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史旺旺

佛教最基础的戒律称“五戒与十善”,对可为与不可为有具体规定。不过,日本僧人好像对这些戒律并不感冒,喝酒吃肉、结婚生子、出任公职、经营公司等行为司空见惯。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1)

2015年10月,日剧《朝5晚9帅气和尚爱上我》(5時から9時まで〜私に恋したお坊さん〜)上映后,不少中国观众觉得不可思议,和尚居然可以谈恋爱,这不是“五戒”中所禁止的吗?剧中的和尚不就是个“花和尚”吗?

更离谱的是日本皇室成员,平成天皇(明仁)的堂侄女典子于2014年10月5日嫁给了和尚千家国麿改名千家典子,按照皇室规定皇室女性与平民结婚后将脱离皇室、降为平民。为什么典子自降身份嫁给和尚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看看日本和尚的故事。

一、日本佛教的戒与不戒

公元6世纪,佛教从中国经朝鲜传到日本,日本民众纷纷皈依佛教。大化改新时,日本学习中国唐朝的均田法推出了“班田收授法”,虽然百姓分到了土地,但是税赋很高,而推古天皇笃信佛教对僧人也高看一眼,于是对僧侣免税。

老百姓本来被赋税压得苦不堪言,一看当和尚是避税的妙招,就打着出家为僧的旗号涌入寺庙,这样一来日本僧侣数量剧增。不过,他们只是做做样子,平时念念经,晚上回家照样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们是样样不戒。后来,唐朝高僧鉴真将禅宗传入日本,日本僧侣开始遵守佛教中的“五戒”,佛教氛围比之前好了很多。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2)

镰仓时代

不过好景不长,进入镰仓时代( 1192~1333)后日本佛教又衍生出一派“净土真宗”,开山法师亲鸾食荤娶妻,虽然他受到了当时本土宗教势力的排挤,不过依然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一直没有停止传教布道。亲鸾死后,他的女儿根据他的思想创立了“净土真宗”,由此开始“净土真宗”就允许“食荤娶妻”,并将这一制度延续下来。

此外,古代日本僧侣属于社会上层,他们会读经写字,是掌握先进科技的文化人。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中很多都是僧人,日本称其为“留学僧”。

在天皇的推动下佛教俨然成为日本的国教,王公贵族、有权有势者都借着当和尚来镀金,提升自己的地位。当然,他们就是为了镀金玩票,心中哪有“五戒与十善”呢?破戒也就习以为常了。在这帮佛教“票友”推动下,佛教戒律形同虚设,佛教在日本越来越世俗化。

比如,我们熟悉的聪明的一休就是个“花和尚”,他属于日本室町时代禅宗临济宗一派,法名一休宗纯,还是日本得道的高僧。他原本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因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博弈被从小被安置在寺庙中。一休大师虽然佛经领悟很深,自身也颇具智慧,但他娶妻生子,酒色无忌,是典型的“花和尚”。在一休大师的时代,像他这样的僧人多如牛毛。

二、僧侣是重要的政治势力

进入战国时代(1467~1573)日本佛教更加戏剧化。虽然很多僧侣还遵守戒律,不过有些宗派与佛教的教义越走越远。此时,净土真宗本愿寺派(一向宗)势力大增,他们的教众占据了京都、大阪一带,并以大阪的石山为基地建立本愿寺。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3)

战国时代

本愿寺派教众鱼龙混杂,不但有纯粹的僧侣,还有武士、农民、浪人等,各色人等在本愿寺粉墨登场。本愿寺方丈继承了净土真宗的教义允许娶妻生子,还将方丈位子传给自己的儿子,俨然一副“家天下”的态势,他这么一搞与其他割据一方的大名没什么差别。

此时,割据势力中最强大的当属织田信长,其他割据势力一看织田信长发展迅猛,就合纵连横对抗信长,本愿寺也是对抗信长的一股势力,而且本愿寺所处的石山地区是大阪海运的必经之地,信长自然想收为己用,于是信长发动了与本愿寺长达11年(1570年~1580年)的大战。

按照正常逻辑人民肯定会想小小寺院怎么能抵抗强大的信长大军呢?答案就是本愿寺不仅仅是个寺院,它具有无形的控制力。信长的控制区域内有大量净土真宗的信徒,本愿寺打着佛教为旗号号召信长势力范围内的信徒揭竿而起,就对信长的统治造成不利影响。

这些人既有类似游击战的行动,又有有组织的僧兵对抗,把信长搞得焦头烂额。信长为打压本愿寺派开始对本愿寺所属寺庙焚烧捣毁,追杀本愿寺派信徒。本愿寺也不示弱,大打舆论战,他们借用佛教术语称信长为“第六天魔王”,将其污名化,败坏他的名声,因此信长花了11年才将他们压制住,不过本愿寺派没被彻底打垮,日后依然是日本佛教中重要的一支。

三、江户时代是日本佛教的美好时代

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荷兰、葡萄牙等商船出现在东亚海域。通商是他们的基本需求,不过跟随商船到来的还有传教士,传教士在日本传授西方科技的同时,最主要是将天主教传到日本。天主教教徒在1549年登陆鹿儿岛,开始了在日本的传教。他积极结交各地大名,希望通过上层影响下层人民。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4)

沙勿略东方传教

战国时代,天主教徒利用通商合作的关系,向各大名提供贸易和武器进口方面的便利,以此换取传教的自由。不少大名也参与受洗,带领着大量百姓改信天主教,天主教在日本异常火爆,日本人将荷兰及西方传来的科技和文化通称为“兰学”。

进入江户时代,日本维持了相对稳定的社会局面,文化艺术也得到发扬光大。德川幕府不再需要天主教提供的武器,贸易需求也减弱了,对天主教也渐渐失去了兴趣。

最大的问题是天主教宣扬的“一神论”与日本传统的神道教格格不入,而且天主教的思想行为与江户幕府的封建政治及等级观念有着巨大冲突,这些传教活动危及江户幕府的统治地位。于是日本开始全面禁止天主教,同时日本正式推行延续200年左右的闭关锁国政策。

天主教被打下去了,神道教只是本土百姓的民间信仰还不成气候,德川家和幕府高层都是佛教徒,这样一来佛教地位扶摇直上。为了打击天主教,德川幕府搞了个“寺请制度”,要求日本百姓必须到寺院登记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挂靠在寺院,但不用出家为僧,其目的是让寺院证明这个人不是天主教徒。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5)

如此大规模的“寺请制度”带动了寺院的发展,甚至后来出现了“一村一寺”的局面,江户幕府也通过这个制度控制住全国的百姓。佛教如此被推崇,几乎成了日本的国教,佛教也在江户时代进入了快速发展的美好时代。

四、明治时代佛教很受伤

明治维新后,新政府认为佛教禁止食肉对“富国强兵”不利,再不吃肉日本人个子更小了,于是1868年3月颁布《神佛分离令》(神仏分離令),极力扶持本土的神道教,打压佛教。

1872年,明治政府又颁布《肉食妻带解禁令》,宣布“僧人今后无论蓄发、娶妻、生子、食酒肉,皆听从自便”。为进一步推行《肉食妻带解禁令》,明治政府规定僧侣身份可以世袭继承,如果僧人破戒生子,其子可继承父业成为僧侣。

此时,被织田信长打压过的净土真宗一派再次看到了机会,因为明治政府这些规定跟他们的理念相似度太高,于是积极响应政府的新政策,收徒一再降低标准,喝酒、吃肉、娶妻全都OK。起初他们的做法被日本佛教界嗤之以鼻,认为净土真宗是邪魔外道,对明治政府推出的法令也非常抵触。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6)

不过,政府都用法令规定可以食荤娶妻了,很多和尚当然也希望“破戒”,毕竟戒律套在身上不舒服,这样一来破戒者越来越多,和尚娶妻生子、喝酒吃肉演变为常态,日本和尚也成为世界佛教界的一朵“奇葩”。当然,日本还是有一些僧侣坚守戒律、认真修行的。

五、现代日本佛教的世俗化之路

明治维新后,日本国力增强,自信心爆棚,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到二战更是野心勃勃疯狂侵略亚洲邻国。佛教的教义是教人向善,日本人民被捆在战车上怎么可能再信佛教,这时期神道教为基础的所谓“武士道”占据上风,佛教完全被边缘化。

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政府不再忽悠人民做战争机器,可佛教已经完全世俗化,清规戒律完全清除。寺庙开始寻找出路,逐渐走上了类似公司化运营的道路。

现在按照日本人的习惯,婚礼一般选择基督教模式或神道教模式,而葬礼则选择佛教模式。寺院有自己的土地,可以将土地卖给市民当墓地,后续还可以收取管理费,葬礼时和尚还可以帮助做法事收费,其实寺院已经垄断了日本的整个殡葬行业,这样算下来寺院的收入相当可观,每个和尚也是白领待遇。

日本三大顶级和尚(日本和尚为什么能结婚生子)(7)

更重要的是和尚收入高还不用缴税,和尚的身份可以世袭,又没有戒律限制,跟平民无异,当然算是一份非常不错的职业。

纵观日本的佛教发展,一开始日本就对佛教戒律不太在意,加上近代以来日本政府不断制定法律逼迫僧侣破戒,日本和尚的戒律意识越来越淡,现代日本对佛教戒律的概念更淡,而且日本和尚躺着赚钱,有酒喝有肉吃,又有美女陪伴,真是羡煞其他国家的僧侣啊!

参考文献:

1.末木文美士:《日本仏教史》,新潮社,1996年;

2.石井公成:《東アジア仏教史》,岩波新書,2019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