛宝钗断了促成“金玉良缘”的想法。

其实不然,贾母这话是真心的,孰不见直到前80回结束,贾母何曾官方承认过宝玉、黛玉的亲事,也从未给两人定亲,要知道第45回时林黛玉就已经十五岁了,如果贾母上述之言是谎话,早该给两人定亲了,为何迟迟不动?可见贾母也是有意识地在拖着贾宝玉的婚事。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8)

不止贾母,贾政、王夫人也是这么想的。且看第36回,王夫人公开给袭人二两银子一吊钱的月例,等于内定袭人是贾宝玉未来的姨娘,期间王熙凤询问为何这般麻烦,而不是直接纳袭人为姨娘,王夫人的回答是这样的:

凤姐儿道:“既这么样,就开了脸,明放她(袭人)在屋里,岂不好?”王夫人道:“那就不好了。一则都年轻,二则老爷也不许,三则那宝玉见袭人是个丫头,总有放纵的事,倒能听她的劝;如今作了他跟前人,那袭人该劝的也不敢十分劝了。如今且混着,等再过二三年再说。”——第36回

而到了第72回,赵姨娘为了谋求彩霞,夜间恳求贾政,而贾政的态度则和上述王夫人的说法完全一致:

是晚,(赵姨娘)得空便先求了贾政。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呢?”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第72回

诸君注意细节,上述第36回时,王夫人说的是“再过二三年再说”,而到了第72回,期间已有一年多光景,故而贾政提起贾宝玉、贾环时,说的则是“再等一二年”,可见这前后的时间逻辑是完全吻合的。

林黛玉为什么含恨而死(林黛玉究竟因何而死)(9)

换言之:不论是贾母,还是贾政、王夫人,他们都认为贾宝玉的婚事应该晚一点再办,故而一直拖着,直接拖到了林黛玉凄然病逝,拖到了木石姻缘成为空文。

有张庆民之作《黛玉之死考论》(2002年第2辑),文中对林黛玉之死分析得更加详细,包括联系《红楼梦》文本,引用大量情节,对林黛玉病情持续恶化进行了细致解读,但最终的结论与笔者推测无二,那就是林黛玉在这样的拖延中悄然去世,没有撑到木石姻缘实现的那一天:

对黛玉来说,贾母与贾政夫妇在金玉姻缘问题上是否有隙已无关紧要。因为贾母、贾政夫妇既坚信宝玉命里不该早娶,不予以公开议婚。仅此一点,就足以断送黛玉——黛玉天生的多病之躯,寄人篱下的孤苦生涯,以及对爱情的焦灼等待,终于使她身心交瘁,从而过早凋零了生命。一句话,木石姻缘死于苦苦的等待之中,而非如续书中所云乃贾母、王夫人、凤姐一干人从中作梗。

因此,切莫将黛玉之死阴谋化,认为是薛家人为之,贾家人害之。即便站在神话角度,林黛玉乃是绛珠仙子下界,是报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一朝泪尽,便是归去之时,此乃天命,岂能以阴谋论度之?

本文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