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晓冰 水寒说语文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谢谢!)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1)

现在,找个有经验的月嫂,是很多刚刚有了孩子的家庭的标配。月嫂的工资甚至比当地的很多白领都要高。初为父母的家长,找月嫂时,一定会问:“有育婴师资格证吗?是高级育婴师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这个资格证被当成是月嫂执业能力的一种很重要的证明。

当我们询问月嫂是否有资格证时,是否意识到我们自己实际上是无证上岗呢?人社部没有要求父母持证上岗,只有卫计委颁发的准生证。但准生证,只证明将要为人父母者有生的资格,但一个孩子,除了生,还要养,还要育。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某种程度上是缺乏必要准备的。

虽然没有什么部门颁发父母资格证,我们的孩子也无从选择自己的父母,但为人父母者需要不断学习,才能具备为人父母的能力。

《北京小学学区房25万1平仍抢手,地下室每平超12万》,这是近期一则新闻的标题,摘录部分内容如下:

每平方米25万元,是最近北京市金融街区域一套房屋出售的单价。2月下旬的一天,一位买家正准备以1000万元买走39平方米的1室1厅。5小时后,这套房子被另一位出价1200万的买家熊爸拿下。让自己孩子就读宏庙小学,是熊爸购买北京丰汇园小区的目的。这是一所北京市排名前列的小学。其划片小区的价格在二手房市中也水涨船高。

学区房疯狂的背后,是择校的疯狂。有一句话说“再穷不能穷了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这一点在我们的家长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多如牛毛的天价学区房新闻就可见一斑,买不起学区房的家长,也要想尽一切办法,尽自己所能,砸锅卖铁也要想办法让孩子上好学校。

这当然有国家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原因。但也不可否认,我们对教育的认知也有相当的偏差,很多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一个好学校,就进了保险箱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上,即使上同一所好学校,学生依然分出三六九来,并不个个优秀。这是什么原因呢?除了个人的天赋因素之外,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我们当老师的常说一句话:“孩子就是家长的一面镜子,看到了孩子就看到了家长,看到了家长也就看到了孩子。”

有一些东西,不是用钱能买来的,无论花多少钱都不行。

当老师久了,经常遇到一些家长,问几乎相同的问题:“老师,我们家孩子不喜欢读书怎么办?”年轻的时候,我还会帮忙想想办法、出出主意,支支招。但当老师既久,有了一定资历之后,就不太客气了,就常有这样一些对话。

“老师,我们家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

“我问您一个问题,您自己读书吗?”

“工作比较忙,只能偶尔读读”。

“那您能告诉我大约一年读几本书吗?”

“应该有七八本吧。”

“您给我说说,最近读的什么两三本书是什么,有什么感受吧?”

“这,最近太忙,没读书……”

步步紧逼的结果就是让家长意识到自己并没有读书。最后我会告诉他,读书和感冒一样,只有自己得了重感冒,才有可能传染给别人,如果家里经常麻将声声,电视剧不断或者觥筹交错,怎么可能让你自己的孩子爱上读书呢?从言传身教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家长需要学习。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2)

“老师,我们家孩子这次语文考了90分,您看怎么能再提高5分呢。”

“我觉得您家孩子关键点不在提高成绩上,他心理年龄比较小,而且,相对来说,也比较自私,心里没有他人,应该在这方面多重视。”

“老师,我就想知道怎么能提高分数,这方面的问题咱们不谈。”

“不,这些问题密切相关,看起来是分数的问题,但实际上是其他更深层次的问题,仅仅治标不治本是不行的。”

“我不觉得他这方面有问题,我就是想知道怎么提高分数。”

“要那么多分数干嘛?”

“一分一操场呢,没这个分他就考不上本校的高中啊!”

“为什么非要考上本校高中呢?”

“上了本校高中,就进了保险箱了,将来一定可以考一个重点大学啊,我想让我们家孩子上清华北大。”

“上了大学您就觉得完成任务了吧?”

“那还不行,竞争多激烈啊,将来怎么也还要读研究生,读博士吧,等找了好工作,我就放心了。”

“问您几个人名您看您知道不知道?”

“您说。”

“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芮成钢……”

谈话的结果是不欢而散。我们很多家长就是要盯着眼前的分数。理由似乎很充分,没有分数,就不能上好高中,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但如果我追问,您希望您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些深入细致的思考吗?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没有,结果是教育不断往所谓的高线去追,常常是高线没有达到,反而击穿了底线。从明白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家长需要学习。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3)

“老师,我觉得某某老师特别好,特别负责任。”

“何以见得?”

“您看,他教的班级成绩比别的班高一大截,每天都布置非常多的作业,做不完就严厉批评,甚至把我们家孩子留下来,自己也不吃晚饭,非要让他把作业完成才行,就这样,我家孩子的成绩上了一大块。”

“哦。”

“另外一个学科的某某老师就不负责任,上课讲完了就完了,经常很少留作业,或者就是一些软性的作业,我们家孩子根本不做。害得我在外面要花钱给他报很多课外班,才能让他这个科目有个好成绩。”

“哦。您孩子外面有几个课外班啊?”

“差不多每天都有,我这一个月的工资都不够给他报课外班的。”

“那他每天什么时候完成作业呢?”

“晚上八九点回家接着写作业啊。光完成某某老师(家长眼中的负责任的那位老师)的作业就要至少两个小时以上,经常晚上要至少12点以后才睡。”

“您孩子体力真可以。不过,可得提醒您,我注意到您孩子在课堂上经常走神或者打着盹就睡着了。”

我们很多家长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越负责任,不布置作业或者少布置作业的就不负责任。根本不想想自己的孩子不是机器,不是插上电就运行,即使是机器,也要时常保养一下才行。孩子成了做题机器,对求知毫无兴趣,如果不是强制灌输,对任何事情都摆出一副和我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的冷漠脸。从最基本的如何高效学习,如何保持孩子的兴趣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家长也是需要学习的。

不再更多举例子了,这样的问题实在太多太多了。莫说举几个,就是举几十几百甚至上千个,也不可能穷尽。

我们的家长一定要知道,不是生了孩子就会养的,也不是把孩子养大了就行了,还要有一个“教育”的问题。所以,虽然做父母的不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为了不辜负我们的孩子,依然要不断学习。

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父母比孩子更需要学习)(4)

从哪里学习?

一方面,要多多读书,读一些教育方面,尤其是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这里我推荐几本: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尹建莉著 作家出版社出版

《孩子你慢慢来》 《亲爱的安德烈》 龙应台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童年的秘密》蒙台梭利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爱弥儿》精选本 卢梭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方面的著作很多,可以慢慢挖掘,慢慢来读。

另一方面,如果没有时间,没有精力阅读这样一些著作,尤其是一些大部头的著作,也可以去听一听教育专家的讲座,多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信息,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水寒说语文。每次会有更为新鲜的文章提供给诸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