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南京市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正式实施。一时间,"分了么"取代了"吃了么"成了南京人最新的问候语。在大家还在逐步适应垃圾分类节奏时,双塘街道各个小区里面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和社工们正忙得不歇火。

分类志愿者动力足,鼓励式指导很暖心

街道办垃圾分类治理(鼓励式引导打油诗宣传)(1)

清晨7点,位于秦淮区双塘街道五福街社区街巷墙角处的8号垃圾投放点还没照到阳光,秋风一吹,冷不丁地让人打了个哆嗦。64岁的垃圾分类指导员郑海南已经上岗,正用一根夹子,翻开装得半满的厨余垃圾桶,挑出扔错的小纸片和塑料牙线,再将他们丢到旁边的其他垃圾桶。

“听说社区招募垃圾分类志愿者,我也没多问,就过来帮忙了。”正说着话,就看见一位居民提着一大袋垃圾向垃圾桶走来。“稍等一下哦,我来看看这是什么垃圾。”郑海南一边笑着向居民示意,一边熟练地翻捡了,片刻之后就将他们正确地放进了对应的垃圾桶。“分得很好呀,谢谢你啦。”

郑海南表示,最开始,前来扔垃圾的居民很多都不会分类。很多人不耐烦地把垃圾袋单独扔到其他垃圾里面,他也不急,一个个地自己解开分类。次数多了,大多数人就不好意思再当着郑海南的面,直接把垃圾混着扔进去了。郑海南笑呵呵地说,其实自打做了垃圾分类志愿者,他就做好了长期做下去的准备。“垃圾分类要想真正地落实到每一个人,必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这样的垃圾分类志愿者还在不断学习,更何况普通居民呢。”

社区工作者也很忙,志愿者不够时就自己上

南京还有不少老小区没有物业,都是社区在托底进行垃圾分类指导。

五福街社区党委书记兼社区主任阎珍表示,社区内的老小区较多,目前设置了10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如果白天晚上两个时段各请一位垃圾分类指导员,五福街社区一共需要20位指导员。"我们社区的指导员大多是自己报名,但是截至目前,也只有13个。再加上天气越来越冷,不少指导员年纪也偏大,社区也想给他们减轻负担。"

街道办垃圾分类治理(鼓励式引导打油诗宣传)(2)

虽然在指导员耐心的指导之下,主动分垃圾的居民越来越多,但还是有不少居民还未养成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习惯。上午9点,在五福街社区的另一个投放点,志愿者用细铁丝将厨余垃圾桶盖扣好后,就急忙去菜市场买菜了。没过5分钟,沿街商铺的一个店员拿着满满一袋菜叶子,准备过来扔垃圾。站在投放点旁处理事情的阎珍一瞧,赶忙把厨余垃圾上的细铁丝解开,招呼店员到这里来扔。"这个餐巾纸和塑料袋是其他垃圾,不能扔在这里。"因为没有提前准备手套,阎珍就徒手把扔错的垃圾捡出来。

" 没事儿,一会儿回去洗手就行。" 阎珍不在意地甩了甩手。五福街社区里无物业的老小区都是社区来兜底。志愿者人手不够的时候,就社区的人自己上。" 作为社区的服务者,这些是我们该做的。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以身作则,让更多的居民接受垃圾分类。"

小区居民们不落后,退休老人写打油诗宣传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贵在行,卫生习惯常养成

环保意识要提高,人人有责必记牢

保护环境最重要,举手之劳须做到

讲究文明靠大家,小区清洁谁不夸

这首小诗是胡利群创作的,他经常没事的时候自己念念,他笑着说:"是不是听起来很顺口?"家住秦淮区双塘街道三山花园的胡利群今年80多岁了,退休之前,他一直在从事宣传工作。今年垃圾分类推行以来,在小区的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积极推广下,胡利群意识到垃圾分类是一件有意义,但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垃圾分类,他已经写了两首打油诗和一篇小短文。"每次写完,我都会把这些文字发在微博、朋友圈和十多个业主群和小区群里。"大家纷纷表示:"图文并茂,为咱们的宣传大使点赞!”

街道办垃圾分类治理(鼓励式引导打油诗宣传)(3)

在胡利群家中,6平方米左右的厨房里摆着3个垃圾桶,分别放着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其中,放在水池边的厨余垃圾桶特别小。胡利群解释道,这是从他住在上海的侄子那里学来的。"你别看它小,可以放在水池边,这样不弯腰就可以扔垃圾。"同时,可回收垃圾桶里的空塑料瓶很干净。胡利群说,很多饮料瓶内的残留物会发酵,所以在投放之前要冲洗一下。"其实,之前我家里只有一个垃圾桶,但我们一直知道垃圾分类是件好事。虽然这比之前麻烦许多,但是为了环境,这点麻烦也不算什么。"

一个萝卜一个坑

别让垃圾跳错坑

在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以及居民朋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分类高手,在此呼吁更多人加入我们,一起为建设美丽家园共同努力!

来源:现代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