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的好处众所周知,它的作用有时可以代替药物,但所有的药物都不能替代运动。

现在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运动习惯,我也不例外。目前还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运动路上走过弯路,缓慢前进。目前坚持下来的运动有15年左右的游泳和4年多的瑜伽。遗憾的是虽然坚持了很久,但是水平还停留在初中级,幸运的是要感谢自己的是,至少一直都在路上...

下面分享一些我的运动体会:

1.要想长期坚持,要选自己至少相处不厌的运动项目。

运动形式非常多,有人喜欢跑步,有人喜欢打球,有人喜欢游泳。每种运动都有优劣势,只要正确进行、并能逐渐体会乐在其中,之后的就交给时间,坚持就是胜利。

即便有些你觉得非常好的项目,但是坚持一段时间仍然觉得爱不上,甚至每次都很煎熬,那就趁早放弃,换个其他的项目,总有适合自己的。运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感,如果热爱这种愉悦感就会翻倍,而反之,单凭毅力控制总有一天会坚持不下去。

就我自己来说,我特别崇拜能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我自己也想成为这样的人,于是在孩子们的一个暑假,利用早上不用忙孩子多出来的这段时间,我开始了晨跑。网上有句话说:“跑步三公里专治各种不爽,五公里专治各种内伤,十公里跑完内心全是善良和坦荡。”可是跑步对我没有收到如此好的收效。我是跑了五公里,内伤不知道治没治好,关键跑出来外伤,这说明我肯定有需要改正的地方,可是另一方面,强迫自己坚持了一个月后,我仍然觉得每次开始都是一种煎熬,还是爱不上跑步,后来改成了快走,觉得愉悦轻松很多。

运动会前说说心情(说说运动)(1)

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同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运动项目千千万,一个不行咱就换。

2.运动过程中不要急于求成。

这个经验来自于我的瑜伽练习。4年前开始练习瑜伽,刚开始的时候没有认真体会老师的讲解,而是急于模仿老师的体式,照猫画虎,追求难度。结果水平没上去,没多久还给自己搞伤了。休息了一个多月,休息的那段时间反思之前练习中的很多错误,再次恢复锻炼后,调整心态一点点来,老师的动作做不了就做变体动作,运动的时候注意提醒收紧核心,保护好腰椎;注意呼吸的配合;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细扣不一定对,一点点尽量改正,保证可以做到的做正确做到位。现在虽然有难度的动作大多数还是做不起来,但是尽量保证呼吸、动作、发力部位都正确,在不误伤自己的前提下,进一步练习体会,不管进步快慢,只要在正确的路上前行就好。放平心态后才逐渐体会,瑜伽不仅能修身还能养心。

运动会前说说心情(说说运动)(2)

3.要从中能发现乐趣,只有爱上运动才能长期坚持。

这条是在第一条基础上的,开始的时候要至少不厌,长期坚持下去要让自己逐渐爱上它。

开始的时候计划别定太高但要保证规律,比如一周计划游泳1-2次,那就尽量保证。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是,不要强压目标给自己,不要让自己每次开始前都很抵触。

比如游泳,计划每周5次,一次游2.5千米。可是这个目标对自己很有心理负担,想起来就难受,那就要马上调整;再比如说游泳已经坚持了一段时间可能你就会考虑提升速度,可是如果为了追求速度,搞得自己上气不接下气,而且由于紧张求快动作也不舒展,那就得不偿失了。而且紧张的心理状态下,也难以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尽量融入其中,给自己切实可行的目标就好,保证切实可行的运动频率和时间,保持乐于去完成的心态,这样才能长长久久地坚持下去。

运动会前说说心情(说说运动)(3)

4.运动反人性吗?你要多巴胺还是内啡肽?

有人说,很多健康的事情其实都是反人性的。如果顺着人性,人们本能的都会选择让自己感觉愉悦的事情。谁还没点不良嗜好,抽烟喝酒都很爽,但并不健康;你喜欢吃东西,但想健康就得节制,暴饮暴食就不健康;人生来懒惰,但为了健康,你得强迫自己运动。

但是运动可以产生内啡肽,这不仅让人身体感觉更加舒服,而且在心理上会有成就感,可以帮助人排遣压力和不快。它就像我们完成了一项任务或者达成目标之后的放松,此时的我们内心充实,平静,对自己认可,对未来充满信心。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人体内大脑分泌的两种激素,它们都能提供快乐,但两者产生的机理并不相同。多巴胺是一种向下的本能,是一种奖励机制,你将得到即时满足,这种快感易得,吃顿烧烤,打会游戏,刷个抖音,多巴胺立刻分泌,幸福感即刻涌现;但此后,它会急剧下降,也容易使人陷入空虚焦虑。多而内啡肽是一种向上的动力,那些需要坚持的事,往往都容易分泌内啡肽。比如坚持做一件事,长跑、健身、创业等等,过程很痛苦,但这种快乐和满足要相对持久。

来之不易的收获,才能收获真正的幸福感。

愿我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长长久久地坚持下去,其实这也是一场人生的修行。也愿我们可以和有趣的运动在一起,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