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衫褴褛,目光澄澈,须发板结,博览群书。

这位火爆抖音的流浪汉被过往行人尊称为“沈先生”。

据说沈先生单字名“巍”,巍巍乎其如高山之“巍”。

就如同他的名字,沈先生看书从来不看“低”处的书。

有人曾拿一本玻璃大王曹德旺的《心若菩提》给他看,他说不看,他说世人眼里只有功利,为功利者写出的书没什么好看的。

流沙河先生讲庄子:竟然和庄子惊人的相似(1)

《庄子》里这样一个故事,庄子的妻子去世了,惠子前来吊唁,见到庄子坐在地上边敲鼓边唱歌。

惠子很惊讶,对他说:“你的妻子死了,你不哭泣也就算了,居然还敲鼓唱歌,太过分了!”

庄子回答了他,大致的意思是:我的妻子本来就是从虚无来到了这个人世,如今他只是又回到了虚无中,这是像四季一样正常的轮回,我怎么能哭呢?

流沙河先生讲庄子:竟然和庄子惊人的相似(2)

看着沈巍坐在路边与行人侃侃而谈样子,仿佛有一种看到庄子坐在树下给人讲故事的感觉。

庄子的举动,在当时人的眼中一定与如今沈巍形象十分相似,学识渊博,思想丰富,但是疯癫若狂。

在这个笑贫不笑娼的年代,沈巍的出现有如一股清流。

楚王仰慕庄子的名声,派了两个大臣请庄子来任国家总理,庄子说:一个乌龟是愿意死后被供奉起来呢,还是在泥水里苟活?

两个大臣说:当然是后者。

庄子便道:“那你们走吧,我也是这样。”

沈巍最初火爆,是因为他的谈吐、举止,不但与流浪汉不同,甚至比我们大多数人更优雅、更有文化和内涵。

因为与家人及邻居的理念不同,而不愿意回家,甘愿做流浪汉,沈巍对理想和追求的勇于迈进,也许也是他走红的原因之一。

流沙河先生讲庄子:竟然和庄子惊人的相似(3)

白居易说:“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在我看来,沈巍就是一个看淡了名利与世俗匿于人世的隐士。

他没有抖音或者微博的账号,他可能连手机都没有,只是以街头为家,偶尔和路过的人交流一些自己的感悟。不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用沈巍一直强调的一句话来说,开心就好。他不需要红,不需要流量,因为他就没想红。

“谁能拍到这位流浪大师,谁就能火就能涨粉丝。”

因为如此,沈巍每天早上刚醒来就会大几十号人在等着他,拿他赚取流量,毫无顾忌地打扰着他的生活,以致于他现在已经不敢在地铁站看书了。

虽然现在他火了,不少人追看他的视频,用各种小道消息来给他堆叠标签,喊他“大师”、向他寻求解答,但这种热闹,是被阅读需要硬生生地“催”出来的。

是不真实的。

所以,不如就让沈巍回归平静吧,让他生活在自己最舒适的环境里,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读自己最爱的书籍。

人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我们应该选择尊重。

流沙河先生讲庄子:竟然和庄子惊人的相似(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