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育儿季

现在的中小学生,在校时间长,课业任务重,考试试卷难,好多孩子失去了童年,好多孩子常常坐那里发呆。

老师和家长一看见,就是一顿吼骂,你又不专心了!你又开小差了!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一二十分钟,中学生也难以保持四十五分钟。

孩子们发发呆,也是无奈之举。高铁跑跑,也需要停车几分钟。

这个时候,不要呵斥孩子,那样做孩子会认为自己犯错了,甚至有罪恶感。从一种状态切换过来,也需要时间,效果未必就好。

我们发现了孩子发呆,要理解尊重他,不妨轻轻地问:“孩子,你在想什么?”

孩子回过神,看见你友善慈悲的眼睛,他一定很爱你,很愿意跟你说一句心里话。

话是开心果,你不妨跟他聊聊天,顺着话题跟孩子谈谈心。你关心他,孩子和你更信任了。时间可能就几分钟,他却更依赖你,你想要的关系更亲密。

教育是关系的教育,亲子关系好更利于接受教育。

你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规划(你在想什么你想干什么)(1)

“正向思维 反向激将”,勘测,唤醒,就是最好的引导。

有些时候,孩子背书做题累了,老师和父母发现了,也可以采用谈谈心聊聊天的方式,跟孩子说说话。

比如:“你喜欢什么学科?不喜欢学什么?为什么?”

“孩子,你喜欢干什么?你想要干什么?长大后你会干什么?”

“学校生活好吗?同学关系怎样?你过得开心吗?你最难忘的事是什么?你最烦心的事是什么?”

等等。

和孩子谈心,犹如地质勘测,可以发现孩子的思想动态,发现孩子的喜怒哀乐,发现孩子三观上的偏差,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及时发现纠正成长中的问题,疏解思想情感上的困惑,这样孩子不是更容易卸不包袱,轻装上阵,攻克难关吗?

和孩子聊聊天,真情面对面,父母老师的经验智慧人生,可以被孩子直接接受,免去自我摸索的时间成本,站在老师父母肩上看得更远。

有很多时候,孩子功课忙,未必有时间对人生方向有细细的思考。“你长大后想干什么?”一句话可以唤醒孩子的沉睡意识,他一旦确立了人生的大目标,就会爆发无穷无尽的力量。

学习有了自驱力,就有了持久的毅力和自律。

学习有了方向力,就有了火热的激情和动力。

一个崭新的自我出现了,所向披靡。

如果孩子说想玩手机,怎么办?如果孩子说要去公园玩耍,怎么办?如果孩子说想买一双名牌鞋子,怎么办?

反向充电,反向激将,不妨说:“这个可以,但有一个条件,你专心致志学习,期中考试完了爸爸妈妈带你去,好吗?”

孩子一定高兴地接受你的爱,奋发努力向前闯。

你对你以后的生活有什么规划(你在想什么你想干什么)(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