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公元1611年----1644年),光宗朱常洛第五子,熹宗朱由校异母弟。于公元1622年封为信王。熹宗于公元1627年8月死后,无子,他于同月丁已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崇祯"。在位17年。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1)

朱由检继位后,大有励精图治之志,大力清除阉党。天启七年十一月,朱由检抓准时机铲除了魏忠贤的羽翼,使魏忠贤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然后一纸诏书,贬魏忠贤凤阳守陵,旋之下令逮治。在其自缢而死后,下令磔尸于河间。此后,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使气焰嚣张的阉党受到致命打击。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他收复全辽的重任。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2)

为剿流寇,朱由检先用杨鹤主抚,后用洪承畴,再用曹文诏,再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再用卢象升,再用杨嗣昌,再用熊文灿,又用杨嗣昌,十三年中频繁更换围闯军的将领。这其中除熊文灿外,其他都表现出了出色的才干。然用人存疑,以至责无成效皆功亏一篑。李自成数次大难不死,后往河南聚众发展。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3)

尽管崇祯志向远大、励精图治、宵衣旰食、事必亲躬,但他既无治国之谋,又无任人之术,加上他严苛、猜忌、多疑,对大臣动辄怒斥、问罪、砍头、凌迟,其残忍和冷酷与魏忠贤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不相信文武百官,崇祯还频繁地调整官吏,17年间他竟然换了17个刑部尚书和50个内阁大学士。造成国家人才匮乏,有心报国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请缨效命。无奈之下,崇祯只好培植私人势力,重新起用大批更加腐朽无能的太监,最终导致"十万太监亡大明"的历史悲剧。与此同时,朱由检虽屡下罪己诏,然苛捐杂税层出不穷,民不聊生。崇祯与臣子的关系或可说是历史上最为尴尬诡异的时期--相互仇视,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崇祯在位的十七年,除了镇压农民军以及抵抗后金外,将更多的心力用于削弱文官集团的势力。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4)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5)

此时北方皇太极又不断骚扰入侵,明廷苦于两线作战,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普遍,常导致明军内部骚乱哗变。朱由检求治心切,《春明梦余录》记述:"崇祯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中后金反间计,自毁长城,冤杀袁崇焕。他终于无法挽救明王朝于危亡。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6)

公元1644年3月19日清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闻报,慌忙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市景山),远望着城外和彰义门一带的连天烽火,只是哀声长叹,徘徊无语。接着匆匆返回乾清宫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又命周皇后、袁贵妃和3个儿子入宫,简单叮瞩了儿子们儿句,命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避藏。他又哭看对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也哭看说:"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说完,解带自缢而亡。朱由检转身对袁贵妃说:"你也随皇后去吧!"袁贵妃哭着拜别,也自缢。朱由检又召来15岁的长公主,流着泪说:"你为什么要降生到帝王家来啊!"说罢,左袖遮脸,右手拔出刀来砍中了她的左臂,接着又砍伤她的右肩,她昏死了过去。朱由检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张皇后自尽。张皇后隔帘对朱由检拜了几拜,自缢身亡。然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已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祖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7)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8)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9)

明朝皇帝朱由检吊死在煤山上(朱由检抱怨诸臣误国)(10)

明朝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