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行业发展概况及面临的机遇挑战

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盈利时间(汽车零部行业发展概况及面临的机遇挑战)(1)

1、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概况

(1)全球

汽车零部件行业为汽车整车制造业提供构成汽车整体各单元、服务于汽车配件加工的各类产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汽车工业发展,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对整车厂商的配套供应逐渐呈现系统化、模块化的特点。为适应系统化和模块化采购的特点,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形成了金字塔型的分层结构,即供应商按照与整车厂商之间的供应联系分为一级供应商、二级供应商、三级供应商等多层级关系。整车厂商处于零部件供应体系的金字塔顶尖;一级供应商直接为整车厂供货,双方之间形成直接的合作关系:二级供应商通过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供应专业性较强的拆分零部件产品,依此类推。

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由欧美日韩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主导。从企业所属国家分布来看,根据《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2021 年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榜》,日本以 23 家上榜企业领先全球,美国以 22 家企业紧随其后,其次是德国有 18 家企业位列第三。

(2)国内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在行业发展初期,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水平较为薄弱,对整车厂商有较强的依赖度。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汽车消费市场的迅速扩张,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进入 21 世纪,我国正式加入 WTO 为汽车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汽车零部件行业随之快速发展。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通过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并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及研发,在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自 2011 年开始至 2021 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处于稳定发展的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由 19,778.91 亿元增长至 40,667.65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 7.47%。近两年,在汽车整体市场滑坡、新能源汽车补贴下降、排放标准逐渐升高等因素影响下,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产值增速短期内有所波动,但整体规模仍呈现稳定增长趋势。

2、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A、产业政策支持

汽车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作为汽车行业重要的配套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一直受到国家产业政策鼓励与扶持。2017 年 4 月,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发布《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鼓励行业企业加强高强轻质车身、关键总成及其精密零部件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攻关,开展汽车整车工艺、关键总成和零部件等先进制造装备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等。2018 年 12 月,发改委发布《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提出支持社会资本和具有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投资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节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

2020 年 11 月,我国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 2025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动力电池、驱动电机、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国家各项政策的发布,有力地推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健康发展。

B、下游汽车行业持续发展

汽车制造业是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下游行业,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汽车销量自 2013 年以来便维持在2000万辆以上,2021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0万辆和2,627.50万辆。尽管我国汽车销量屡创新高,但是在 14 亿人口的基数下,我国的人均汽车保有量还相对较低,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汽车保有量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此外,随着国家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的持续推进、特斯拉落地中国、蔚来等新能源汽车厂商的快速成长,新能源汽车正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C、零部件国产替代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升级的持续推进,居民对汽车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此情况下,国际汽车制造企业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持续加大对我国市场的投入,加大了与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链的对接,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与此同时,汽车整车厂商为了控制成本,更多地转向具有成本优势和本土服务优势的国内汽车零部件厂商,进一步加快了汽车产业的国产替代趋势。零部件国产替代趋势使得部分优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得以获得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进入外资汽车品牌的供应商体系,进而扩大市场影响力,进一步推动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持续发展。

(2)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A、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对产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020 年初爆发的新冠疫情目前仍持续蔓延,给全球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全球主要国家经济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2022 年 1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更新版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从 2021 年的 5.9%下降至 2022 年的 4.4%。新冠肺炎疫情对各经济体造成的冲击并不均匀,相较 2021 年 10 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发达经济体 2022 年经济增速预测调低了 0.6 个百分点,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 2022 年经济增速预测调低了 0.3 个百分点。

尽管我国率先复产复工实现了经济复苏,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恢复中处于领先地位,但汽车产业作为全球性产业,其发展仍受到新冠疫情蔓延的负面影响。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车规级半导体芯片供应链受到持续冲击,并在2021 年上半年持续发酵,芯片价格上涨、供应延迟,致使多家汽车厂商不得不因“缺芯”停工停产。尽管芯片短缺情况在 2021 年下半年有所缓解,但国内汽车产业的发展依然受到较大影响。各国经济复苏前景的不确定性、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反复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对汽车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B、核心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从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情况来看,美国、德国、日本等传统汽车工业强国占据主导地位,在技术水平、技术标准上仍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我国汽车制造业起步相对较晚,配套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业发展时间与国外相比也较短,在研发能力、核心技术方面与国外仍有一定差距,普遍存在研发投入不足、装备较为落后、技术路径不成熟等情况,导致目前部分中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前述因素导致我国在汽车零部件制造领域相对弱势,产品附加值较低,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仍为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主导。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2022-2028年国内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

目录

版权说明及法律声明 1

报告目录: 2

图表目录: 25

第一章 2016-2021年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31

1.1 2016-2021年全球汽车工业整体分析 31

1.1.1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概述 31

1.1.2 各国产业政策比较分析 31

1.1.3 汽车产业发展新特点 38

1.1.4 全球汽车市场产销分析 39

1.1.5 美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 40

1.1.6 德国汽车市场产销分析 40

1.1.7 日本汽车市场产销分析 41

1.2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综述 41

1.2.1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41

1.2.2 汽车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战略作用 44

1.2.3 汽车工业整零关系的发展模式综述 44

1.2.4 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发展综况 45

1.2.5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分析 45

1.3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分析 46

1.4 2016-2021年中国汽车进出口分析 48

1.5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50

1.5.1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中遭遇的瓶颈 50

1.5.2 中国汽车品牌国际化的对策分析 53

1.5.3 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组织关系策略 55

1.5.4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理性思考 59

第二章 2016-2021年国际汽车零部件的发展 62

2.1 2016-2021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总体分析 62

2.1.1 市场发展概况 62

2.1.2 产业发展特点 62

2.1.3 企业竞争格局 63

2.1.4 交易并购分析 64

2.1.5 产业发展经验 65

2.1.6 市场规模预测 66

2.1.7 市场发展趋势 67

2.2 欧洲 69

2.2.1 欧洲汽车零部件市场运行情况 69

2.2.2 德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状况 70

2.2.3 法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动态 71

2.2.4 葡萄牙汽车零部件产业综述 72

2.3 美国 77

2.3.1 美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发展概述 77

2.3.2 美国零部件汽车市场销售模式 78

2.3.3 美国零部件汽车市场进口情况 78

2.4 日本 79

2.4.1 日本汽车零配件主要流通渠道 79

2.4.2 日本汽车零部件生产供应体系 79

2.4.3 日本汽车零配件对外贸易分析 80

2.5 韩国 81

2.5.1 韩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政策情况 81

2.5.2 韩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动态 81

2.5.3 韩国汽车零部件进出口现状分析 82

2.5.4 韩国在汽车零部件市场经验分析 83

2.6 其它地区 85

2.6.1 巴西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 85

2.6.2 墨西哥汽车零部件产业分析 85

2.6.3 泰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运行情况 87

2.6.4 印度汽车零部件产业运营状况 88

第三章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89

3.1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综述 89

3.1.1 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89

3.1.2 行业地位及重要性 90

3.1.3整体经济指标提升 90

3.1.4 行业固定资产投资 91

3.1.5 企业研发投入分析 91

3.1.6 利润水平变动原因 92

3.1.7 行业发展战略规划 93

3.2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财务状况 97

3.2.1 企业发展动态 97

3.2.2 行业营收、净利润情况 97

3.3 汽车零部件业与整车业关系分析 98

3.3.1 国外整车与零配件业关系模式 98

3.3.2 中国零部件企业和整车企业互为依存 100

3.3.3 中国汽车零部件和汽车配套的关系模式 100

3.3.4 中国整车与零部件之间的主要问题 105

3.3.5 中国汽车零部件与汽车配套关系的未来 105

3.4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106

3.4.1 行业组织结构模式发展阶段 106

3.4.2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模式 107

3.4.3 国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典型模式 108

3.4.4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109

3.5 汽车零部件行业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111

3.5.1 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优势 111

3.5.2 电子商务模式的应用原因 112

3.5.3 电商商务模式应用案例 112

3.5.4 电子商务模式应用问题及对策 114

3.6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存在的问题 115

3.6.1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面临的挑战 115

3.6.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主要问题 117

3.6.3 中国汽车零部件品牌实力不足 117

3.6.4 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制约因素 118

3.7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对策 119

3.7.1 中国汽车零部件业的发展战略 119

3.7.2 汽车零部件行业成功的关键因素 120

3.7.3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对策 121

3.7.4 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 121

第四章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分析 123

4.1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贸易分析 123

4.2 中国机动车的零件、附件进出口数据分析 124

4.2.1 中国机动车的零件、附件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124

4.2.2 主要贸易国机动车的零件、附件进出口情况分析 125

4.2.3 2021年汽车零部件贸易形势 127

4.3 2016-2021年外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市场分析 128

4.3.1 外资在华产能布局 128

4.3.2 布局商用车市场 128

4.3.3 抢占汽车新兴领域 130

4.3.4 外资企业面临的挑战 132

4.3.5 外资企业的发展战略 132

4.4 2016-2021年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市场发展分析 133

4.4.1 行业扶持政策 133

4.4.2 行业发展现状 134

4.4.3 产业示范基地 136

4.4.4 产业发展建议 139

4.4.5 产业发展路线 140

4.4.6 市场规模预测 141

4.5 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探析 143

4.5.1 国际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概况 143

4.5.2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分析 144

4.5.3 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流通模式的发展方向 145

4.6 中国商用汽车配件市场发展分析 146

4.6.1 国内汽车配件市场营销模式 146

4.6.2 国内商用车配件市场特征 146

4.6.3 商用车配件市场发展情况 147

4.6.4 商用车配件市场问题及对策 148

4.7 中国汽车零部件国际市场开发战略 150

4.7.1 成本领先战略 150

4.7.2 差别化战略 152

4.7.3 市场集中战略 153

4.7.4 工贸联合战略 154

第五章 2016-2021年轴承行业发展分析 156

5.1 2016-2021年世界轴承业发展的概述 156

5.1.1 工业发展概况 156

5.1.2 技术水平现状 156

5.1.3 全球市场规模 160

5.1.4 市场竞争格局 160

5.1.5 行业厂商品牌 161

5.1.6 政府作用分析 165

5.2 2016-2021年中国轴承业发展综析 166

5.2.1 行业发展特征 166

5.2.2 市场价格状况 167

5.2.3 市场竞争状况 167

5.2.4 技术水平状况 167

5.2.5 行业发展规划 168

5.3 中国轴承行业运行状况分析 170

5.3.1 行业销售收入 170

5.3.2 市场需求分析 171

5.3.3 企业经营状况 172

5.3.4 行业出口规模 172

5.3.5 市场规模预测 173

5.4 中国轴承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173

5.4.1 行业进入壁垒 173

5.4.2 行业面临问题 175

5.4.3 拓展国际市场 176

5.4.4 品牌战略解析 177

第六章 2016-2021年汽车音响行业发展分析 178

6.1 国际汽车音响行业概况 178

6.1.1 市场发展特点 178

6.1.2 全球市场规模 179

6.1.3 日美欧品牌分析 179

6.1.4 产业转移分析 181

6.2 2016-2021年中国汽车音响行业发展分析 181

6.2.1 产业格局形势 181

6.2.2 市场规模现状 182

6.2.3 市场需求分析 182

6.2.4 市场竞争格局 186

6.2.5 改装市场分析 187

6.2.6 汽车音响技术 187

6.2.7 产业发展战略 187

6.3 中国汽车音响市场消费分析 189

6.3.1 市场消费特点分析 189

6.3.2 消费者认知度分析 189

6.3.3 消费者信息渠道 190

6.3.4 消费者购买特点 191

6.4 中国汽车音响市场发展的对策 191

6.4.1 重视售后服务 191

6.4.2 产业经营对策 192

6.4.3 市场发展建议 192

6.5 中国汽车音响市场的前景及趋势 194

6.5.1 市场发展前景预测 194

6.5.2 国产企业发展机遇 194

6.5.3 后装市场发展空间 195

6.5.4 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196

第七章 2016-2021年轮胎行业发展分析 198

7.1 2016-2021年全球轮胎市场发展分析 198

7.1.1 行业基本现状 198

7.1.2 全球生产规模 199

7.1.3 市场竞争格局 199

7.1.4 行业集中度 200

7.1.5 主要轮胎厂商 201

7.1.6 市场发展趋势 204

7.2 2016-2021年中国轮胎行业运行状况 206

7.2.1 行业发展现状 206

7.2.2 行业产量规模 207

7.2.3 行业销量情况 208

7.2.4 市场价格分析 208

7.2.5 行业标签标准 209

7.3 2016-2021年中国轮胎进出口市场发展分析 210

7.3.1 2021年进口市场状况 210

7.3.2 2022年出口市场状况 210

7.3.3 2021年行业贸易规模 210

7.3.4 出口市场特点 211

7.4 中国废旧轮胎回收利用行业发展现状 211

7.4.1 行业基本概述 211

7.4.2 回收利用途径 212

7.4.3 行业存在问题 213

7.4.4 行业发展对策 214

7.5 中国轮胎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 215

7.5.1 行业标准滞后 215

7.5.2 回收利用问题 215

7.5.3 行业发展对策 216

7.6 中国轮胎行业的发展前景及预测 217

7.6.1 轮胎循环利用规划 217

7.6.2 轮胎机械行业展望 222

7.6.3 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22

第八章 2016-2021年汽车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224

8.1 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发展SWOT分析 224

8.1.1 行业发展优势 224

8.1.2 行业发展劣势 225

8.1.3 行业发展机遇 226

8.1.4 行业发展挑战 226

8.2 2016-2021年中国汽车发动机行业运行分析 227

8.2.1 行业发展特点 227

8.2.2 产量规模状况 228

8.2.3 行业发展状况 228

8.2.4 行业运行现状 228

8.3 2016-2021年柴油发动机行业发展分析 229

8.3.1 产销规模状况 229

8.3.2 企业销量规模 229

8.3.3 企业竞争状况 232

8.4 汽车发动机重要项目建设动态 232

8.4.1 一汽长春发动机工程正式投产 232

8.4.2 宝马在华的发动机项目布局 233

8.4.3 吉利发动机项目正式落户贵阳 234

8.4.4 吉利台州发动机项目正式动工 234

8.4.5 广汽三菱汽车发动机生产线 235

8.5 汽车发动机行业的发展趋势 236

8.5.1 “十四五”内燃机市场展望 236

8.5.2 汽车发动机技术发展方向 236

8.5.3 绿色汽车发动机发展趋势 238

8.5.4 微型汽车发动机前景展望 238

第九章 2016-2021年汽车车身发展分析 240

9.1 国外汽车车身开发及制造 240

9.1.1 充分进行超前开发与研究 240

9.1.2 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全新开发 240

9.1.3 现代设计方法和制造技术的全面应用 241

9.1.4 并行与同步工程开发模式的全面运用 243

9.1.5 庞大的车身开发队伍与组织机构变革 244

9.2 汽车车身设计方法分析 245

9.2.1 汽车车身设计概述 245

9.2.2 设计模型的建立 246

9.2.3 设计可行性有限元分析 247

9.2.4 车身设计可靠性分析 248

9.2.5 优化设计 249

9.3 浅析BPR在汽车车身设计开发中的应用 250

9.3.1 业务流程再造(BPR)的定义 250

9.3.2 BPR在汽车车身设计开发中的作用分析 250

9.3.3 汽车车身设计开发BPR的三个关键技术 252

9.4 汽车车身结构维修领域分析 253

9.4.1 汽车车身结构分析 253

9.4.2 汽车车身结构的矫正 256

9.4.3 汽车车身漆膜的修补 264

9.4.4 汽车修补漆市场概况 268

9.5 汽车车身材料及其发展趋势 269

9.5.1 汽车车身材的主要材料 269

9.5.2 汽车车身新型材料的介绍 269

9.5.3 汽车车身新材料运用的发展趋势 275

9.5.4 今后汽车车身材料将加快铝材的应用 276

9.6 汽车车身焊装夹具行业运行情况解析 277

9.6.1 行业发展特点 277

9.6.2 市场需求分析 278

9.6.3 行业产量规模 279

9.6.4 市场竞争格局 279

9.7 汽车车身材料轻量化趋势分析 280

9.7.1 轻量化背景 280

9.7.2 铝合金材料 281

9.7.3 碳纤维材料 282

9.7.4 工程塑料 283

第十章2016-2021年其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分析 284

10.1 汽车电子 284

10.1.1 全球市场规模 284

10.1.2 行业发展特点 284

10.1.3 行业发展现状 285

10.1.4 市场规模情况 286

10.1.5 产业竞争格局 286

10.1.6 未来发展趋势 287

10.2 汽车传动系统 289

10.2.1 传动系统分析 289

10.2.2 行业竞争格局 290

10.2.3 行业发展趋势 290

10.3 汽车底盘 291

10.3.1 汽车底盘分类及特点 291

10.3.2 底盘系统的主要构成 292

10.3.3 企业布局状况分析 293

10.3.4 车辆底盘进出口分析 295

10.4 汽车电机 296

10.4.1 汽车电机行业竞争格局 296

10.4.2 新能源汽车电机企业运营 297

10.4.3 小电机制造行业未来走向 301

10.5 汽车空调 302

10.5.1 汽车空调市场发展规模 302

10.5.2 汽车空调厂商竞争格局 302

10.5.3 汽车空调技术革新分析 303

10.5.4 新能源汽车空调发展契机 304

10.6 汽车传感器 304

10.6.1 行业发展现状 304

10.6.2 市场发展规模 305

10.6.3 行业竞争格局 305

10.6.4 行业区域分布 306

10.6.5 行业发展方向 306

10.7 汽车防盗器 308

10.7.1 行业基本概述 308

10.7.2 行业发展应用 308

10.7.3 行业消费分析 310

10.7.4 行业市场展望 310

10.8 汽车玻璃 311

10.8.1 汽车玻璃种类 311

10.8.2 全球竞争格局 311

10.8.3 行业发展综况 312

10.8.4 市场发展规模 313

10.8.5 行业发展趋势 314

10.8.6 市场前景展望 314

第十一章 2016-2021年相关行业发展分析 315

11.1 钢铁业 315

11.1.1 行业发展环境 315

11.1.2 行业供需规模 315

11.1.3 需求领域格局 318

11.1.4 企业发展分析 319

11.1.5 进出口规模 320

11.1.6 钢材价格波动 320

11.1.7 未来发展趋势 320

11.2 橡胶业 324

11.2.1 行业经济运行状况 324

11.2.2 行业效益分化分析 324

11.2.3 橡胶产量区域分析 325

11.2.4 行业进口数据分析 325

11.2.5 细分市场发展状况 326

11.2.6 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26

11.3 粉末冶金业 326

11.3.1 行业发展阶段 326

11.3.2 基本工序介绍 327

11.3.3 市场运行情况 328

11.3.4 优势与不足 328

11.3.5 行业发展趋势 328

第十二章 2016-2021年汽车零配件营销分析 331

12.1 中国汽车零配件营销概况 331

12.1.1 汽车零配件营销原则 331

12.1.2 汽车零配件营销策略 331

12.1.3 汽车零配件营销问题 332

12.1.4 营销策略的完善措施 334

12.2 中国汽车零配件营销渠道 335

12.2.1 出口营销渠道分析 335

12.2.2 传统销售渠道模式 335

12.2.3 销售渠道创新模式 336

12.2.4 营销渠道趋势分析 337

12.3 中国汽车零配件市场营销模式 338

12.3.1 企业营销模式选择分析 338

12.3.2 电子商务B2B营销平台 339

12.3.3 电子商务B2C营销平台 341

12.3.4 汽配O2O营销模式分析 344

12.4 汽车零配件营销服务系统重购 345

12.4.1 营销服务体系重购的因素 345

12.4.2 营销服务新体系构建原则 347

12.4.3 营销服务新体系结构及职能 348

12.4.4 营销服务新体系的有利之处 350

12.4.5 营销服务新体系实施策略 351

第十三章 2016-2021年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分析 352

13.1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体竞争格局分析 352

13.1.1 企业国际竞争力 352

13.1.2 企业营业收入格局 353

13.1.3 企业性质市场份额 353

13.1.4 细分领域企业分布 354

13.1.5 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355

13.1.6 行业核心能力战略 355

13.1.7 行业发展比较优势 357

13.2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359

13.2.1 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 359

13.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特点 359

13.2.3 企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 360

13.2.4 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措施 363

13.3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SWOT分析 365

13.3.1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优势 365

13.3.2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劣势 367

13.3.3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367

13.4 提升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的对策 368

13.4.1 产业竞争战略选择 368

13.4.2 产业竞争力提升对策 370

13.5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型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372

13.5.1 提升竞争软实力 372

13.5.2 一体化战略对策 376

13.5.3 国际化高端人才引进及培养 380

13.5.4 开拓海外市场建议 383

13.6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趋势 384

13.6.1 市场地位将进一步稳固 384

13.6.2 企业间资源共享的合作将加强 384

13.6.3 企业两极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384

13.6.4 销售渠道间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385

13.6.5 市场竞争将由价格为主转向高品质产品 385

13.6.6 国内外企业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快 386

第十四章 2016-2021年国外汽车零部件领先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87

14.1 A公司 387

14.1.1 公司发展概况 387

14.1.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88

14.2 B公司 389

14.2.1 公司发展概况 389

14.2.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89

14.3 C公司 390

14.3.1 企业发展概况 390

14.3.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91

14.4 D公司 393

14.4.1 企业发展概况 393

14.4.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93

14.5 E公司 394

14.5.1 企业发展概况 394

14.5.2 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95

第十五章 2016-2021年国内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 397

15.1 A公司 397

15.1.1 企业发展概况 397

15.1.2 经营效益分析 397

15.1.3 业务经营分析 398

15.1.4 财务状况分析 399

15.1.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00

15.1.6 未来前景展望 401

15.2 B公司 402

15.2.1 企业发展概况 402

15.2.2 经营效益分析 403

15.2.3 业务经营分析 404

15.2.4 财务状况分析 404

15.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06

15.2.6 公司发展战略 407

15.2.7 未来前景展望 408

15.3 C公司 408

15.3.1 企业发展概况 408

15.3.2 经营效益分析 409

15.3.3 业务经营分析 410

15.3.4 财务状况分析 411

15.3.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12

15.3.6 公司发展战略 418

15.3.7 未来前景展望 419

15.4 D公司 420

15.4.1 企业发展概况 420

15.4.2 经营效益分析 421

15.4.3 业务经营分析 422

15.4.4 财务状况分析 422

15.4.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24

15.4.6 公司发展战略 426

15.4.7 未来前景展望 429

15.5 E公司 429

15.5.1 企业发展概况 429

15.5.2 经营效益分析 430

15.5.3 业务经营分析 430

15.5.4 财务状况分析 431

15.5.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32

15.5.6 未来前景展望 434

15.6 F公司 435

15.6.1 企业发展概况 435

15.6.2 经营效益分析 436

15.6.3 业务经营分析 437

15.6.4 财务状况分析 437

15.6.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39

15.6.6 公司发展战略 441

15.6.7 未来前景展望 442

15.7 G公司 442

15.7.1 企业发展概况 442

15.7.2 经营效益分析 442

15.7.3 业务经营分析 443

15.7.4 财务状况分析 444

15.7.5 核心竞争力分析 445

15.7.6 公司发展战略 446

15.7.7 未来前景展望 447

第十六章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壁垒及前景预测 448

16.1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壁垒分析 448

16.1.1 配套市场壁垒 448

16.1.2 产品质量壁垒 448

16.1.3 技术生产壁垒 449

16.1.4 资金规模壁垒 449

16.1.5 专业人才壁垒 449

16.2 全球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趋势 450

16.2.1 市场总体增长趋势 450

16.2.2 行业总体发展趋势 450

16.2.3 商业模式创新趋势 452

16.2.4 信息化与智能化趋势 453

16.3 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趋势分析 453

16.3.1 行业发展机遇 453

16.3.2 产业发展规划 454

16.3.3 整体发展方向 456

16.3.4 产品发展趋势 456

16.3.5 技术发展趋势 458

16.4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预测分析 459

16.4.1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459

16.4.2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收入预测 464

16.4.3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利润预测 464

16.4.4 2022-2028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产值预测 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