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

王昌龄:秦汉旧时月,冰心玉壶客

要说唐代诗人中谁的结局最惨,怕非卢照邻莫属,他身患绝症,痛苦不堪,最后是自投颍水而死;但还有一人的结局也很悲催,他不是死于意外,而是被人“妒杀”,这便是大名鼎鼎之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首《出塞》的作者便是王昌龄,此诗被后人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他用文字劈裂了时间和空间,在慷慨激昂的情绪中掷下对和平的渴望,悲壮浑成,一气呵成,这种豪迈的胸怀,超越了古往今来不知多少边塞诗人。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2)

明明是平淡的语言,可经过王昌龄的排列组合,却拥有了横亘古今的力量,不仅描绘出了边塞的壮阔,还有着一种沧桑的历史感。

全诗以雄劲的笔触,对当时的边塞战争生活作了高度的艺术概括,把写景、叙事、抒情与议论紧密结合,在诗里熔铸了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从而使得诗的意境深远,既激动人心,又耐人寻味。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人,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进士出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被刺史闾丘晓所杀,时年59岁。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3)

他的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又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誉,我见也有很多说他是“诗家夫子王江宁”,无所谓啦,天子夫子,都是好名称,总是说在一行当的地位远超其他人,比如那孔夫子。

他是唯一能与李白的七绝一争高下的诗人,不过李白是任何诗体都居顶尖处,而王昌龄仅是在这七绝领域与之齐肩,但好在哪儿?谁也说不清楚,高家庄马家河,各有各的高招,如果依我个人来说,我觉得王昌龄在七绝上是更胜一筹。

王昌龄同李白有过一次交集,那是他们两人在巴陵相遇,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岳阳,王昌龄要比李白大很多,李白对这位大哥很是尊重,时值李白正在被流放夜郎的途中,心绪自是不好。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4)

而王昌龄则更悲催,他因事获罪,谪赴岭南,幸遇大赦方得北归,顺道去襄阳看望了老朋友孟浩然,而孟浩然患疽病,都快痊愈了,看见王昌龄来访,异常高兴,以家乡绝美之品查头鳊来款待,而将医生不得吃这等食物的嘱咐抛到九霄云外。

“浪情宴谑,食鲜疾动”,孟浩然由于吃了这鱼,引痈疽复发,王昌龄还未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溘然而逝,所以,同李白相遇时,虽然很是高兴,但内心深处,却还带着让他挥之不去的自责。

与李白相处的这段时间中,二人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吟酒,分别时,王昌龄写下了赠别的诗作《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5)

江流滚滚,青山巍巍,各自登上所乘之舟船各奔前程,离舟摇曳,一声声地珍重借风传闻也渐行渐远,今日一别,不知后会何期?山势蜿蜒,秋意浓浓,暮色中秋芦萧萧,只留下水中云彩的倒影漾漾,那凄凉悲怆的心情便瞬间来袭,接下来便是愁怨和无奈,紧紧地将诗人包裹。

王昌龄却巧妙地寓情于景,“日暮蒹葭空水云”,暮色沉沉、蒹葭苍苍、白云悠悠,三个意象交互叠加,诗仙立刻就明白了,于是抱拳拱手,一反常态地不着一字,轻轻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细细品味这首美得心醉的诗,王昌龄状难写之境,含不尽之意,尾句更让人爱不释手。诗人与李白在那样一种场合偶然遭遇,可谓悲喜交加。可是转念一想,对方困顿不堪,诗人自己也是刚刚才悲伤中走出,应该是安慰,还是鼓励,其实都很为难,难怪历代的唐诗选本无不选载这首诗。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6)

王昌龄年幼家贫,在有唐一代诗人中,这样的出身是比较少见的,他农耕为生,但是,一开始他并没有直接走科考入仕之路,一直到了三十岁方考科举以进士登第,任秘书省校书郎。史载其“早年贫贱,困于农耕。”

王昌龄作为一代诗杰,流传下来的资料却很少,其生平散见于如《唐才子传》一类的野史中,他在入仕前应该是如李白杜甫一样,经历过干谒之路,可惜没什么结果,后来又去边塞,试图以军功来博取功名,依然无果,然后才转向科举。

秘书省校书郎只是个九品上的官职,等四年后,他以博学宏词登科后,被任命的是河南汜水县尉,大概相当于县公安局长一职,仅是个八品小官,一呆就是七年不迁,后来还被贬岭南,两年后遇大赦后任江宁县丞,故而后人称之为王江宁,而此时的他已43岁了。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7)

这时的王昌龄的诗名远播,除了一片地赞扬和称颂之声外,也引起了不少小人的忌妒,而他本人一直以高洁自许,不愿与那些宵小为伍,所以,得罪之人不少,于是,有些人便在后面使坏。

王昌龄在汜水时写了一篇《梨花赋》,他借托梨花的洁白来歌颂清正廉明、纯洁高尚的品格,并以此自勉。可是,那没文化 杨国忠却以皇帝大舅子的身份,以《梨花赋》中的诗句罗列了王昌龄的罪名,又因对张九龄被罢相表示同情,加上李林甫的推波助澜,欲置王昌龄于死地。

不料的是,当他们费尽心机把王昌龄的罪案呈到唐玄宗的面前时,唐玄宗却说:“朕观昌龄之错,止于不护细行,切勿以重刑处之。”算是保了王昌龄一命,但还是被贬岭南。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8)

对于自己的人格,王昌龄本人是非常自信的。他那首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诗,大家都十分熟悉,这也是他一直细心呵护的自己洁身自好的人品。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他把自己比作一片冰心,可见其冰清玉洁之心,并不因为飞来横祸而稍加改变,但是,李隆基所说的这个“不护细行”是正史所载,是王昌龄走到哪儿都挂着的一个醒目标签,由于其名声大,在社会上也是“谤议沸腾”。

王昌龄49岁时获朝廷大赦。由岭南北返长安,越明年,王昌龄离京赴江宁丞任,他在江宁的日子想必过得也不开心,而且一呆又是多年,51岁时,又被贬到边地,去当了龙标尉,即今天湖南黔阳县,当年算是蛮荒之地了,也就是说,王昌龄为了这细枝末节的小事,竟然被贬滴到离京城长安千里之外的“遐荒”地,这就不能不使人同情和叹惜了。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9)

当后来李白得知王昌龄又遭贬谪时,便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此诗情谊深长,耐人品味,表达了他对王昌龄被贬谪遭遇的同情,后来王昌龄去世后,李白失声痛哭,多少天都寝食不安。

我估计王昌龄个人在性格上应该还是存在着某种缺陷,《唐才子传》说他“晚途不谨小节,谤议沸腾,两窜遐荒”。《河岳英灵集》说他“再历遐荒”,而《旧唐书》本传也说他“不护细行,屡见贬斥”。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0)

所以,他仕途极不顺利的原因,肯定因其性格的怪异及极高的诗情,再加上自视清高,而成为一个不是太让人喜欢的角色,这点他自己也曾总结说:“得罪由己招,本性易然诺”。

王昌龄去世很是诡异,他在边地呆了九年,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他不知何故,神差鬼使地来到了安徽亳州,却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按说,他无论是回老家太原还是回都城长安,都不会走到这亳州去,《唐才子传》说他是“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许多史学家认为“忌而杀”三字,道出了王昌龄的死因,也就是说,是这闾丘晓忌妒王昌龄的才名而将其杀害,而这也是现在的主流看法。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1)

其实细想起来,这其中有着很多的不解之谜,王昌龄作为当时一次科举才十几名的的出身,且诗名远播宇内之人,不是一个人想杀就能杀的,即使是皇帝也得顾忌一下杀名士的后果,难道这闾刺史就敢这样地胆大妄为吗?

要说在这安史之乱之时,一个杀人如麻的地方军阀,草菅人命也不算个事,但是要知道,这闾刺史并不是个草莽,他也算个文人,《全唐诗》中收录的《夜渡江》一诗便是他的作品,可见至少也是个风雅文士吧,何以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将这诗家天子给一刀斩乞。

我觉得,这应该引入当时的局势进行分析,安史之乱,唐玄宗入川,留太子李亨断后来收拾残局,但李亨却在郭子仪的拥立下当了皇帝,而当时想当皇帝的人多多,除了安、史两人外,还有很多人也在做着皇帝梦,比如李白后来想要效力的永王李璘。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2)

老皇帝是不行了,当时的所有人都在站队,准备投靠一个新主以展自身的才华,所以,王昌龄匪夷所思地走到亳州,应该是如李白一般,已经是效力于某个集团了,是李亨还是李璘不得而知。

但我觉得他应该是站在了李亨一边,因为后来替他报仇的张镐是李亨阵营中的人,而王昌龄去亳州肯定是带着使命前去的,不然,不会去到那个同他毫无相干的安徽之地。

闾丘晓的诗名远在王昌龄之下,有妒心是很自然的,而王昌龄仗着声名和年龄,抑或还有此行所负之使命,有一种以上指下的傲气,加上惯有的“不护细行”,在言语上对闾丘晓有所不敬,这也是可以想象得出来的。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3)

更有可能的是,闾丘晓有暗中通敌的行为被王昌龄发现,所以这才引得闾丘晓起了杀心,而史书所载之“忌而杀”,这里的“忌”应该是“忌惮”之意,可怜一代大诗人,命遭不测。

想这闾丘晓或也是个有梦之人,或心中也早有所属,所以,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他违抗军令,拒不出兵救睢阳,导致张巡和许远被杀,而他本人后来也被张镐以“愆期”之罪杀之,对此,史书有一段精彩的描述。

在行刑时,闾丘晓露出一幅可怜相,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赡养。而张镐一句话就把闾丘晓顶了回去:“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意即王昌龄的母亲又由谁来养呢?闾丘晓闻听此言,便不作声了。

《资治通鉴》说闾丘晓这个人傲慢凶狠,似这种敢杀诗家天子的狂人,杀他百次都不够,好在一向同情诗人的张镐,最终替王昌龄报了仇,算是告慰了王昌龄的在天之灵。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4)

王昌龄诗作的精华是在边塞诗上,他令人瞩目的文学成就几乎完全是由边疆的风沙组成的,当初他投笔从戎,白天纵马,晚上写诗,他的一把剑没有让他扬名,反而是在战火纷飞的间隙中,他写就的那一首首的边塞诗,让他拥有了高光时刻,口口传颂,名满天下。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荒寂原野,四顾苍茫,百尺高楼,凉气侵人,征人思亲、闻笛念远,万里愁思,王昌龄把刚刚经历过一场战斗的守边将士的孤独与脆弱,放到了伤感的羌笛声中,把难以用语言表述出来的怅然若失具象化了,这一曲关山月,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5)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透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以及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其诗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把边塞夜晚的凄凉和饱受边愁扰乱的人们的苦涩放到了歌舞、山河、明月中,真真道尽了极致的愁苦之情,。

当然,在王昌龄《从军行》组诗中,最为豪气的当属下面这首了。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诗人把将士们保家卫国,坚忍不拔的,以青白黑的景物色彩为衬,放到了铺天盖地的黄沙中,放到了喊声震天的厮杀中,塑造了一批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心灵壮美的英雄群像,使人倍感诗境阔大,感情悲壮,尤其是末句,铿锵有力的七个字,掷地有声,是盛唐时代人们所共有的精神特征。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6)

王昌龄是真正的边塞诗人,他拜别了初唐,也走过了盛唐,他把边塞的人、事、物都放到了历史时空中,他的文字,写的是时代的风云变幻,写的是戍边男儿的金戈铁马,同时,也在写着闺中女子的愁云惨淡: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边关征战的诗作,别看这是首闺怨诗,同样也是和边塞相关的。在当时,男子“觅封侯”的主要途径便是边塞从军。

然而,原先不识愁滋味的女子,在精心打扮后登楼远眺之时,忽然看见了杨柳转青,顿觉良人不在,时光易逝,怎一个愁字了得,于是便后悔当初让他去边关建功立业了。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7)

总体说来,诗情极高的王昌龄一生都仕途坎坷,久居下僚不得上进,除了大环境使之然外,其实他自己也是有很大的责任的。

当是时,王昌龄因为诗歌被民间传唱的多,被誉为“诗家天子”。盛名之下,他早已把自己当作思想界的领袖、言论上的“旗手”,无端放大的自信再加上豪放不羁的性格,使他动辄就想对时局和朝廷发表些有异于别人的意见。

于是,他写的诗越多,他的意见传达到朝廷的越多,朝廷对他就越有看法,对他的仕途的影响就越直接,在那一片歌舞升平,贪图享乐的年代,朝廷需要的是歌功颂德,如李白那“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就会得到众多地点赞。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8)

反观王昌龄这般的诗情和性格,使得他与周围便显得很是异样,甚至是格格不入,因此,虽然他诗名鼎盛,但想要融入主流社会,怕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尽管王昌龄屡遭贬谪,但他依然保有一颗纯洁和快乐之心,上面这首《采莲曲》便是他在被贬的时候所作,心动和爱情表达的含蓄非常唯美。

细品此诗,王昌龄用最独特的笔法,将荷花和采莲女融为一体,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灵动的采莲图,而在意境上,又似乎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异曲同工,让人感受到王昌龄饱满向上的自信之心。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19)

王昌龄给我们留下了世间最美好的辞章,我们从他的诗作中,读出了他的人生,而从他的边塞诗中,更能读出千万个困守沙场的戍边将士们的人生,诗人同他们一样,有过肆意,有过悲苦,最后,都成了文字里漫天的沙土,散失在茫茫的天际之中。

可惜了王昌龄,他一生仕途不畅,似乎就是一个孤独行走在人间的诗人,如陈子昂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般,但,也正是这种“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饱满的心,才将本真的生命,在他的笔下的一次次敞亮,那大量脍炙人口的经典诗作。恰似在尘埃中开出了一朵朵属于自己的花。

王昌龄的出塞的历史故事(他是边塞诗歌鼻祖)(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