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北面,靠近长江的地方,有三座山,依次是金山、北固山、焦山,合称“镇江三山”。这其中,又以北固山最为著名。这个地方古代叫“京口”,长江对面,曾经有一个沙洲,叫做“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中国的历史实在太长,传统的建筑多用土木,非常不容易留存下来。所以去看名胜古迹,重要的并不是去鉴定真假,而是在那个特定的地点,引起特定的遐思。这就是所谓的“怀古”。
无疑,镇江,以及江对岸的瓜洲(属扬州),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地方。
天下第一江山
这话有点大——小小的一座丘陵,凭什么能担得起这样的名号呢?
但这是刘备说的。
刘备招亲的故事,就发生在北固山。那时的刘备,偌大一把年纪,征战拼争多年,好不容易有了一块落脚之地,还是借的人家的。孙权直接要不好意思,就以把妹妹嫁给刘备的名义,把他诓到自己的地盘来,想要伺机要挟刘备,要回荆州。但是刘备以身犯险,亲来接亲,最后让孙权“赔了夫人又折兵”。如果不是南北分裂的时期,京口就只是一座小小的山,而它对面的瓜洲,也只是长江岸边的一座小小的渡口。
瓜洲在镇江对岸,原本只是长江中的一小片沙洲,后来河道淤塞,沙洲与北岸渐渐靠在了一起,这里成了一座江边的渡口。这是一座名扬千年的渡口,大运河在这里经过,给这个小小渡口,带来了千年的繁华。唐代的鉴真大师,从这里起航,东渡日本传经说法;传说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
最著名的,当然还是王安石的这首诗。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把汉字的优美和神韵,体现得淋漓尽致。别忘了,这首诗就叫《泊船瓜洲》,开首第一句就是“京口瓜洲一水间”,写的就是长江的这一段。钟山,自然就是南京东面的紫金山。瓜洲对岸就是京口,京口往西没有多远,就是金陵(南京)的钟山——那是他成长的地方啊!他想家了,什么时候能够归乡呢?或者,不如归去吧!他在想着什么呢?
楼船夜雪瓜洲渡
书愤五首·其一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北分裂时代的京口和瓜洲,就不是这般平静的景象了。宋金对峙,虽然划界在淮河,但是金国一旦南侵,战火必定很快烧到长江。宋金在长江防线上连番鏖战,瓜洲古渡和对岸的北固山,也变成了前线。
有这一道长江天险在,南宋小朝廷得以守着半壁江山苟延残喘;也正是有这一道长江天险,南宋君臣不思进取,王师北定中原的幻梦,终于成为画饼。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当老年的陆游,怀念着少年时代自己的意气风发之时,他该有怎样的感慨?“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奈何岁月无情,韶华已逝,功业未成,而人已老迈。就算是诗中他心心念念的诸葛丞相,不也是功败垂成,抱憾离世么!
生子当如孙仲谋!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同样曾经意气风发的,还有辛弃疾。
辛弃疾出生在金国,却在少年时代就起兵抗金。早年他揪出义军中的叛徒,率部归宋,本以为投入了反抗金国统治的大本营,却发现南朝君臣不思进取,恢复大业毫无希望,他空有一身报国之志,却投效无门。宦海沉浮,岁月蹉跎,当年意气风发的少年人,也早已满头苍苍华发。
晚年他被调为镇江知府,这已经是抗金的前线。他以为多年夙愿终于可以得偿。看他这首千古名词,哪里有老迈颓然之气?在京口北固山这个地方,是当年孙权坐断东南,抗衡曹魏的前沿,也是如今抗金北伐的前线。“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对英雄的呼唤,也自是胸中一股豪气满怀。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几乎在同时代的另一首词,却又道出了另一番心情。
北伐的志向,多年无望,不想晚年光景却因为韩侂胄的北伐动议而再获起用。这本应是件好事,可是,已经是老江湖的辛弃疾,隐隐觉得这事情有些不靠谱。他在这首词里表达了这种犹疑,用南朝时的“元嘉北伐”暗讽。这说明辛弃疾是负责任的爱国者,不是那种头脑发热的冲动分子。
他也早已经过了冲动的年纪了。只是一腔报国热忱依旧,廉颇虽老,岂止能饭!
日后韩侂胄推动的“开禧北伐”果然草草收场,韩侂胄也被砍了脑袋,送给金国。而辛弃疾,也只能抱憾而亡。
长江水滔滔,北固山依旧,古瓜洲渡却已经坍塌入江,被历史掩埋。三国、南朝、南宋,京口瓜洲之间承载天下兴亡的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分裂时代。多少代人在那个时代,江山北望,却再也不能回归家园。只剩这江水悠悠,滚滚东逝入海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