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TPCAST宣布预售时,饭团君才恍然大悟:原来VR无线化这么快就来到了。其实这并不太令人惊讶,毕竟关键的60Ghz高频无线频段在近年已经慢慢成熟,早已为VR的无线化播下了种子。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

而现在收获果实的时候到了,经过一番折腾,我们终于拿到了由北京传送科技开发的TPCAST Vive无线套件零售版,售价1,999元(比预售版贵了500大洋),立马来看看这2千块的套件到底值不值,这也是国内媒体对TPCAST Vive无线套件零售版的首次评测。

体验视频

TPCAST套件内含5个核心部件,分别是无线接收端、电源盒、发射端、移动电源和无线路由器。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

TPCAST Vive无线套件全家福

接收端提供了1个USB接口和1个HDMI接口,用户需要把HTC Vive的原装长线拆除,换上套件里的连接线和HDMI短连接线,并连接好无线接收端即可。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3)

无线套件接收端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4)

安装好接收端的Vive

电源盒连接附送的连接线一端,再安装上套件附赠的ANKER代工的20,000毫安时移动电源,即可为接收端供电。传送科技计划发售两种不同电源规格的无线套件,而我们拿到的是商用版,电源容量会大点,能够提供5到6小时的续航。还有搭载6,000毫安时移动电源的家用版,续航约2小时。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5)

附带的电源盒及移动电源

套件还附送了一个电源网袋,安装移动电源时先套上网袋,网袋侧面预留了穿在腰带上的孔位,方便用户固定电源盒。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6)

电源盒和电源的组合状态,电源袋上的扣孔需要腰带才能固定在用户身上

发射端提供了1个电源接口和1个HDMI接口,边上还有配对键。发射端通过拆卸下来的Vive连接线和电脑端相连接,向接收端传送视频信号。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7)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8)

无线套件发射端

3大核心部件都留了大面积的散热孔,可见套件的发热量不小,这部分会在下文详述。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9)

电源盒的散热孔最“丰富”

套件内的无线路由器是专门调试过的,用户必须用附带的无线路由器匹配接收端,才能使整个无线套件正常工作。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0)

最后还有一根短网线。

TPCAST Vive无线套件内容可谓相当丰富,基本可以即装即用。更详细的配件介绍可以看看上周的开箱文:《这才是VR完全体 TPCAST Vive无线套件开箱试玩》

传送科技在官网上发布了一段配音极之字正腔圆的安装视频,饭团君就不再详述,对视频里的女配音有兴趣的可以看看,这部分重点讲讲安装中的槽点和注意事项。

第一,套件内的无线路由器是必须用上的,且需要联网使用,无法用普通的家用路由器替代。而官方也提醒用户不要尝试登录和更改路由器设置,这对部分用户来说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困扰。

而说明书中提到不能把附带的路由器和原本的家用路由器连接使用,但经过测试后即便连接原本的路由器也可以使用,不过路由器和接收端的配对失败几率似乎更高了,无形中增加了配对时间。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1)

安装指南中的提示

第二,发射端和接收端距离不能太远,且不能有遮挡物。官方建议使用支架安装在Vive的Lighthouse传感器旁,或是安装在游玩空间的正上方天花板,实在不行就放置在就近的桌子或椅子上,并保证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没有遮挡即可。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2)

两种官方推荐的发射器安装方法

但发射器是需要用Vive的原装线连接PC的,也就是说那条噩梦般的长线只是换一种形式来恶心你罢了,不过当然比缠在身上要好。

当一切准备就绪后,只需往电脑里安装好TPCAST Vive套件的驱动并运行即可。驱动会帮用户检测各部件的连接情况和提供错误的解决方案。如无意外,整个配对流程在5分钟以内(从启动驱动到开启SteamVR并准备就绪),尚可接受。不过就如上文所说,新旧路由器间的串联可能会增加配对错误的几率,那配对时间会延长至7到10分钟。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3)

官方的连接助手可以直观地告诉用户各部件的连接情况

TPCAST Vive无线套件接收端重88g,鉴于HTC Vive头盔的重量就达881g,所以88g的重量也不会为用户带来多少的负担。事实上Vive本身的佩戴体验就不算太差,换上无线套件后其实比有线时更加舒适。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4)

不过,头虽然得到了解放,但腰就得受罪了。无线套件的电源盒(含移动电源)重量达426g,iPhone 7重量为138克,佩戴套件的电源盒就相当于在身上绑了3台iPhone 7。说是太重那倒不至于,不过电源盒这体积重量,想在VR世界做个轻盈的胖子可不容易。

除此之外,套件附送的电源袋体验也不怎么样。有穿腰带的用户好解决,直接把皮带从网袋预留的孔位穿过固定即可。但没有腰带的话携带电源盒就很成问题,建议传送科技在家庭版中多附赠一条带扣子和松紧调节的腰带。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5)

没裤腰带?只能揣口袋了

上文也提到TPCAST套件的3大件上开了很多散热孔,而实测也说明其热量确实惊人。在连续使用2小时后,发射端、接收端和电源盒的温度如下图所示: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6)

无线套件接收端温度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7)

电源盒温度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8)

发射端温度

发射端和用户本身没有接触,热点就热点吧。接收端的热量集中在顶部,也不会把热量带到用户的脑袋中,使用过程中没有感到丝毫发热迹象。至于电源盒发热还是相当明显,这温度确实令人担忧。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19)

虽然说了不少套件的缺点,不过无线化后,Vive的佩戴体验确实有了质的变化,但套件的发热情况还是有点令人担忧的。其次,如果能解决电源盒的穿戴问题,那么套件给予用户的体验也会好很多。

TPCAST Vive无线套件的体验和有线状态下并没有不同,只要发射端按安装指南上的要求放置好,用户完全可以获得和有线状态一样的低延迟、高清晰度的VR画面。

我们测试了画面变化非常大的《Fancy Skiing VR》、用户需要精确定位才能玩爽的《VR Sports》,以及拥有前两者的特征同时画面还特别出众的《Sairento VR》这三款游戏,测试套件的具体性能。

测试结果是,三款游戏的游戏体验都非常流畅,画面并没有可察觉的延迟。

在《Fancy Skiing VR》中,环境的快速变化最考验VR设备的画面响应时间,但实际使用无线套件的Vive延迟还是保持在和有线时一样的水准。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0)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1)

《Fancy Skiing VR》

在《VR Sport》尝试了快速地左右横跳,原地起跳,以及到Lighthouse传感器边缘,结果是Vive的定位并没有偏差,体验和有线版一致。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2)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3)

玩《VR Sport》或许真能减肥,好累

最后,在体验《Sairento VR》时无线套件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这款游戏由于有各种高跳、冲刺的动作,因此对画面的延迟非常敏感,但实际测试下来游戏画面流畅,而且没有线缆的束缚在游玩时更能享受游戏的乐趣。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4)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5)

《Sairento VR》

事实上国内外媒体对TPCAST无线套件的体验都是赞不绝口的,外媒UploadVR还请了个动作演员来测试无线套件的性能,效果还挺不错。虽然TPCAST Vive无线套件还是有不少瑕疵,但至少在核心功能上并没有短板。

目前利用60GHz频段的无线标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TPCAST无线套件所采用的WirelessHD标准,而另一种则是即将发光发热的WiGig标准。

WirelessHD 1.1版本理论数据传输速率可达10到28 Gbps,可以传输4K高清音视频数据,理论传输距离为10米,抗遮挡能力差,但能通过波速成型技术经墙壁和天花板反射信号,绕开障碍物。

WiGig,也就是802.11ad,理论数据传输速率可达6756.75Mbps,比起WirelessHD的速率要低,而且同样有传输距离短和穿墙能力差的缺点。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6)

WiGig

那么,为什么说WiGig才是VR无线化的未来?首先,WiGig的数据传输不仅限于音视频数据,泛用性更高。其次,就如路由器能同时支持5GHz和2.4GHz一样,未来支持802.11ad的无线路由器能兼容旧标准,也就是说只需要一台支持802.11ad的路由器即可发送音视频画面,而不像WirelessHD那般需要额外的发射端。

不过WiGig在传输速率上仍不及WirelessHD,而且传输距离也短,路由器和VR头盔的距离不能太远,虽说能少个额外的发射端,但专属的无线路由器可能还是不能省。因此在VR无线化这点上,还不能说WiGig就一定能胜出。

此前,HTC和Intel已经达成合作协议,着手研发使用WiGig标准的VR无线模块,具体还需要等待最终产品问世,我们才能决定谁才是最佳的VR无线化标准。

htcvive第一代怎么使用(HTCVive无线套件评测半只脚踏进了VR的完美境界)(27)

HTC和Intel合作推出的景深感应配件原型机,下一将是无线套件

VR无线化的实现,除了让运算硬件和显示硬件之间实现无线化外,还有把运算硬件和显示硬件集成到一起的VR一体机,代表则是高通骁龙835 VR平台和刚公布不久的谷歌Daydream Standalone VR,但目前VR一体机硬件运算能力和PC VR差距还是非常大,体验自然与后者相去甚远。

虽然业界普遍认为VR一体机才是VR设备的最终形态,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谈何容易?TPCAST Vive无线套件虽不是最完美的VR无线化解决方案,但却是第一款可靠的消费级无线套件,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如果要票选一款Vive最值得购买的外设,我相信TPCAST是毫无疑问的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