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5年,秦军悍将王贲以水淹大梁之策,攻陷魏国都城大梁,俘虏魏王和魏国宗室,曾经称霸战国初期百年之久的中原强国灭亡,立国178年。加上之前攻灭的韩国、赵国,秦国完全掌握了三晋之地,中原腹地皆为秦国所有。为全面控制新占领的中原地区,秦始皇嬴政,准备肃清依附于原先三晋(韩赵魏)的所有属国,以期达到对中原的彻底掌控。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1)

嬴政同志随即把目光瞄准了魏国的附属小国安陵国。嬴政试图通过一场政治威慑让安陵国屈服,以收不战而屈人之兵之效。嬴政派使者对安陵国国君说:“寡人想用五百里土地和您交换安陵,您一定要答应我啊!”安陵君怎能不明白嬴政的狼子野心?但秦国势大,安陵弱小,况且三晋亡国不远,那些大国都不敢得罪秦国,何况一个区区安陵小国。于是不得不派唐雎出使秦国。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2)

唐雎当时已经90多岁,只是个小小的卿大夫,但为了国家安危,他毅然赴秦。见到嬴政后,还没等他开口,嬴政便说:“寡人想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国君却不肯,这是为什么呢?要知道,我们已经灭了韩国、赵国、魏国,而安陵不过方圆五十里,它之所以能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当作长辈看待,从未打过他的主意。现在我用十倍于安陵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他却违背我的意愿,这难道不是轻视于寡人吗?”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3)

嬴政本以为唐雎会被吓到,不曾想唐雎却回答得井井有条,他不卑不亢地回答:“大王,事情并不像说的那样。安陵君是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即使您给他方圆千里的土地他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五百里呢?”一番答复之下,搞得嬴政好没面子。既然唐雎不给嬴政面子,嬴政干脆撕破脸来硬的。

嬴政勃然大怒,问道:“您曾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天子发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况且秦国有百万雄师,三晋顷刻间灰飞烟灭,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寡人也早晚灭之,难道区区一个安陵国也想来尝尝秦剑的锋利吗?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4)

唐雎没有正面回答嬴政,而是列举了专诸刺杀吴王僚、要离刺杀庆忌还有聂政3大刺客的典故,并起身拔剑,说时迟那时快,唐雎直接逼近嬴政一米之内,如此一来,嬴政就在唐雎配剑的“射程”之内了,并扬言要与嬴政同归于尽。这样一来,局面就反转了,嬴政怎么也没想到唐雎这90多岁的糟老头子要跟他玩命了,只能答应不打安陵国的主意,还别说嬴政还挺讲信用的,直到六国团灭,安陵国也自始至终安然无恙。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5)

安陵国也成为与卫国(卫国的情况是最特殊的,该国不但国小民寡对秦国构不成危险,关键是它为秦国提供了2位超级大才,商鞅和吕不韦,为秦国的崛起壮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秦国才没打它的主意)唯二两个没被秦国灭掉的国家,当然了,这两个小国因为实在太小太弱,对秦国也毕恭毕敬,秦国也犯不着一定要灭了他们。

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为什么要去秦国(唐雎1个90多岁的老头)(6)

说句题外话,安陵国因为唐雎的一番操作再加上嬴政同志讲信用,得以幸存。后来嬴政挂了之后,嬴胡亥即位(是为秦二世),他可没有嬴政讲感情,一即位就灭了卫国,此时天下就剩下安陵国一个封国了。正准备对安陵国动手的时候,程胜吴广揭竿起义,天下分崩离析,安陵国国君也想在乱世中壮大自身实力,于是选择支持陈胜的大军,最终秦军悍将章邯率领由骊山囚徒组建的秦军机动兵团剿灭了陈胜起义军,并擒杀陈胜。秦军在途经安陵国时,章邯因为安陵国支持陈胜的缘故,灭了安陵国,自此安陵国灭亡,周王室最后一个封国灭亡,秦国的统一大业才算完完整整的完成了。可惜就在安陵国灭亡后不到3年,一群来自沛县的“武装平民”在一个叫刘邦的人带领下,攻入了令关东六国仰视百年之久的咸阳城,秦国六代人,100多年的努力,灰飞烟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