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不为人知的故事(你不知道的马云)(1)

1995年6月,在马云的紧张筹备和经营下,海博网络公司终于创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他们的第一个“产品”。中国黄页,一个今天听起来依然霸气十足的名字,是互联网上最早出现的以中国为主题的商业信息网站,后来的国外媒体称马云为中国的Mr. Internet,也正源于此。

中国黄页成立之初,马云设想的模式是,同美国VBN公司合作,他们提供服务器跟技术,中国黄页负责国内企业的推广。一旦马云同中国企业达成协议,海博翻译社将企业的资料翻译成英文,用EMS快递到美国,美国方面负责将主页做出来并挂到网上,再将主页打印出来快递回中国。马云就拿着这些打印的图片给企业看,进而收费。但在当时,因为互联网在中国没有普及,客户看不见他们在网上的资料,仅凭几张打印照片很难让他们相信。

那时的马云,与其说是总经理,不如说是个推销员。一位曾在大排档里见过马云的老乡这样描述马云,喝得微醺、手舞足蹈,跟一大帮人神侃瞎聊。那时,大家还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很多人将马云视为到处推销中国黄页的“骗子”,很多人都认为马云在说谎,在说一个不存在的东西,许多人都把他当作精神病了,因为那时中国根本就没有互联网。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无奈的马云也只能先从朋友下手做起,他的生意经是,先向朋友描述Internet怎么怎么好,然后,向要他们资料,通过EMS寄到了美国,VBN将homepage做好,打印出来,再快递寄回杭州。马云将网页的打印稿拿给朋友看,并告诉朋友在Internet能看到,等到确信在网上有这么个东西,马云再和他们谈需要的费用。

不能实际地看到,朋友怀疑马云在编故事。马云说:“你可以给法国的朋友打电话,给德国的朋友打电话,或者给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电话费我出,如果他说没有,那就算了;如果他说有,证明有了,你要付我们一点点钱。” 中国黄页当时的收费标准是,一个homepage 3000字外加一张照片,收费2万元,其中1.2万给美国公司。

到过杭州旅游的人大多知道,杭州西湖边上至今还有一家“望湖宾馆”,这是马云最早的客户!得益于马云在望湖宾馆做大堂副经理的学生何向阳,她给马云介绍了一笔业务:把望湖宾馆加入中国黄页。马云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骗大家,他把电视台的记者请来,将电视摄像机对准这部电脑,然后从杭州拔长途电话到上海连接互联网,再通过互联网上把望湖宾馆的照片和资料从美国传过来,结果花了三个半小时!照片一点一点出来了,望湖宾馆的照片终于出来了!马云高兴极了,虽然资料下载的时间很长,网速难以想象,全中国就24k,但至少证明他没有骗人!当时业务的利润不高,大头都叫美国那边做网页的人拿去了,美国那边动动键盘要60%的分成,12000元,马云几个人累死累活,白天黑夜沾客户才拿8000块。不过,这个业务,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云这只“兔子”还是蛮有人缘的。

随后,马云在全国27个城市滚打,在人们还没有真正认识互联网的时候,马云花费极大的力气做宣传,做公共关系,他就像互联网的开路先锋一样,要尽全力让社会知道互联网,了解互联网,在互联网与马云的互联网公司之间划上等号,马云几乎就像疯子一样,天天跟人家“侃”互联网,说服客户加盟,说服记者宣传。

大家知道,马云的创业有一种疯狂,哪怕是失败他也愿意付出,这种精神也同样感染了和他一起疯狂的朋友,他运用“正确误导策略”,造成一个印象,海博网络就是互联网,互联网就是海博网络,业务在艰难中一步步地开展了起来。那时候的马云常常和一些朋友在杭州的排挡小店里出出入入,利用街头布道,他性子一上来就象说书人一般大讲互联网,滔滔不绝唾沫横飞。

皇天不负有心人,1995年7月,马云经过不断的努力,成功在中国黄页上建立了浙江省“金鸽工程”、上海电视节、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

在中国黄页创办的第三个月,也就是1995年8月,经过当时中国电信主管部门邮政部电信总局的批准,上海首先在中国内地开通了44K的互联网专线。对马云而言,这就意味着他可以通过长途电话拨号的方式接通网络,给客户看网上的主页。局面慢慢好转,马云带着他的团队也促成了几单生意,但大部分的钱都被VBN拿走了,中国黄页也就没有剩下多少钱。

马云渐渐地有了自己做网页的想法,1996年,李琪的加盟使马云的这个想法成为现实,李琪加入后,他很快就做出了中国黄页自己的网站和服务器,在发布了第一批中国互联网主页后,中国黄页逐渐被人们知晓。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中国黄页在一夜之间冒出来了许多“敌人”,包括田溯宁的亚信、杭州电信这样的重量级对手,亚信差点成了中国黄页的死敌,幸好田溯宁觉得做这块不但与中国黄页比没有优势,就是与杭州电信比,也说不清鹿死谁手,于是就退出来了,剩下的就是一家:杭州电信。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杭州电信注册资本3亿多,马云注册资本仅2万,这也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杭州就这么大一个庙,容不下两个和尚。杭州电信有着非常好的社会资源和政府资源,马云一样都没有,不仅企业,就是老百姓,也觉得马云是非正规军、是游击队,最多也就一土八路,没人肯信他们。

与杭州电信大约竞争了1年,1996年3月,马云选择与杭州电信合作,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

马云的中国黄页1995年亏了点,1996年年底,就有了700万人民币的营业额,到了1997年,网络也开始热起来了,马云当了两年先锋,互联网在中国终于有了一定的局面,但就在这时,马云与杭州电信的合作出了问题,双方发生了意见分歧,因为马云仅有30%的股份,所以基本上没有话语权。

合作方相互之间争来争去,大家开始情绪激动地处事,先是何一兵要辞职,然后中国黄页的全体员工要辞职,最后马云也要辞职了,动静大到了《人民日报》的记者来过问这事儿。为了中国黄页的前途,各方面都想马云回去,但马云心里委屈,觉得自己真不容易,打南打北打到头没自己的地儿了!马云也深深意识到,当初杭州电信愿意与自己合作,是因为他们的互联网技术不如自己,就采用了先将中国黄页买过来,把技术学到手,再自己发展的手段,看清这些之后,马云决定离开。

马云走是走了,但他多少还是舍不得辛苦打拼创建起来的“中国黄页”,在离离职前,马云还在与人讨论“中国黄页”下一步如何走,就是面对哭闹着要跟马云一起离职的属下,马云还是硬起心肠说:不行,你们走了中国黄页怎么办?马云将自己拥有的21%中国黄页的股份,全部送给了一起创业的员工,只为让他们能为自己好好耕耘,好好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