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衔接智能座舱与智能驾驶的桥梁,车载导航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08年前后的第一代导航以离线数据和离线引擎为主,主要解决离线路径规划与导航;到2015年结合汽车网联化趋势,支持联网,支持实时路况导航,本地与云端协同,深度融合的混合导航成为发展主流。

2021年来,随着自动驾驶需求的提升及其对汽车导航系统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智能网联导航的高级形态——人车共驾导航应运而生。纵观车载导航产品演进,不难看出车载导航产品的变化与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紧密相关。

比如,人车共驾导航在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基础上,充分利用高精度地图提供的静态、准静态、甚至动态道路信息,利用车载传感器获取的动态信息,通过更加智能、准确、丰富信息的路径规划算法,实现车道级定位,为智能网联汽车提供道路指引。

按照通用汽车的说法,未来车载导航,将充分受益于5G联网、V2X、车载硬件(包括芯片算力、显示终端)的升级,成为软件定义汽车商业模式中的重要部分。

此前,该公司就宣布,将为旗下新车型更新全新一代车载导航系统,提供语音唤醒、OTA持续迭代升级、地图导航集成更多周边应用程序等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舱内体验。同时,在技术不断成熟落地的背景下,车载导航市场也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终端车联网渗透率的不断提高,为智能网联导航产品的发展提供联网基础,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全球智能网联导航搭载量渗透率从2018年23.6%增长至2021年的42.1%,搭载量从2018年1665.4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2401.8万辆。

未来随着全球乘用车车联网市场的推进,全球智能网联导航搭载量渗透率将会持续增长,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测算数据显示,全球乘用车前装智能网联导航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为8.5%。

汽车导航系统规划图(前装导航进入新增长周期)(1)

数据来源:GGAI《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球汽车市场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外部环境影响预计至2023年后逐渐消失,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增速较快,年同比增速维持在10%左右区间,高于全球市场增速水平。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12月国内乘用车新车(不含进出口)前装标配车联网上险量为1265.16万,同比增速达到31.55%。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显示,中国乘用车前装智能网联导航搭载量渗透率从2018年的17.0%增长至2021年的54.6%,搭载量从2018年363.7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1113.5万辆。

在国家相关政策引导下,未来几年智能网联汽车仍在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测算数据显示,中国乘用车前装智能网联导航搭载量将从2022年的1219.2万辆增长至2027年的2044.2万辆,预测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

汽车导航系统规划图(前装导航进入新增长周期)(2)

数据来源:GGAI《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

其中,从2021年开始,随着高阶智能驾驶陆续进入前装规模化搭载周期,比如类似特斯拉、理想、小鹏陆续推出的自动导航辅助驾驶,车载导航也在迎来新的升级增长周期。

相比于普通车机车载导航,对能够实现人车共驾的的第三代导航会有更多要求与标准,包括完整性、丰富性、人车交互、高精度、新鲜度、可靠性、可导航、可定位等方面,并在覆盖度上也有更高要求。

同时,结合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导航能力和高精地图能力可以深度融合,不仅将导航由道路级升级为车道级,同时支持自动驾驶系统感知到的动态信息及自动驾驶决策信息与车道级导航进行精准匹配。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测算,2025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智能网联汽车近2000万辆,2020-2025年5年CAGR为12.6%,2025年前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此后随市场产品普及,渗透率逐渐触顶,增长速度放缓。

汽车导航系统规划图(前装导航进入新增长周期)(3)

数据来源:GGAI《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

据此估算,2021年中国智能网联导航软件市场规模约为75.7亿元,同比增长26.2%。未来,随着导航系统软件平台化发展推进,导航系统单车总成本会逐渐下降(包含软硬件),以及智能网联导航软件价值比例的提升,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测算数据显示,2027年智能网联导航软件市场规模将超过140亿元,未来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10.8%。

汽车导航系统规划图(前装导航进入新增长周期)(4)

数据来源:GGAI《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导航市场报告》

此外,车载导航系统的升级,也带来了高精度定位服务市场的启动。

对于智能驾驶来说,除了感知、算法、执行系统的设计,还需要配备高精度定位系统以及地图数据,与传统GPS导航不同,可以实现厘米级的精度定位,并辅助路线规划。

在具体的产品和服务形态层面,主要包括高精度GNSS(传统GPS定位的升级)、IMU(外挂盒子)、GNSS集成IMU、以及基于RTK或5G、V2X的位置定位校准服务。

比如,在英伟达发布的Hyperion 8.1高阶智能驾驶参考设计平台中,既有采用博世、大陆集团等供应商的独立IMU模块,也有包括Xsens、u-blox在内的GNSS IMU的集成式方案。

不过,整体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市场乘用车新车标配搭载高精度定位系统(包括IMU、RTK等)为3.68万辆,今年1-8月这个数字为6.01万辆,仍处于基数小、增速快的成长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