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都喜欢摆谱(在东北有一种显示叫摆谱)(1)

【摆谱】拼音bǎi pǔ,东北话里有句话叫“摆谱”,就是来源于19世纪初期北京移民屯垦 。

摆谱中的“谱”其实是家谱。据说,“摆谱”最早源自东北方言。19世纪初,清统治者逐渐开放山海关,允许汉人移民,入关垦田。汉人自古重视宗族谱系,他们可以什么都不带,但一定会带着自己的家谱。在劳作之余,人们也会拿出家谱,摆在一起相互比较一下,看谁家的“谱”大。这就是“摆谱”最初的来历。

还有一种说法是,摆谱在古时候意思是摆上菜谱。这种行为是针对皇帝在吃饭的时候,提前将这一餐所有的菜品,都写在类似现在的菜谱上,以供皇帝过目。这个词通过后来的演变,最终才形成了现在的意思。

为什么有人都喜欢摆谱(在东北有一种显示叫摆谱)(2)

摆谱现代意思带贬义,泛指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显示给别人看。

【摆谱解释】

1、犹言摆老资格。

2、摆门面,摆架子,表现富有。意在显示自己的权势、地位。谱是排场。形容某些人刚刚有了地位、财富或势力,“这回可来谱了”,或“谱可大了”。“瞧人家,真够个谱”。这个“谱”多半是“摆”出来的,是无谱硬装出来的。

为什么有人都喜欢摆谱(在东北有一种显示叫摆谱)(3)

【摆谱出处】

①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 老孙头摆谱说:‘我十四岁那年早放马了。你还是放猪。’”

②孙犁 《白洋淀纪事·村歌下篇》:“过去是给地主财东做事,现在是给咱们穷哥们服务,再不能拿架子摆谱!”

③《实事报》1930.12.1:“家里是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丫头,一年三百六十天总是摆谱儿。”

摆谱本来是东北满族在祭祀中一项庄严的活动,被东北方言借用为摆架子,撑门面,略有贬义,但无伤大雅,却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依托。

在《说文・言部》这本书里说,谱的本义是按事物类别或系统分类编成的记录人物、世系及家族的书籍、表册,俗称家谱。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记录。

十七世纪,满洲族崛起于东北,继之入主中原,伴随着与中原文化联系的日益紧密,使得满族修谱之风较之中原汉族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谓“家家有谱,户户有乘”。

  

为什么有人都喜欢摆谱(在东北有一种显示叫摆谱)(4)

每逢龙虎之年即京城点状元的大比之年,或新粮即将入仓的丰收时节或祖宗生日,满族人家要进行祭祀活动。第一项内容是将谱书或谱单挂出,这叫晾谱,也称摆谱。大家坐在一起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