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这个荣誉属于整个湖南护理团队,全省还有很多护理工作者做得比我好!”

5月12日,刚刚荣获中华护理学会2022“杰出护理工作者”荣誉的吕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道。她还说:“我喜欢护理这个职业,30多年从未离开护理岗位。”

吕冬自1986年参加工作以来,为护理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主任护师、教授、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她以“护教研三位一体”的思路开创护理工作新局面,促进护理学科发展。

中华护理学杰出护理工作者(杰出护理工作者)(1)

心怀患者,创新管理

吕冬先后在邵阳学院附属第二、第一医院的内科、外科、手术室、护理部等多个科室工作。她凭借多年的管理工作经验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率先带领护理团队推广“ISBAR交班工作模式”“品管圈”“6S管理”“快速康复护理”等多项护理管理创新改革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如急诊标本的扫描率从69.20%上升到100%,门诊患者采血等待时间从25分钟缩短至10分钟。

30多年来,吕冬以临床为平台,开展袋鼠式护理等新技术新业务34项;小儿门诊输液中心打造“一针见血”服务品牌,成功率98%以上;开设伤口、造口、血管通路和助产专科护理门诊,开展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质量案例改善路径,形成闭环质量管理。

点点滴滴的改进虽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体现了她对患者的涓涓体恤,更是她对护理事业的执着追求。

发展专科,服务市民

发展专科护理是吕冬的心愿,她率先在邵阳市开设护理专家门诊。近几年,她倾力培养201名专科护士,其中具有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资格证的护士2名、PICC专科护士7名,为下级医院培养护理人员306名。

2020年6月,根据国际先进的“伤口湿性愈合理论”,采用新型伤口敷料开展伤口、造口专科门诊,共接诊病人1021人,规范了住院病人压力性损伤、糖尿病足的创面换药流程。2020年血管通路门诊开诊,共维护1145人次,病人满意度96%以上。

2021年9月,在吕冬的努力下,医院开设助产专科门诊,开展孕前、孕期、产后的连续性助产服务,指导备孕、孕期及分娩、产后康复、新生儿护理等,共服务1006人次,为妇女健康产业注入新思路。

此外,她还将护理信息手段引入到专科护理工作中,开创邵阳市区首个“互联网 护理”项目,在线预约提供专科护理,真正实现了专科护理走进社区。

中华护理学杰出护理工作者(杰出护理工作者)(2)

吕冬(右)指导同事进行新生婴儿的护理。

坚持公益,促进共享

作为邵阳市护理学会副理事长,为改善和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能力,吕冬走出医院,走进社区,多年来持续参加公益活动,让优质医疗资源与基层民众共享,推动区域护理发展。

自2010年起,她组织优秀医护人员及讲师团队免费进入10个社区、12家学校、8家机关企业、4家乡村及基层医疗机构等,向社会大众进行公益急救知识普及讲座数十场。同时还充分利用多种途径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急救小知识,撰写、编辑各类急救科普文章数十篇,拍摄、制作公益短视频十余条,受众逾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得到社会大众的普遍赞誉。

2022年以来,她还组织团队面向消防、武警、交警、公安等特殊职业人群,开展“警医联动,共筑生命防线”活动,对他们进行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的普及,以提高特种行业人员应急救护能力。她说,一名医者要心怀大爱,发挥自身在社会发展当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公益普及医学知识,推动健康中国建设。

[责编:张春祥]

[来源:湖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