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的消息刷爆了中外各大媒体的头条然而欢欣鼓舞之际不要忘记,除RCEP外,年内还有一个重要协定值得期待,那就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rcep基本知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rcep基本知识(RCEP来了中欧CAI还远吗)

rcep基本知识

近些天,《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功签署的消息刷爆了中外各大媒体的头条。然而欢欣鼓舞之际不要忘记,除RCEP外,年内还有一个重要协定值得期待,那就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中欧CAI)。

“双方应力争在年内完成中欧投资协定的谈判。”这是中欧领导人今年9月会晤时确定的目标。最新公开消息显示,中欧正聚焦遗留问题进行深入磋商。如今,随着RCEP横空出世,谈判团队定会备受鼓舞加速冲刺,使在2020年剩下的40多天里如期签署中欧CAI充满希望。

中国和欧洲地处亚欧大陆两端,互为彼此重要贸易伙伴,本质上没有根本利害冲突。

尽管近年来受欧债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冲击和影响,受贸易保护和单边主义干扰与破坏,中欧经济合作步伐有所放缓,部分合作项目范围有所收缩,但在中国欧盟商会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中,仍有超过六成受访欧洲企业将中国视为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更没有妨碍今年中欧班列提前近两个月就达到了2019年全年开行量。

中国和欧洲,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覆盖消费者众多,合作空间广阔。

中国巨大消费市场释放出的强大磁力持续吸引着大批欧洲企业来华投资,进而推动和促进着欧洲经济的发展。同时,来自欧洲的技术和产品也在助力和支持中国经济的转型。目前中欧间超过2万家合作企业、累计2000多亿美元的双向投资规模就是明证。

中国和欧洲完全没必要受少数国家倒行逆施拖累全球化行为的裹挟,放弃自身在“后疫情时代”快速复苏的良机。

RCEP的签署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决心。面对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挑战,中国秉承共商共享精神,秉持命运与共的理念,极力提高自身发展水平,通过大幅扩大进口为全世界提供新的需求。这些“新需求”在未来是弥足珍贵的。中国经济体量庞大,一点增量,对于很多经济体来说往往意味着一个巨大的贸易量,完全可以用来解决大量就业等民生问题。那么,谁能争取到这些“新增量”“新需求”,谁便有机会在未来保持发展优势。

从力挺印度到不再挽留、转身抱紧RCEP,日本在签署RCEP前明显的态度转变,未尝不是害怕错失最后的上车机会。在因疫情而加速演变的全球百年之未有大变局之下,每个经济体都需要在最大的新增市场上去争取到一个利益空间。现在,中国已经打开大门,如何把握就看各经济体的行动了。

对于欧洲来说也是如此。如果说此前欧方尚对签署中欧CAI抱有“再看看”的想法,那么RCEP签署之后,仅存的犹豫也显得毫无必要。一旦中欧CAI能如期达成,相当于在亚欧大陆的两端分别形成了一个最大的市场。如果后期中欧自贸协定谈判也能进一步启动,两端共舞,必能为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东岸的广袤区域创造巨大繁荣。

德国《商报》11月15日发表的评论讲得很好,评论的主题是“欧洲不应自外于亚洲机会”,明确表明对“RCEP唤醒沉睡西方”心存期望。RCEP创造的红利已经迸发,现在,日本加入了,东盟加入了……15个亚太国家都主动融入了这个互利共赢的合作圈。在此背景下,欧洲已没有理由再等待。

作者:杨舒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