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还在5.1、7.1 环绕声音响系统逗留,而有些人已经用上了沉浸式环绕声系统这是因为它使家庭影院所呈现的音视频效果,更加逼近甚至超越专业电影院下面,富和双盛智能影音专家,将从音频领域出发,给大家介绍下总结一下环绕声音效,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环绕声和虚拟环绕声哪个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环绕声和虚拟环绕声哪个好(沉浸式环绕声你了解多少)

环绕声和虚拟环绕声哪个好

不少人还在5.1、7.1 环绕声音响系统逗留,而有些人已经用上了沉浸式环绕声系统。这是因为它使家庭影院所呈现的音视频效果,更加逼近甚至超越专业电影院。下面,富和双盛智能影音专家,将从音频领域出发,给大家介绍下总结一下环绕声音效。

沉浸式环绕声,你了解多少?

强调立体声音空间

Dolby Atmos、Auro-3D、DTS:X 这三种,从节目源录制阶段就开始考虑立体感与空间感的音效,确实带来的是一种环绕声从平面向立体空间的转变。不管是2 层系统,如 Dolby Atmos,还是3层系统,如Auro-3D, 都特别强调上方声场布局的重要性。

只要节目源是这些音效编码技术原生录制的,就能展现出细腻而颇具张力的上方声场细节刻画。因此,这三种环绕声音效所带来的正是一种沉浸式的声音效果,优势就在于对整个声音空间细节的把握。

具有声音对象的表达方式

传统声道式环绕声系统最大的缺点在于,如果节目源是采用 5.1 声道进行录制,无论你在每个声道设置多少个扬声器,都不会增加声音的细节与层次,只会增加声音的覆盖面。

而基于声音对象的 DolbyAtmos 与 DTS:X 则是在声道系统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重要环绕声编码技术。可以对整个声音空间之中的某一点对象的声音进行录制,记录每一点声效的坐标位置、音像大小与位移时间等重要信息的元数据。

因此,与声道式系统不同的是,在系统中增加扬声器可以增加更多的声音细节,这也是为什么家用标准中的 DolbyAtmos 系统最高可以实现 24.1.10 系统的构建。

处理核心在于环绕声处理器与AV放大器

对于 5.1或 7.1系统而言,V 放大器并不是其解码与处理必须依附的中心,信号源设备也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不少高端的蓝光播放机更在机身背面配置了7.1声道的模拟音频前级输出。

但是对于Dolby Atmos、Auro-3D与 DTS:X 而言则是完全不同,它们需要依赖更高运算性能的处理器对其进行解码后渲染处理,特别是采用声音对象为基础的 Dolby Atmos 与 DTS:X,必须通过AV放大器中的运算器对节目源内每一个声音对象的信息进行获取与解码,并分配到相对应位置的扬声器上,以实现与声道式音效完全不同的听觉体验此,如果要构建一个新式的环绕声系统,就必须搭配一款具有相应解码能力的环绕声处理器或 AV 放大器。

此外,有一点需要注意Dolby Atmos音效可以采用Dolby TureHD 与Dolby Digital Plus进行封装,而 Auro-3D 则为 DTS-HD Master Audio,使得蓝光碟片能够容纳更多不同音效的音轨。

沉浸式环绕声,你了解多少?

为更多的家用环境提供支持

一看到这些新式的环绕声音效都是强调三维立体声,许多已经拥有 5.1、7.1系统或者打算新建这些系统的影音爱好者都会想到要在天花上安装音箱而倍感头痛。

没错,不管是 Dolby Atmos、Auro-3D,还是即将登场的DTS:X,都在其音箱布局规范或演示系统中提及到安装天花音箱。但是三者对于天花音箱都是有所保留的。

更注重EQ均衡处理与低音管理

沉浸式环绕声,你了解多少?

在目前的 5.1或 7.1系统的后期调试环节,我们甚少会通过进行 EQ 均衡调节或通过专属的低音管理系统来控制低频的量感。

但是随着新的沉浸式环绕声系统当中的音箱数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增加了天花音箱之后,要更准确获得更加均衡的音色以及调整低频的力度与下潜,仅仅靠简单的设定或超低音音箱摆位来调整已不足够,多数情况下需要较为专业的手段来调整。这也是为什么这类顶级环绕声处理器都拥有媲美专业机型的音频调整菜单的原因。

此为智能影音系统的基本常识,欲了解更多信息,请持续关注富和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