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1)

作者 l 田忆子

编辑 | 江不流

2019年最后一个月,《庆余年》用“每一个角色都能上热搜”,向世人证明了谁才是年度剧王。

7位国家一级演员,4位国家级话剧演员,全员飙戏让人大呼过瘾。

尤其是陈道明,又双叒叕次把皇帝演活了。

越是喧嚣的地方,越能看出一个人的沉淀。

这个被北大副校长季羡林称为,“可以胜任北大教授”的人,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圈如同一线清流,隔开了喧嚣与沉静,也隔开了流量与涵养。

人生是一场修行,红尘就是最好的道场。

01沉在读书, 自带墨香

陈道明爱看书,犹如时人爱刷剧,成魔也成痴。

搜狐网上有这样一段评论:

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很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书法也是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

陈道明跟书的缘分,要追溯到他的出生。

1955年,陈道明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天津医科大学教授。

受父亲影响,陈道明从小兴趣广泛。爱看书,篮球打得特别好,琴棋书画样样上手。书看得多了,闲余时就学着鲁迅写杂文。

乔治·马丁曾说: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

陈道明的“一千种人生”,33岁那年才姗姗来迟。

跑了7年龙套之后,33岁的陈道明终于等来了《末代皇帝》。两年后《围城》里的方鸿渐,让他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2)

盛名加身,年轻的陈道明变得忘乎所以,直到去了钱钟书家见了钱老本人。多年之后,陈道明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

“老人家里没有录像机、电视机、电话,唯一的电器是煎药的药锅子。整个家安静、宁和,除了药锅子偶尔“噗噗”几声,几乎听不见别的什么声音。药香、书香,这就是生活的一切,从容、真实。”

乐在书中,正是钱老留给陈道明最深的印象。

“在文化面前,学问面前,我觉得自己那点名气连屁都不是!”

他不仅和钱钟书成了忘年交,也找到了书本这个相伴一生的益友。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3)

每次拍戏的闲暇,陈道明都会拿本书在一边打发时间。每拍完一部作品,他会留下一两年的时间读书学习,深居简出。

他曾经为江一燕的书作序,并若有所指地劝诫道:

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的样子,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来涵养你的才情。”

陈道明的哥哥陈道凯曾对媒体说:

“他(陈道明)北京的家中连有线电视都没装,书房里的床堆满了书,自己就睡在一堆书中。”

腹有诗书气自华,沉在书中的陈道明,自带墨香。

02沉在演技,部部精品

陈道明曾坦诚自己从来就没想过以演戏为生,觉得自己跟这一行八竿子也打不着。

从小,他就有三个梦想:一为医生,二为外交官,三为律师。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4)

直到有回在学校里,被刘老师(刘欢的父亲)叫住说他已被话剧团录取,才阴差阳错走上了演戏这条路。

进入影视圈后,陈道明曾笑称自己是戏子:

“戏子太容易蜕变。当他什么都不是的时候,便低眉垂眼,四处求人;一旦红了,立刻不知天高地厚。张狂、轻浮是中国演艺界的一大恶习,一种非常幼稚小儿科的思想水准。”

可既然做了“戏子”,那就得有“戏子”的操守。

陈道明潜心研磨演技,每一次出场都力求完美。

为了演好《末代皇帝》中的溥仪,他先花了4年时间静心研读有关溥仪的史料,成为所有饰演溥仪中最像本尊的一位:眼神忧郁,一身傲气。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5)

为了演好《围城》中的方鸿渐,他苦练“上海普通话”,两个月减重25斤,只为更加贴近知识青年的形象。

剧里的陈道明就像看穿了钱老的心思一般,演透了婚姻里的悲欢离合。

钱钟书看过电视剧后还亲自写信给他:你让我看到了活的方鸿渐。

拍《康熙王朝》时,他翻烂了《清史稿》,一口气演完8分钟的“康熙乾清宫怒斥群臣”一幕;

《归来》拍摄期间,为了融入角色,他一直穿着陆焉识的破棉袄,即使回到酒店也不脱掉;

为了演好《建国大业》配角“阎锦文”,他读完了人物的所有背景,即使上镜仅仅1分钟。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

一心演好别人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一心品味自己。

最能体现陈道明风格的,莫过于他演的《康熙王朝》、《少年包青天》、《卧薪尝胆》、《楚汉传奇》等剧中的帝王角色。

有网友甚至评论说:陈道明就是为演皇帝而生的。

康熙的不怒自威,八贤王的儒雅正气,越王勾践的忍辱负重,汉高祖的豁达平稳......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7)

《楚汉传奇》导演高希希透露,陈道明在片场从不坐工作椅。

他认为只有站着,才能保持亢奋,才能演好戏。实在站得太累了,就索性席地而坐,用他自己的话说:

“我的屁股没有那么金贵。”

《我的前半生》里,戏份不多的陈道明下戏了,也蹲在一边观摩别人演戏,他说:

“每个时代的演戏方式不一样,希望通过观看青年演戏更好的领会新的演戏方式。”

虽然早有无数经典傍身,但沉在演技的人,最好的作品,永远都只会是下一部。

03沉在家庭,相依相守

人们常说,有颜值又有才华的男人,不变坏才怪。

偏巧,陈道明就是要反其道而行。

经历无数演艺圈的是是非非、灯红酒绿,陈道明和杜宪却相濡以沫至今,像极了钱钟书和杨绛夫妇。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8)

当年陈道明还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跑龙套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大自己1岁的杜宪。

女方是大学生,而他却是个不出名的小演员。

为了配得上心爱的女孩,陈道明努力考上了大学,还给了她厮守一生的承诺。

婚后,陈道明夫妇俨然一对琴瑟和鸣的神仙眷侣。

为了妻子,他可以20年不上CCTV,很少应酬、滴酒不沾。

有了女儿后,杜宪安心相夫教子。顾家的陈道明忙完后会尽快回到家里,哪怕是为了给家人做一顿可口的饭菜。

在陈道明眼里,比起做大明星,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更重要。

国外一家机构曾做过一次各国女性眼中最完美男人的调查,陈道明是中国唯一榜上有名的男人。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9)

妻子杜宪曾经对她的婚姻如此评价:

“我们谈恋爱的时候老吵架,老说分手就是分不了手......可能前面磨合得比较好,该吵的都吵完了,现在反而吵不起来了。我总觉得,我和陈道明挺有缘分的,我现在很幸福。”

陈道明也说过,遇见杜宪是他这辈子最大的运气。

幸福的婚姻,总是相互欣赏。

两人从彼此的初恋到一起走过40载,日子平静得如一湖清水。在对女儿陈格的教育上,也一直奉行平凡的理念:

一是身体要好,二是要快乐,三是学有所成。

但陈格13岁便去了英国留学,年少无忌之时也曾养成过追奢侈品的恶习。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10)

陈道明得知后,就在去法国时顺道买了一块LV皮革,按照当时流行的款式,亲手为女儿缝了一个LV包。

女儿一看就发现不是行货,随手扔到一边。陈道明问女儿为什么喜欢LV?

小姑娘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质量好,款式新,手工定做……

陈道明听完,一脸严肃地说:你看中的不是包,而是包上的logo。

爱女儿,却不纵容;爱妻子,却不干涉;爱家,就用心呵护。

在这个过度被物质包裹的世界,太多人留恋外面的繁华,忘了回家的归途,也丢了最真的自己。

只有陈道明,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甘愿沉沦。

04沉在生活,精心研磨

对待生活,陈道明有自己的一套价值观,静就是他的人生哲学。

他爱宅在家里,因此被朋友们调侃为“宅男”,只有地震才能将他震下楼。

一次接受采访时,陈道明谈起自己的人生观:

“在这个名利场里,我得到很多,但也失去很多。人类最大的灾难是个性扭曲,演员会使很多人个性扭曲,会虚伪、虚荣、不择手段。”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11)

幸运的是,他及早地回归到了本来的自己。

在戏里认真演别人的人生,在戏外安静过自己的人生。

在一档节目里,陈道明说:

“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因为他曾经风光过;山上的人也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因为他们会爬上来,所以一定要做好自己。”

陈道明还爱较真,为弱者打抱不平。

冯小刚曾邀请《芳华》女主角苗苗,和陈道明等一众老友在家聚会。

席间,有人提议苗苗为大家跳一支舞。陈道明开口说:“人家穿着高跟鞋不方便跳。”

旁边有人插话,说让苗苗比划比划也行。

陈道明直接站起来怒怼:“你XX没看过跳舞啊!”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12)

几年前,杜宪退了休,喜欢上绣十字绣。陈道明也受此感染,恋上针线活。

有时夫妻俩同坐窗下,一个绣花草,一个裁皮包,想念女儿了就一起聊聊过去的小趣事,窗外落叶无声,屋内时光静好。

陈道明写过一篇文章,《做点无用之事儿》:

“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或许无用,却给人沁人心脾之感;刺绣和手工或许无用,却带给我们美感和惊喜;诗词歌赋或许无用,但它可以说中你的心声,抚慰你的哀伤……”

走过64年风雨路的陈道明,用一个“沉”字,在读书、演戏、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修炼了一颗“世界纷纷扰扰,我自岿然不动”的平常心。

这是陈道明的人生哲学,也是这个快时代的一剂“慢性良药”。

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64岁陈道明又双叒叕爆红)(13)



本文来源:公众号 @粥左罗,作者田忆子。

TO BE, TO UP,这里是50万年轻人的成长充电站。运营者粥左罗,90后,毕业四年从服装店员做到成功创业,从月薪2300到月入20万,坚信成长即财富,只写最接地气的成长干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