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用“我是”这个词语来描述我们是谁,但大部分时候标签会限制自我,也十分不准确:没有人会一直害羞、尴尬、抑郁、焦虑或感到不安全,只在某些情况下和语境上如此。简单的标签并不能轻而易举地定义我们。

在对成功戒烟、减肥或其他重大的健康问题的改变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发现,永久改变这种行为的初始动力源于生活危机。人们能够彻底改变自己确实是相当惊人和神秘的现象。意图和动机无疑发挥了重要作用,通常危机或对现状强烈的不满能增强这种作用。

生活中我们能做的事情受到很多的限制,但最主要是受到自我定义的限制。你能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你的能力和现实。

神话不仅是艺术或娱乐,也是解开生命之谜的一个通道。无论主角是宙斯、俄狄浦斯、桃乐茜、海底总动员还是狮子王,为了应对巨大的障碍,英雄们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步骤,解决生命的谜底:临危受命、拒绝受命、支持援助、跨越门槛、面对考验、返回世界,主人公必须带着新的技能和知识回归。

故事成为现实的模拟,隐喻了人生旅程中必然遇到的改变和挑战。我们看过的故事会跟过往的经验产生共鸣,揭示了我们感觉重要的部分。

无论以何种形式,小说均为我们提供了现实选择,让我们可以(或不可以)追寻自我。通过故事我们吸取其中深刻的教训。故事在我们的世界里放置了很多人物,他们启发和感动我们,也令我们感到挫折和难过。我们感受他们的痛苦,分享他们的快乐。如果足够幸运,故事会把我们传送到另一个维度,让我们蜕变成那个我们一直想成为的人,然后在充分吸收经验教训后返程。

戒瘾专家对战胜抵抗力有一个衡量绝望程度的名词——触底(hitting rock bottom)。在研究改变的专家的说法中,也涉及到个人“功能性障碍”的相对水平,该水平带来的痛苦和绝望程度影响个体对某一问题的认知。当然,“在触底这个过程中,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是真的到了谷底还是只是在下跌途中撞到了障碍物。”事实上,这通常是一个缓慢的、逐渐的恶化过程。

最终,当他们已一无所有且再没什么东西可失去的时候,康复的机会便出现了。这个感觉就像是你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所以,你才愿意尝试以前看上去太麻烦或太费事的事情。当个体处于是否要进行改变的矛盾心理状态中时,“决策性平衡”便发生了,此时个体会对维持现状所付出的代价和发生改变所得到的收益进行权衡。

“第一步是没有退路,这是一种惩罚。它是对傲慢、狭隘、愚昧、偏见和苛待他人的惩罚。”改变的真相之一是:直到别无选择的时候才想要寻求或接受改变。

“触及谷底”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会出现两种可能结果:要么陷入深渊万劫不复,一命呜呼,要么就尝试一直在逃避的事情。在自愿或非自愿的情况下的经历最终为来访者带来了康复的曙光。

走向新思维读书笔记(改变读书笔记二)(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