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广州文艺市民空间“大师下午茶”2022年第五场活动在广州文艺市民特色空间(珠江钢琴创梦园)举办。广州交响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交响乐团联盟副主席、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陈擎分享了自己的从艺生涯,以及用交响乐讲好中国故事的经验。本次活动由广州市文联、南方报业289艺术、广州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主办,广州市荔湾区文联协办。

广州交响乐团介绍(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1)

用正确的方式坚持“一万小时定律”

陈擎出生于音乐世家,在父母的熏陶下,很早便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12岁时,他从小提琴改学双簧管,由此便与双簧管结下了一生之缘。

谈到自己的学生时代,陈擎说:“我练琴是出了名的勤奋,除了上课就是练习,差不多每天都是这样。”在他看来,天赋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日复一日的练习,仅靠着天赋本身无法造就卓越。同时,勤奋的练习离不开正确的方法。陈擎现场分享道:“‘一万小时定律’很有道理,但只说对了一半,而另一半是在这一万多个小时中,要确保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

凭借杰出的演奏技巧,1992年,陈擎加入广州交响乐团,次年便担任广州交响乐团双簧管声部首席——23岁的他是当时全国专业交响乐团中最年轻的双簧管首席。

今年是陈擎进入广交的第30个年头,在担任管理岗之后,他阔别舞台长达八年之久。由于事务繁忙,加上没有舞台演出的驱动,陈擎也中断了演奏的练习。直到疫情防控期间,他在家中和孩子一起练习时,再次感受到演奏的“魔力”。于是,2020年9月以后,他重新回到舞台表演独奏。

之所以在阔别八年后,快速找到演出感觉,陈擎觉得“当年的苦不是白吃的”。他阐述道:“音乐家需要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见识、体悟、感受在不断增强,但身体机能却在慢慢退化。如果年轻时没有练出扎实的基本功,随着年龄增长,演奏水平可能会退化得很快。

表现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广州交响乐团创建于1957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交响乐团之一,在中国乐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初到乐团时,陈擎最有感触的就是乐团领导非常重视培养年轻人。他说:“广交的氛围非常好,前辈们善于挖掘有才华的年轻人,也非常愿意给机会。这是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也和广州的城市气质不谋而合。

广州交响乐团介绍(广州交响乐团团长陈擎)(2)

当下,中国交响乐事业正处在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期,十余年来取得了从“接轨国际”到“对标国际”的飞跃式进步。对此,陈擎认为,接轨是指按照国际通行的艺术规律去发展;对标则指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能够与世界一流乐团保持同等水平。

陈擎认为,通过交响乐团的制式和语汇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会使外国人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他进一步介绍了中国音乐家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如作曲家叶小纲创作的《广东音乐组曲》,作品包含四首经典广东音乐改编的管弦乐《雨打芭蕉》《饿马摇铃》《平湖秋月》和《旱天雷》,充分展现出广东音乐的无穷魅力。

陈擎表示,当下用交响乐传播湾区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意义深远。与此同时,一个“对标国际”的交响乐团还要不懈致力于演奏水平的提升。“如果我们能够将世界名曲演绎或融合得非常成功,这也是在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风采。”陈擎说道。

【记者】徐子茗

【作者】 徐子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