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电是什么鬼 限电背后有何玄机(1)

撰文 | 朱清钦

“双控”让我们无电可用?

9月26日,微博热搜榜首的“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停电至2022年3月”可谓是史上最强停电公告,网友纷纷从各地发来对吉林人民的同情慰问。

27日吉林新北水务公司的回应也是熟悉套路,严格处理相关责任人,称其措辞不当、内容不准确。

国家电网客服工作人员向媒体表示,实际上,东北地区已经首先对非居民执行了有序用电,但在执行后仍有缺口,为了避免整个电网崩溃,不扩大停电范围,才采取了对居民的限电措施。

这不禁让人怀疑,电力缺口已经到影响基本民生用电需求的程度了吗?

目前我国总发电量的70%仍来自于火力发电,而煤炭是火力发电中占最大头的原料,受疫情影响煤炭价格攀升,煤炭供给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供电不足。另一方面,水力风力发电受今年气候影响,发电情况也不佳。

但是煤电导致的电力缺口,从7月以来便已经压制生产了,预计年内都不会好转。影响本次限电断电的更主要因素是引发热议的“能耗双控”。

8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2021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文件内容显示,部分地区能耗强度不降反升,9省区被列为一级预警地区,意味着“双控形势十分严峻”。

随后各地相继出台严格的限电限产举措。江苏、山东多地企业接到“停电限产通知”,涉及化纤、水泥、纺织等多个高能耗行业;广东揭阳有企业每周“开一停六”;吉林一家四口因临时停电被困电梯;沈阳限电致部分红绿灯停电引发拥堵,2021年还能发生这样的事,让人匪夷所思。

“能耗双控”指的是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定上述两目标指标,对各级地方政府进行监督考核,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其实“双控”概念早在15年就提出了,已执行了近6年,而且“能耗双控”目标要求每年都稳定明确定好了的,不存在临时收紧、加码。

如上所言,各地政府本应按照既定“双控”目标落实相关政策。

但是因为新冠疫情以来,国内防控疫情有序,比国外较早实现复工复产,不少企业为了抢出口订单,加大马力生产。各地方政府追逐短期效益,没及时调节高能耗高排放制造业产能扩张,提前把额度用掉了。所以到国家要检查时,很多地方就临时抱佛脚,“命令式”停电限产,甚至影响到居民用电……

双控目标虽然没有临时加码,但有越发“收紧”趋势?

一方面,今年为“十四五”起首之年,国家对双控目标确实是越发严格的,要求“确保完成,特别是能耗强度降低任务”。

但是另一方面,个别地方作了一些过度解读,只是将“双控”、“双碳”和“两高项目发展”等目标简单联系起来,采取了过多激进举措。再加上将省一级目标“一刀切”、“层层加码”到地方,让人错误感知是双控在“收紧”。

9月27日17点,国家电网就供电形势作出5点表态,要求保障基本民生用电。相信个别地区的激进举措不日便会得到纠偏,我们有电熬过这个冬天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