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的时候起,我就决定做自动交易软件了,人为交易,一方面很容易受情绪影响,另一方面没有自己的交易系统,具体交易的时候会犹豫,怀疑,焦躁不安,以至于没法好好休息。

以下是这几天实战交易的结果,目前在两个平台小额真实账户测试。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1)

OK交易记录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2)

HB交易记录

从这几天的测试来看,这个策略对某些品种是可以做到盈利的,但是有时候回调也比较大,最近市场走势比较弱,很多亏损都是做多引起的。于是增加了一个功能,控制交易方向,根据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可以只交易一个方向,决定最近方向上只做空。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3)

可控交易方向

记得当初刚开始研究的时候,研究了很多交易策略,很多自以为很好的交易策略,模拟后或者实战测试后结果都不是很理想。

我的第一个交易策略叫做波浪法,先把交易K线做成一个个浪,如果最近一个浪超过前面N个浪,或者跌破前面N个浪就下单,模拟后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能盈利,真实交易的时候并不理想。突破了N个浪后,以为趋势形成了,下单后,就发现可能站在最高点了。虽然有时候能盈利,但是回撤很大,盈利次数比在1比2左右。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4)

后来我尝试了MACD法交易,采用5分钟K线交易,设置好止损,然后当DEA或者DIF值超过某一个值就买入;低于某个值卖出,模拟的时候不断修改参数,总能找到一个盈利的参数值,但是实际交易的时候就非常不稳定了,因为感觉模拟出来的数据很可能是一个巧合,因为不管什么品种,在特定时间修改参数值确实可以模拟出来盈利的。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5)

接下来我又发明了一种超短线的方法,叫动能法,首先收集所有交易数据,交易数据带买卖方向,比如,1分钟K线里,总成交数量是11000,其中10000是买,1000是卖,10000的买数量推动的市场上涨百分1,1000的卖数量就推动价格下跌了百分0.5,这样K线只上涨了百分0.5,虽然上涨了,但是多方与空方在单位数量上可以推动的价格幅度,明显空方要多。自己觉得这个逻辑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交易起来却不是这么回事了。而且价格变化太快,在实际中很难以理想的价格成交,因为主动成交需要承担双倍的手续费,挂单的话成交时间又长,没法在理想的价格成交,最后发现就算盈利也抵不过手续费。

然后又试了现货去合约的价差法,当合约跟现货价差达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就下单。合约高于现货就做空,合约低于现货就做多,因为我觉得合约的价格会向现货靠拢。最后发现就算盈利也不够手续费的。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6)

然后又发明了一种方法,叫做相似轨迹法,先把K线加工成波浪,然后根据波浪价格成一条轨迹,再根据这个轨迹去历史数据中需找相似的轨迹。然后根据相似的轨迹去判断方向,这个判断相似的轨迹算法非常复杂,自己研究了快一个月了,因为自己对这个方法给予了厚望,所以花了这么多时间。因为我觉得相似的轨迹应该会有相似的结果。不知道是因为我查找相似轨迹的算法有问题,找的轨迹不够相似,还是这个方法本来就不靠谱,反正最后模拟出来的结果非常不理想,只能放弃了。

30分钟交易系统实战教程(修改了N次交易策略)(7)

这个模拟软件密密麻麻都用了很多方法很多参数,失败就放弃了,但是方法还留着,以备下次使用,最后自己都忘记了很多参数干嘛用的,一团糟了。目前的方法已经测试一个多星期了,还是坚持目前的方法吧,通过不断完善,系统我的交易系统越来越完善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