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养殖户领到蚕种时,就意味着该季蚕的养殖已经开始了,只有蚕种正常孵出蚁蚕后,后期才有1-5龄的生长发育过程。如果蚕卵没有成功孵化成蚁蚕,那么后期的上蔟作茧就是空话,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该季蚕养殖收益的高低,跟蚕种的孵化率成正比,如果在蚕种孵化阶段,还有5%的蚕卵未成功孵化,或者说孵出蚁蚕的质量偏低,那么后期蚕茧的产量会下降5%。而且很多时候这样的降幅会超过5%,主要是因为后期还可能出现一些蚕病,病、死蚕一旦较多,蚕茧产量的降幅就更明显,有时其降幅甚至会在20%以上。因此,蚕种孵化阶段,养殖户不能粗心大意,虽然该阶段经历的时间相对较短,但如果没有规范操作,那么养蚕收益就可能打折扣。

蚕种孵化环节,看起来不复杂,提供适宜的环境,该遮光的时候及时遮挡,该感光的时候及时操作,只要各方面的条件具备了,蚕卵就会顺利孵化成蚁蚕。当然,这只是理想化的状态,有的养殖户由于经验不足,蚕种孵化阶段就没有处理好,要么是孵化率不高,有5-10%的蚕卵没有孵出蚁蚕,要么就是孵出蚁蚕的时间间隔较长,前后相差8小时以上,不知不觉就会形成大小蚕,这主要是因为先孵出的蚁蚕需要喂食桑叶,等后孵出的蚁蚕喂食桑叶时,前面的蚕已经进食2-3次了,蚕体的个头会比后孵出的蚁蚕大些。很多时候,养殖户想不太明白,同样的蚕种,为何有时会出现蚕种的孵化率不高?少部分蚕种甚至无法孵化成蚁蚕,个人认为这是有一定原因的,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1)

一、补催青环节温湿度控制不当

通常情况下,养殖户领到蚕种后,是需要将蚕种进行补催青的,通过补催青操作,可以提高蚕种的孵化率,同时蚁蚕孵出的整齐度也比较好。当有的养殖户在补催青环节对蚕房内温湿度把控的不是很好,比如南方地区养春蚕时,会遇到气温低于20℃的时候,如果养殖户不想办法进行增温,那么蚕房内的温度就不够,蚕种想要正常孵出就很难。有时在春蚕和晚秋蚕容易遇到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对蚕房增温时,温度超过了30℃,而且持续的时间超过4小时,那么部分蚕种就可能无法顺利孵出,有的会直接坏死。还有在相对湿度控制上,如果蚕房内的相对湿度长时间低于65%,或者高出90%,那么在蚕种补催青环节,也会降低孵化率,即使养殖户后期采取了相关措施,那么蚕种的孵化率也很难提高,因为很多时候温湿度异常带来的影响是不可逆的。

二、蚕种运输过程保护不当

很多养殖户都比较清楚,蚕种不像其他的商品,是需要先预订,各养殖户登记自己需要的蚕种张数,然后统一把相关信息进行上报,制种企业会根据预订的数量预留蚕种。蚕种到养殖户手里,中间流通环节需要经历2次以上,有的地方是先到县级,然后再到乡镇,再由乡镇下发到村级,最后再通知各养殖户领取蚕种。这种操作模式看起来是比较不错的,但有时在装运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一些异常情况,比如说运输车辆内部气温偏高、有的蚕种被太阳光直接照射、包装密封性太好、接触了有毒有害气体等等。这些异常情况,都会对蚕种的质量形成不可逆的影响,肉眼观察很难发现有什么问题,等养殖户按照要求进行孵化时,就会发现蚕种的孵化率比以往要低不少,有的可能减少20%以上,有的甚至会超过50%。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2)

三、收蚁工具未彻底消毒,存在农药残留

当蚕种即将要到来时,养殖户会提前做好一些准备,比如将蚕房打扫干净,提前3-5天进行消毒,一些收蚁时要用到的工具,像鹅毛、收蚁纸、蚕网等进行全面消毒,这样的操作看起来不复杂,也相对比较好操作,但该环节也有不少养殖户出问题的。有的养殖户只顾着蚕房消毒,忽视了对一些收蚁工具的消毒,而未经消毒的收蚁工具,上面就可能潜伏着病菌,特别是上一季蚕发病较多的,残留的病菌就可能更多。还有的养殖户存在工具混用的现象,打农药的工具也放在蚕房内,会存在一定的农药残留,而家蚕对农药是非常敏感的,即使农药不喷洒在蚕种、蚕体上,对家蚕的生长发育也有很明显的影响。蚕种放进蚕房后,如果蚕房内存在农药残留,蚕种的孵化环境就不符合要求,实际孵出率会出现一定的下降,其降幅跟农药残留的多少有明显关系。

四、蚕座中湿度过大

养殖户在对蚕种进行二次催青时,会将蚕种进行遮光处理,通常会用黑布盖着,蚕房内的温度保持在25-28℃,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内,如果是天气晴好时,温湿度控制的会较为正常,而在养春蚕或者夏蚕时,有时会遇到闷热潮湿的时候,这在南方多个蚕区比较常见。此时温度符合相应的要求,但蚕房内的湿度偏低,水泥地面还出现返潮的现象,相对湿度容易超过90%,这样的条件是不利于蚕种孵化的。还有的养殖户在二次催青时,会将蚕种直接均匀摊在保鲜膜上,再将压卵网放在上面,这样的操作正常来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有的养殖户却自作主张,在蚕座、压卵网上喷水补湿,会使得蚕种湿度过大,进而无法正常孵化,这种现象在养夏、秋蚕时容易遇到。无论是养春蚕,还是夏秋蚕,蚕种孵化阶段,都不可以直接在蚕座、压卵网上喷水,否则很容易起反作用。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3)

五、蚕种补催青放的位置不合适

养殖户在对蚕种进行催青时,其放置的位置也是有一定讲究的,不可随意摆放的,如果养殖户将蚕种放在靠近窗户的地方,在养夏、秋蚕时,就可能遇到一些麻烦问题,因为该蚕期蚕房内的温湿度容易偏高,养殖户缺乏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的,往往会开窗通风,蚕种在孵化阶段,受到外界风力干扰时,蚕种的孵化时间和孵化率就可能出现异常。如果是有一定养殖规模的,比如养蚕规模在30张蚕种以上的,基本上不会有这种现象,因为这类养殖户往往配套了较为专业的设备,容易出问题的往往是一些养殖规模较少的,特别是5张蚕种以下的,养殖户缺乏标准化操作,蚕房的选址也难达到理想的状态,而蚕种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偏弱,一旦有温湿度异常,或者较强风力吹动时,孵出蚁蚕的概率就容易降低。

按照正常的理解,如果养殖户孵出的蚁蚕数量较少,那么对应能够上蔟的熟蚕也不会很高,比如说养殖户预订的蚕种数量有3张蚕种,而真正孵化出来的蚁蚕数量只有2.5张,也就是说将近0.5张蚕种没有正常孵出。以往一张蚕种能收获蚕茧100斤左右的,减少了0.5张蚕种,蚕茧的数量就可能只有250斤左右,蚕茧价格按照20元/斤计算,那么损失就达到1000元左右。相信这样的结果不是养殖户愿意看到的,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是人为因素引起的,多半与养殖户粗心有关,如果蚕种孵化率达到95%以上,那是比较理想的,一般来说,有1-2%的蚕种没有正常孵化,也算是正常范围内。为了增加蚁蚕的数量,养殖户可以做哪些预防措施呢?个人认为需要落实好以下6点内容。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4)

1、落实好蚕种下发时的保护措施

说实话,该环节对大部分养殖户来说,很难把握到位,因为中间的流通环节,不是普通散养户能够接触到的,养殖户能够做的就是自己去领蚕种时,做好蚕种领回到自家蚕房这个过程,面对这样的现状,养殖户也不能大意。一方面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将蚕房、收蚁工具、蚕座等进行彻底消毒,不能留有死角,蚕种到来前,蚕房内不能有消毒剂的气味,室内的空气要保持相对清新。另一方面,养殖户自己去领蚕种时,可以提前准备好黑布,用黑布将蚕种包起来,尽量缩短蚕种在室外的时间,也就是说能坐车时,就不要选择步行,要避开11:00-14:00这个时间段领蚕种,当气温高于30℃时,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太阳光直接照射。还有一个地方是需要注意的,那就是养殖户刚打完农药时,不要去领蚕种,需要换其他人去拿,在领蚕种时,要核对蚕种数量,并保存好相关凭证,一旦蚕种质量有问题,那也好要求给予相应的赔偿。

2、所用工具需全面消毒,蚕房内要远离农药及其他有害物质

为了提高蚕种的孵化率,养殖户在消毒环节要认真处理好,该消毒环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小蚕室、蚕座的消毒,一般在蚕种到来的前5-7天开始,先打扫一遍,然后再将蚕座、蚕架等用漂白粉溶液进行浸泡,浸泡时间需要超过4小时,新投入使用的蚕具,在漂白粉溶液中浸泡的时间也不宜少于2小时,然后再用蚕用烟熏剂密闭消毒,密闭时间需在10小时以上,消毒时间结束后再进行通风,只有蚕房中没有异味时,才能将蚕种放入蚕房中孵化。还有另一个需要消毒的地方,那就是收蚁时所需要用到的工具,比如鹅毛、收蚁纸、剪刀等,也同样是需要消毒处理的,只不过鹅毛、剪刀之类的工具,消毒方式上要适当调整,可以放在锅中煮沸30分钟以上,然后晾干再使用。同时,蚕房内及周围,均不能放置农药或者使用农药,有特殊气味的物质也不能靠近蚕房。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5)

3、选择合适的蚕座孵化,并规范操作

由于蚕种孵化操作时,所占用的空间相对较少,养殖户可以根据自己蚕种的数量,调整孵化的方式,特别是在蚕座的使用上,也得做到一定的合理性,比如养殖户只有2-3张蚕种,那么孵化操作时,就不需要用很大的蚕座,可以选择适当小一些的。当然,如果蚕种数量有10张以上,那就需要使用多个蚕座,不宜将蚕种集中在一起,这是因为养殖户在二次催青时,会借助白炽灯进行增温补光。如果一个蚕座中放置的蚕种数量较多,那么部分蚕种所照的时间就不均匀,中间位置的往往符合要求,越往边上的效果就越不理想,这也会影响蚕种的孵化效率。另外,在补催青操作时,养殖户要严格按照要求来,该增温的时候要及时增温,该除湿的也要想办法降低蚕房内相对湿度,感光时间要充足。

4、蚕种孵化时,控制好蚕房内温湿度

通常情况下,蚕房内的温度变化会影响蚕种胚胎发育的快慢,温度相对偏高时,胚胎发育的速度就会有所加快,也就是说蚕种孵化时间会有所缩短,而当蚕房内的温度偏低,通常低于20℃时,蚕种孵化时间会有所推迟,气温低于15℃时,就很难正常孵化出蚁蚕,也就是说蚕种的孵化率会明显下降。养殖户在二次催青操作时,蚕房内的温度可以稳定在25-26℃,如果是养春蚕或者晚秋蚕时,此时的温度可适当增加1-2℃,但不宜超过28℃。相对湿度方面,孵化蚕种时,蚕房内的相对湿度可以控制在75%左右,偏离幅度为±5%,如果是在南方蚕区,养夏蚕需要注意梅雨天气,此时容易遇到返潮现象,养殖户就得想办法降低蚕房内的相对湿度,如果是养晚秋蚕时,还容易遇到相对湿度偏低的情况,那时就需要进行补湿,总的来说,养殖户要灵活操作。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6)

5、补催青操作需选择合适的地方进行

为了让蚕种能够顺利孵出蚁蚕,养殖户要提前选好场地,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设立专门的孵化室,相对无菌的环境更有利于蚕种孵化,另外通过自动温湿度控制系统,孵化室的温湿度就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蚕种的孵化效率会明显提高,同时蚁蚕的整齐度也会较好。当然,如果养殖户因其他因素,无法建立专用的孵化室,那么在选择孵化场地时,也要有一定的安排。有的养殖户蚕房面积较大,如果将少量蚕种直接放在蚕房中间进行孵化,蚕房内的温湿度就很难把握好,像有点养殖户通过大棚养蚕的,在养春蚕或者晚秋蚕时,蚕房内的温度就容易低于24℃,而养夏蚕和中秋蚕时,反而容易高于28℃。因此,养殖户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好孵化蚕种的地方,对于不适合的地方,不能将就使用。

6、遮光补催青时间需充足

养殖户在补催青操作时,不仅要注意蚕房内的温湿度,而且还要控制好时间,蚕种领过来后,养殖户要进行遮光操作,放置在黑暗的条件下需2天左右,然后再进行感光,感光的时间一般在10小时以内,如果发现蚁蚕孵出不齐,还要进行二次感光。这里面有两个时间段是养殖户容易把握不好的,一个是补催青时蚕种放在黑暗条件下的时间,如果这个时间过短,比如只有12个小时,时间不足时,蚕种胚胎发育就不够成熟,后期即使进行感光处理,也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另一个比较难把握的就是感光时间,感光时间过短时,出来的蚁蚕就较少,从孵化率来说,也就会偏低,有的蚕卵也就不会正常孵出。当然,不同的蚕期、不同的蚕种,补催青所用的时间会有一定的差异,养殖户要从中摸索,找到更为合适的时间节点。

蚕种多少天可以孵化(蚕种孵化偏低容易使得养蚕收益下降20)(7)

总之,蚕种孵化率偏低或者不孵化,养殖户要排查各种原因,比如说蚕房内的温湿度是否在合理范围内,蚕房、蚕具等消毒措施是否到位,白炽灯的瓦数是否够,感光时间是否充足等等,这一环节看起来不复杂,但如果养殖户处理不好,使得蚕种的孵化率不高,那么蚕体的个头数跟蚕种的数量会相差较大,后期熟蚕上蔟的数量也会明显减少,对养殖户来说,那就意味着养蚕收益会下降。当然,如果养殖户提前掌握了该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并且知道该如何进行预防,那么蚕种的孵化率会比较高,而且蚁蚕的整齐度也较好,不容易形成大小蚕,给后期的管理节省了不少工作,再加上蚕病的防治上落实好后,养蚕收益会得到明显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