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镇以茶产业为基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受访者供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梧州六堡茶新消息?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梧州六堡茶新消息(梧州千年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新消息

六堡镇以茶产业为基础,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受访者供图

从梧州市中心出发,沿着蜿蜒盘旋的山路翻越288个弯道,便来到了苍梧县六堡镇。

“南方有嘉木,香茗出苍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六堡茶正是原产于六堡镇,当地大多数农户祖祖辈辈靠种茶为生。然而,传统种植六堡茶的方式规模小、产量低,难以带动农户增收。

近年来,梧州以打造百亿元产值茶产业为目标,加快推进六堡茶产业基地规模化、加工园区化、产品标准化、品牌国际化、文化普及化建设。在此背景下,六堡镇打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茶旅牌”,并于2017年获评“全国特色小镇”。

如今,六堡镇已吸引来自深圳、北京的1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今年计划投资3亿元发展六堡茶产业与六堡特色小镇。“我们一直在做的事,其实就是推动六堡镇实现乡村振兴。现在六堡茶产业链已逐步形成,对于未来我们很有信心。”六堡镇党委书记张浚铭说。

●南方日报记者 王雅铄 王芃琹

创新发展模式▶▶农户抱团发展茶叶收购价上涨15%

每天一大早,郑爱英和郑爱花姐妹便会“扎”进茶山,翻土除草。“一天做下来有200块钱收入呢!”郑爱英乐呵地说。不久后,在她们劳作的地方,一个种植面积达3000亩的生态茶叶公园将诞生。

近年来,六堡镇着力打造集生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为加快建设标准茶园,推进产业富农和茶旅融合,该县成立茶产业发展局及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土地应用开发、融资和品牌打造。

“我们将农户集中起来抱团发展,以此实现茶叶标准化种植和集中销售,在提升茶叶品质的同时掌握定价话语权。如今,农民的茶叶收购价格平均上涨了15%,达到180至200元一斤。”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经理黄位明说。

目前,六堡镇共有1.8万多人从事茶产业相关工作。黄位明介绍,六堡镇有农村合作社40多家,吸纳贫困户种茶摘茶,从事开茶梯、除草等劳作。公司主要和农村合作社合作,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新六堡茶产业发展。

近两年来,随着六堡镇茶产业链如火如荼地发展,当地农户收入有了明显提高。张浚铭算了一笔账:六堡全镇居民2016年12月在农村信用社存款总额为1.6亿元,2017年12月达到2.03亿元,一年增加了6000多万元。

像六堡镇这样的农业示范区,在梧州市已经普遍推广。2014年来,梧州市共获认定自治区级核心示范区7个,引进经营主体272个带动农户29967户,其中贫困户9210户,经营总收入25.56亿元,39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表示,要扎实推进全市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产业扶贫、农业招商引资等工作,把“产业富民”落到实处。

打造全产业链▶▶“接二连三”的六堡茶新布局

“2016年,是铆足干劲、里程碑式的一年。”那年,张浚铭来到了六堡镇,见证并参与了六堡镇的快速发展。

“目前六堡茶产业还没发展成为创税创利的支柱产业。”张浚铭分析称,这是因为六堡茶产业仍处于较初级的发展阶段,产品标准、质量尚未统一,品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提升。

“我们希望以茶叶种植为基础,带动仓储、加工、物流和商贸旅游等二、三产业发展,吸引更多有实力的企业进驻,形成全产业链。”张浚铭形象地把这一布局形容为“接二连三”。

为把六堡镇茶产业做大做强,当地已规划建设茶叶集散区、功能服务区、加工配套区、生活配套区等四大服务区。

如今,六堡茶集中加工区已基本建成,苍梧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产业园区景观中心酒店、接待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正在建设当中,连接六堡镇的苍梧梨埠至昭平马江的G355国道正在建设,计划明年建成通车。

同时,当地结合六堡茶存放时间越长,价值越高的特点,延伸发展出“茶银行”这一类似仓储集散中心的金融产品,其借鉴期货贸易模式,将新采摘的茶叶处理后进行仓储,待其升值后再卖出。“一般来说,六堡茶每存放一年,价格会增长20%。”张浚铭介绍,六堡镇计划以此为基础,衍生出更多金融产品。

梧州市农委副主任林英介绍,为更好促进六堡茶标准化和品牌化发展,梧州市还专门成立了茶叶办树立企业供货品牌,并通过大型茶业集团公司引领带动,推动产业加快发展。

目前,梧州六堡茶种植面积已达到8.8万亩,产量约1.35万吨,产值14亿元。

深挖文化资源▶▶“茶船古道”再起航开拓东盟市场

对于普洱茶“茶马古道”很多人耳熟能详,而六堡茶的“茶船古道”却长期湮没在历史中。据史料记载,过去六堡茶正是从六堡镇出发,经东安江,走贺江,入西江,直达广州,最后销往南洋和世界各地。

如今,六堡茶特色小镇已吸引飞尚集团、千山茶仓等1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并计划重走“茶船古道”,继续开辟东盟市场,深挖旅游文化资源,预计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全县茶产业发展面积达10万亩,实现综合产值达30亿元。

“现代农业只是一个模式,生态农业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林英介绍,六堡镇其实是梧州探索乡村振兴的一个样本。深度挖掘乡土文化,梧州万秀区发展“红色旅游”,蒙山县长坪村“水韵瑶寨”,藤县象棋镇道家村创建石表山旅游景区,往绿色、优质、生态、健康的全产业链方向发展。

下好“乡村振兴”这盘棋,梧州还有更长远的打算。除了依托荔枝、沙糖桔等特色农产品发展现代化农业外,梧州计划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加工业和服务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建设乡村田园综合体、村落风景区、旅游风情小镇等。以蜂产业为基础,梧州规划有4个“蜂情特色小镇”,100个蜜意小村。

在梧州市美丽乡村办综合协调组副组长廖冰看来,只有农民参与和主导的乡村振兴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离开了农民,即使将乡村建设成花园,那也只是增加了一个旅游景点。

“打造百亿元茶产业有个过程,特别是市场培育阶段。目前,苍梧县与深圳飞尚集团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投入30亿元打造六堡特色小镇。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美好的。”梧州市发改委副主任张远说。

开拓粤港澳“朋友圈”

梧州奏响“东融”序曲

“现在,我每周乘高铁往返梧州与佛山,连列车时刻表我都烂熟于心了。”自公司入驻梧州藤县以来,广西新舵陶瓷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杨根铨便开始了长达9年的“双城”生活。与他相比,广西锂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集团副总裁王娟尚属“新人”。今年3月,锂霸新能源产业基地在梧州投产,王娟的梧州深圳“双城”生活由此开启。

梧州是广西“东大门”,每天往粤港澳大湾区方向的高铁多达70对。便利的交通,使得梧州与珠三角之间的人流、信息流、资金流交互变得更为密切。梧州逐步成为吸引粤港澳产业转移的“磁场”。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正如火如荼建设中。为抢抓机遇,梧州的发展战略也由“向东”变为“东融”。

“向为融之本,心向而身作,承接而配套,同盟而共赢!”梧州市副市长徐文伟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梧州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等合作平台加强产业合作,并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粤港澳“朋友圈”,探索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新模式。

市场先行 产业转移六成来自粤港澳

距离藤县高铁站仅3公里,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正成为越来越多佛企产能转移的目的地。

早在2008年,广东提出要“腾笼换鸟”,推进产业转移,梧州便“嗅”到了这一机遇。“藤县有着丰富的陶瓷生产原材料,那时已经有很多佛山陶瓷企业从这里购买原材料。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佛山陶瓷企业引进来呢?”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李勇辉说。

从瑞远陶瓷、金舵陶瓷,到欧神诺、蒙娜丽莎,经过9年的发展,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已从一片荒山变为拥有21家陶瓷企业、工业总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园区,被当地媒体称为“南国新陶都”。

随着陶瓷产业的集聚与壮大,相关配套企业也陆续进驻园区。“科达机电目前也已经入驻,年底营业。釉料研发企业也同步进来,年底之前已对接2家。”李勇辉表示,以“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为下一步目标,藤县中和陶瓷产业园将坚持走提档升级之路,把招商重点放在引进知名陶瓷企业上,以带动整个园区发展。

梧州连三江通两广,是广西与珠三角距离最近、联系最紧密的城市。便利的交通、丰富的生产要素以及相似的文化,使得越来越多企业从粤港澳地区转移至梧州。

据不完全统计,梧州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完全由广东地区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机制创新 打造跨省合作试验田

随着广东、广西市场交流日益频繁,两省区开始探索推进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2014年10月,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启动建设,面积140平方公里,广东、广西各70平方公里,成为中国唯一的横跨东西部省际流域合作试验区。

“到2030年,试验区要达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工业产值3000亿元以上!”在试验区规划展示厅内,硕大的标语抒发着这座城市的豪情壮志。“试验区肩负改革使命,是改革创新的试验田,志在打破行政区划壁垒,探索统一规划、统一布局,探索建立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合作新机制。”徐文伟说。

历经3年努力,试验区“开疆拓土”、运行管理架构建立等任务圆满完成。试验区在两省区协调下,肇庆、梧州两市共同派员负责具体建设、管理,已经建立了两省区联席会议、肇梧市长联席会议、试验区管委会和开发建设公司四层管理运营架构,跨省合作机制创新初步取得成果。

机制创新带动下,试验区招商引资呈现出良好势头。徐文伟介绍,截至今年4月,试验区入驻重点企业达到338家,中兴、比亚迪、大华、国光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进驻试验区,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节能环保(新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集群。同时,试验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2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0亿元,两项指标年均增长30%以上。“我们‘三年打基础’的阶段性目标已基本实现。”他说。

“东融”战略 拟携手佛山探索开展“飞地经济”

“梧州与广东的合作,比自治区内其他城市更为密切。而广东各地市中,梧州与佛山的合作最为紧密。”梧州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该市驻广东的招商办事处就设在佛山。就在记者调研期间,多个佛山政企代表团正在梧州考察调研,洽谈合作。

在梧州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向东”一词颇为关键。早在“十二五”期间,梧州便提出并践行“向东”,且成效显著。2011年以来,梧州先后与广州、佛山、肇庆等城市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每年定期召开市长联席会议,共商粤桂合作项目和事项。7年来,肇梧、梧云、梧佛、广梧、梧茂共同推进183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093亿元。

今年6月5日至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赴梧州调研并提出,梧州区位条件好,历史底蕴深厚。一定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东融”,全面对接大湾区,深度融入珠三角,提升珠西经济带,建好广西东大门。

从“向东”到“东融”,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梧州深入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决心。

下一步梧州将如何加强与粤港澳地区的合作?徐文伟表示,接下来梧州将利用好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珠西经济带等合作平台,继续加强产业合作。

聚焦佛山,梧州将深化与佛山陶瓷产业、家具产业的合作,并共同开发农副产品销售市场,推动梧州特色农副产品打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此外,制造业是推动梧州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双方将探索开展“飞地经济”模式,达成制造业方面的深层次合作,实现产业利益共享。

816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

目前,梧州861个行政村均制定了村级经济发展计划(2017—2018年),其中655个行政村发展或引进了1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731个行政村建有电子商务服务点,建成816个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394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

330家企业入驻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3年来,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达20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10亿元。目前,入驻试验区的企业达到330家(其中广西方270家),年工业总产值200多亿元(其中广西方155亿元),中兴通讯、国光电子、大华企业等一批知名企业已落户试验区

183项重点合作项目

2011年,梧州先后与肇庆、云浮、佛山、广州、茂名等城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基础设施、产业、旅游、环保等方面开展合作。7年来,肇梧、梧云、梧佛、广梧、梧茂共同推进183项重点合作的项目和事项,总投资2093亿元

60%产业转移项目来自粤港澳地区

梧州市承接产业转移的项目60%来自粤港澳地区,其中不锈钢、陶瓷产业完全由广东地区转移过来,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

不锈钢产业力争实现年产值超1000亿元

“十三五”时期,梧州将重点发展不锈钢下游产业,力争实现年产300万吨不锈钢上中游(冷轧带钢、高速线材和不锈钢管)及150万吨不锈钢下游(制品)的产业规模,把梧州不锈钢产业打造成年产值超1000亿元、利税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