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园,是一代歌后邓丽君小姐的墓园,“台湾新十二大景点”之一。位于台湾新北市金山区的金宝山墓园,始建于1995年,占地面积70坪,由大陆清华大学前建筑系主任奚树祥设计,前台湾省省长宋楚瑜题名。“筠园”取自邓丽君原名邓丽筠。

邓丽君墓地位置(探访一代歌后邓丽君的墓园)(1)

到台北,最想看的自然是故宫,然后呢?三五天的行程,大半留给朋友,仍然还有些时间。随即想到了邓丽君。在网上搜,她的墓园,筠园,就在台北近郊,于是那就成了故宫之外的必访之地。

筠园比想象的小,厚重的云层压得很低,霏霏细雨、访者寥寥,但足够温馨足够亲近,就好像是来探访一位很亲的故人, 只想静静地和她多呆一会儿,再多呆一会儿……像网上介绍那样,园里一直放着她的歌,听到会的就跟着唱一段。有的歌少不更事就会,有的沧海桑田后才听到,此时都如水流淌心间。

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着她在人世的寿限,1953——1995。看一眼,揪心,太短、太仓促。有泪涌的时刻,不是因为她不在了——其实她的在,对于像我这样在台湾之外听着她的歌长大的人,一直都是她的歌。歌声在,她就在。泪涌,或许更多是因为曾经萦绕耳畔、打动心扉的歌声的源头忽然那么近,曾经的情窦初开、曾经的一往情深、曾经的背叛伤痛都那么近……她的歌声之美之柔之包容,就像墓碑上石刻圣母张开的双臂拥绕过来,再骄傲再坚硬的心也可以低微、融化。

邓丽君墓地位置(探访一代歌后邓丽君的墓园)(2)

逛到松烟诚品的李吉他直营店纯属偶然。和观光车司机聊天,从台湾历史、两岸现状聊到喜欢的台湾作家、演员、音乐人。司机说,李宗盛啊,没出名的时候搬煤气罐,还给我们家送过呢。那你见过他?见过啊,只是那时候不知道他会出名。

邓丽君墓地位置(探访一代歌后邓丽君的墓园)(3)

在台北,一切似乎都这样低调近人,就像安静地候在零食小吃、休闲衣帽、家居用品种种日常杂物之间的名人吉他店,没有张扬的招牌、斑斓的装饰,走进去,坐下来,抱起一把色调温暖、大小相宜、价格也适中的李吉他,才能体会它的好。一上手就舒适,一拨弦就喜欢。

走在台北街上,虽然第一次,却不陌生。忠孝东路、西门町……好些街区在台湾作家的小说散文里已经路过、逛过了。故宫里的珍宝,也似曾相识。展橱一角不起眼的青铜鎏金小佛像甚至让我确信,盛唐我也去过。一脉相承的历史、流转反复的前尘往事,在这里发现了,却也不惊不乍,只是熟悉而妥帖。

邓丽君墓地位置(探访一代歌后邓丽君的墓园)(4)

这座云雾掩映青山环抱的都市,这片透着夜市灯火、飘着凤梨酥烤鱼饼香味的红尘,隔着一道海峡,给我们送来邓丽君、苏芮、罗大佑、齐秦、三毛、林青霞……原来,我们的情怀,一度、很久,都有这里的风土人情滋养浇灌。

很久以前,北大的某个下午,欧洲文学史课上开小差,翻看席慕容的诗集。教室外面的天蓝得不近情理,金黄的银杏叶在阳光里沙沙摇摆。清简的意象,淡淡的三言两语,带着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令人一时忘记呼吸。年轻的心底,柔软和思念被层层掀起,就像窗外泥土上的落叶和草屑,被风轻巧而执拗地拂动。

邓丽君墓地位置(探访一代歌后邓丽君的墓园)(5)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故乡的面貌

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

仿佛雾里的

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

——席慕容

作者:刘怀宇,作家,歌手,美国风投基金管理合伙人。曾就读于86级英语系本科。

编辑:未名湖是个海洋。

本文系“未名湖是个海洋”授权发布,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