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是漓江的小姐妹。但是,它们之间在审美意义和旅游价值上,都有很大的区别。

漓江在桂林市内的海拔高度为145米,到达阳朔后海拔为102米.。漓江两岸的石山海拔多在400米以上,特别是漓江的草坪—杨堤—兴坪段,两岸石山海拔通常达到五六百米,江面与峰顶的相对高差均在四百米以上。所以,漓江是一条低海拔岩溶地区非常罕见的高山峡谷型河流,高大挺拔的石山从江面上垂直拔起,两岸石山连绵不断、千姿百态,这本身就是非常壮观的自然景象。

漓江河面宽度在100--300米之间,平均坡降为0.5‰。除了河滩地段流速较快以外,整体上漓江流速是平缓的。以这样的宽敞而平缓的江水,搭配高耸陡立的石山,这是自然界或物理学上都属于绝妙的组合,构成的山水画图具有无比天然的和谐与完美。

漓江在八十多公里长的河道上,有许多斧劈刀削般的悬崖峭壁,有气势磅礴的大转弯,有堪称完美的河曲,有飞瀑悬流,更有无数形态奇特优美的山峰。乘船游览漓江犹如走进百里画廊,触目所及皆为世界名画,随手一拍都是山水大片。每一个游览漓江的客人,都会为漓江之大美而震惊而感叹。世间所有陆地上的景区景点,大概都没有乘船游览漓江这样轻松愉快,不费吹灰之力,却又是美景琳琅满目,目不暇接。这样轻松愉快的旅游,没有身体的疲劳,而可能有审美疲劳。这样的旅游体验,如同桂林山水一样,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所以,漓江是用来展示桂林山水的甲天下格局与气概的。它从山水构图的壮阔宏伟,大气磅礴,山水经典组合的天然完美,山水图景的奇特瑰丽,丰富多彩等各方面充分展示了桂林山水甲天下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典范格局,天然完美的大境界,为人们提供一场心旷神怡充满惊喜又轻松愉快的纯美之旅。

遇龙河游览河道长约18公里,河面宽约60一100米,河道比降与漓江相当,但遇龙河设有二十多道小型堰坝,这样就使河面呈现平静如镜的效果。这是一条低海拔岩溶区宽谷型河流。河道两旁只有一级阶地,阶地的边缘排列着耸立的石山。阶地宽阔平坦,由山脚向河流轻微倾斜,阶地与河岸交界处几乎与河面平齐(等高)。阶地上阡陌纵横分隔着稻田桑园,绿竹乔木掩映着村舍庭院。

遇龙河就是从两列石山拥抱着的低平阶地中间,轻悠悠地流过。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依靠青山面朝流水而居,家门口就是肥沃的农田。从风水上看,这里是风水宝地;从景观学看,这是经典山水田园风光;从文化观念看,这是世外桃源;从古老传说来看,这是人间仙境;从哲学上看,这是诗意的栖居地。所以遇龙河成为人们的心头向往,成为广东人的后花园,成为许多老外排队预约才能来的度假地(他们认定的几家酒店需要预约)。

遇龙河堪称漓江的小姐妹,她的意义在于从另一个方面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温柔、娴静,可亲可爱,充满田园气息,生活氛围,一派世外桃源景象,给人以无比的亲近感亲切感。遇龙河景区表现了一种纯自然山水与质朴人居环境完美结合的理想图景,符合“诗和远方”的意境,符合心灵归属地的憧憬。任何人来到遇龙河,不论是徒步漫游,还是骑电动车巡游,或是乘竹筏漂游,都会感到非常的舒适与内心的宁静,感到一种既陌生却又熟悉的乡愁氛围。因为遇龙河畔的风景与田园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家园。

漓江和遇龙河是两姐妹,她们的外在形象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内在实质大不相同。漓江展示了桂林山水壮观华丽,大气磅礴的甲天下格局与风范,体现出一种异乎寻常的自然美。遇龙河景观体现了休闲宁静、有归宿感的理想生活境界(氛围),体现着人与自然融合相处的人文之美。

这是两种不同的意境和体验,所以不建议游客们一次旅游就把两条江游完。那样你会被弄晕,被两条江的美弄糊涂,分不清谁是谁,更闹不清它们各自的美,更体验不到各自的意境价值独到之处。贪多求快反而会消化不良,体验不深。

桂林山水历来享有甲天下之名,被当作旅游目的地,是因为她具有丰富多彩、深厚多层次的自然美与旅游价值,是需要多次、重复地旅游,才能充分体验到桂林山水的奇妙。

临近各大城市许多人都把阳朔(包括漓江和遇龙河)当作后花园,每逢周末节假日都来这里住住、逛逛,那是深得其中之味的。

以下三图为漓江: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1)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2)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3)

以下三图为遇龙河: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4)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5)

阳朔游漓江好还是遇龙河漂流好 遇龙河有小漓江之称(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