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1)

有人说,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会和你神似。

这话放在刘禹锡和柳宗元身上,无比合适。

这两人的人生轨迹如出一辙。同样混得那么惨,过得那么苦,贬得那么远。

而且这两人还十分惺惺相惜,堪称一对苦命基友。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2)

刘禹锡比柳宗元大一岁,两人是同榜登科,那时他俩一个二十二岁,一个二十一岁。

在那个每次考试中人数都不过二三十人,四五十岁考上都算年轻的年代,刘禹锡和柳宗元真的是年少有为。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3)

△刘禹锡

如果不出意外,这两人还会一起考进博学宏词科、吏部取仕科。

但是因为柳宗元的父亲突然去世,所以他在为父亲守完丧之后,才紧跟刘禹锡的步伐考取了博学宏词科、吏部取仕科两科。

很巧的是,柳宗元考上后,被分到了刘禹锡所在的单位,两人还坐在同一个办公室里,还都在当上了监察御史

这时还有一个叫韩愈的男人,当时这三个男人的关系很好,经常一起喝酒,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理想。

但在这篇文章里,韩愈就是打酱油的,我们不过多说他。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4)

△韩愈

那时候的皇帝叫李诵,也就是唐顺宗

唐顺宗手下的红人叫做王叔文。虽然这个王叔文是靠围棋技术上位的,但其政治理想很正确,也有一腔改变国家现状的抱负。

面对当时唐朝藩镇割据、中央权力不集中、士大夫宦官权力大的局面,王叔文决心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5)

心怀同样的抱负,刘禹锡和柳宗元加入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年轻人干劲大,自然冲在最前面。

刚开始改革进行得顺风顺水,结果唐顺宗突然去世,新上位的皇帝很不喜欢王叔文那一套作法,立马叫停加报复。刘禹锡和柳宗元就收到了被贬的通知书

没想到,好不容易才走到中央,又要到基层去了。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6)

两人刚去到地方上任职,又收到通知,又被无情地加贬。

柳宗元从原先的邵州刺史贬到更远的永州当司马。刘禹锡被加贬到朗州为司马。求他们俩人心里的阴影面积。

说好一起吃香喝辣实现政治理想,结果现在赶了几个月的路,才终于走到了贬地。

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两人一个比一个惨!

柳宗元带着老母亲去到任地,发现连个像样的住所都没有。只能带着老母亲住在寺庙里。

结果,老母亲受不了这个折腾,没多久就去世了。

刘禹锡被贬到朗州时,经常被当地的官员欺负。因为他虽然被贬,却丝毫没有受苦落难的感觉,所以格外招人恨。

后来被贬和州时,也是被当地知县欺负,不给他好房子住,多次让他搬家。他一气之下就写下了必背名篇《陋室铭》

两人足足被贬了十年,在这期间,两人一直都在互通书信保持着联系。

虽然刚开始柳宗元经常写信给刘禹锡抱怨两人命运的苦逼,但刘禹锡天生乐天派,并没有把这些事放在心上。

他经常安慰柳宗元要他想开一点,生活就是这么操蛋的啊!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你看看,虽然大家都说秋天给人的感觉就是荒凉,但我却觉得秋天更胜春天一筹!生活虽苦,但是心态要好啊兄弟!

后来柳宗元被刘禹锡开导过来了,每次写了新的诗词或文章,都要第一时间寄给刘禹锡看,等着刘禹锡夸奖自己一番。

而通常刘禹锡也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之词,他评价柳宗元的新作“其词甚约,而味渊然”。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7)

柳宗元还和身居要职的韩愈写信辩论,寄了篇《天说》过去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刘禹锡作为柳宗元同病相怜的好友,不惜费了好多脑细胞,写出来一篇《天论》为柳宗元应援。

这像极了生怕你吵架吵不赢而来为你撑腰的闺蜜!

虽然被贬的经历很糟心,但柳宗元和刘禹锡还是积极投入生活。著名的《永州八记》就是柳宗元在这个时候写出来的。

可以看出来,他的头衔变低了,生活变艰苦了,但能到处游历爬爬山看看水,和年轻人在山里搞搞沙龙,过得也倒是逍遥。

或许正是两人相互扶持,所以这十年一晃而过,迎来了中央要召回他们的消息。

整整十年,他们终于又要在皇城相见了。

回京后,刘禹锡外出郊游看了美丽的桃花,回来就提笔写了《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刘禹锡这张嘴啊,毒舌起来谁都受不了。这首诗不就刚好讽刺了朝堂中的那些人吗?你们都别嘚瑟,要不是我刘禹锡被贬了,现在还有你们啥事?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8)

这溢出屏幕的傲娇和犀利,又得罪了人。

因为平时和刘禹锡关系太好,那帮人也给柳宗元扣上了莫名其妙的帽子。

这两个男人回到中央,被窝还没睡暖和,又接到了被贬的消息。这一次,柳宗元被贬到柳州当刺史,刘禹锡则是贬到遥远的播州(今广西)。

考虑到刘禹锡带着八十岁的老母亲受不了长途波折,柳宗元希望替刘禹锡去遥远播州去当刺史

他说:“播非人所居,而梦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

这真的是患难见真情啊。当时播州只是一个人口不过五百户的小州,条件可想而知。

皇帝一看柳宗元求情很生气,劳资安排的你还有脸bb。幸好裴度给刘禹锡求情,皇帝才把刘禹锡贬到连州(今广东)当刺史

虽然柳宗元并没有怪罪刘禹锡的这张大嘴巴,但得罪人这件事可大可小。在他们俩一起出发去贬地,走到湖南分道扬镳时,柳宗元送给刘禹锡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意思是:兄弟,你我虽然并没有攀附权贵的心。但文字是能惹祸上身的,小弟我劝你以后封笔悄咪咪低调过日子。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9)

在两人分道扬镳后,柳宗元还写信给刘禹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情深。

他在《答刘连州邦字》诗说:“连璧本难双,分符刺小邦。”形容自己和好友刘禹锡是连璧,却要被迫分离。

到柳州之后的柳宗元,对于被贬这种事也算是轻车熟路了。在柳州尽心尽力尽职尽职,不仅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还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文章。

本来一切也还行,结果柳宗元到任还没满五年,突然去世,享年四十七岁。他留下遗书,将自己还未成年的儿女交给刘禹锡养育

刘禹锡赶到柳宗元坟前大哭一场,后来不仅把柳宗元的儿女们抚养成人,还把柳宗元的作品编写成《柳河东集》30卷。

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患难之交:柳宗元和刘禹锡这对连璧(10)

刘禹锡虽然大了柳宗元一岁,却活了七十一。在柳宗元去世后,刘禹锡逐渐从陋室熬到长安的官邸。

当时柳宗元说的“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梦想没有实现。和刘禹锡晚年做邻居的换成了白居易

若是柳宗元还在世,想必他们三人做邻居的场景也是非常热闹。

小时候不懂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现在大概懂了。

被贬多年,他什么苦没受过?几十年了,他熬出头被召回京。然而,那个曾经和他“二十年来万事同”的朋友,却在哪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