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幅国宝级宋画欣赏(宋画以现实反照内心)(1)

■云山朝暾 姚涯屏

100幅国宝级宋画欣赏(宋画以现实反照内心)(2)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姚涯屏:

青绿山水曾在北宋达到了高峰,后来随着文人画的出现,这一类画法逐渐式微。当代画青绿山水的画家并不多,但广东却有一位,始终探索着青绿山水的传承,他是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姚涯屏。作为画家,他谈论宋元绘画跟美术史家不一样,他更多地从画家角度去体会,他认为,宋画以现实反照内心,元画以笔墨张扬自我。

直接学宋画的不多

收藏周刊:您是广东少有画青绿山水的画家,我们聊聊宋元绘画?

姚涯屏:毫无疑问,宋、元绘画都是中国画的高峰。

收藏周刊:“高峰”体现在哪里?

姚涯屏:简单讲,是从隋唐经五代,发展到宋,不只是代表着古典写实绘画的难以企及的高度,同时还确立了中国绘画从内容到意境的审美范畴。而元以后,更强调画家个人的存在,并因此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

收藏周刊:宋元绘画的特点如何区别?

姚涯屏:我们习惯“宋元”连着讲,其实如果拿北宋三家、南宋四家与元四家来比较,宋与五代更接近,与元的区别反而较大。宋代绘画大体上是笔墨服务于对象,元代及明清主流是偏重对象服务于笔墨。宋代绘画在表达对象的同时,也有笔墨的独特审美,而且到达了得鱼忘筌的高度,这是其不可忽略的重要特点。但如果从物象的表面呈现来看,宋代在表达对象时,虽然也有自己的主观,相对于后世,主要还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营造作者心中的真实;元代及以后更多的是偏向借助对象以强调“我”的存在。元代是绘画发展史的一个大的转折点。

收藏周刊:宋元的审美也有区别?

姚涯屏:宋代的《溪山行旅图》和元代的《葛稚川移居图》同时挂上墙,你就会发现,看前一张时,你会退几步来看,看后一张时,你会走近几步来看。

关黎继承了宋画的雄壮

收藏周刊:宋代绘画有哪些地方仍然值得传承的?

姚涯屏:既然是高峰,那当然是哪个角度看过去都是仰视的了。从继承这一块来说,大家都在说宋代绘画好,但践行的并不多,更多的是在承接元明清的传统。当然,要特别指出的是,我这里说的人群,是指相对保守、以继承为基础而进行创作的人群,不包括那些“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人群。拿我自己来说,作为“伪古典主义”者,我心里怀想着五代宋,到了笔下元明清,画到纸上四不像,想做到却做不到,只能安慰自己说这也是时代特征之一。

收藏周刊:为什么说继承的是明清?

姚涯屏:在印刷品通行之前,除了审美的时代性,还因为当时学习者更容易接触到明清的作品,尤其是有了《芥子园画谱》,大家都从这里入手,学出来就自带程式化。比如张大千,他仿石涛还有些算得心应手,但如《溪岸图》,高居翰说也是张大千仿的,我就没有办法接受,因为五代山水画那种古代绘画语言是晦涩的,不是张大千能仿到可以欺世的水平的。现在却是因为许多人早期成长在一个西方绘画的氛围中,相对于五代、宋,他们其实更熟悉“三大面五大调”,拿起笔来,表面上是在画一张继承传统的国画,其实已经在“开疆拓土”了。剩下为数不多想继承一点的人,大都在笔墨里打滚,毕竟这个更接近熟悉,而且容易占在“鄙视链”的顶端。

但不管怎么说,不像人物画的大范围异化,现在的山水画也还有更多能在古代绘画里找到根源的。毕竟山水画是绘画世界里一个更独特的存在,光用素描、水彩这个套路一下子还不能完全解决它。在岭南的前辈中,关山月、黎雄才的绘画里,都继承了宋代山水画的雄壮。我认为今天的画家应该继续继承并发扬。

姚涯屏

人物介绍

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