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查疫情风险时,它是相关数据快速落控的信息“收集员”;小区临时防控时,它是及时响应居民的需求的贴心“小棉袄”……在荣华街道天华园三里社区有这样一位得力“小管家”,它存在于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手机、平板、电脑端,协助社区工作者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社区基层治理融为一体,推动基层服务与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风险“守门员”

一晚落控2000人流调数据

微信“小管家”工作思路,随着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而来。天华园三里社区下辖一栋洋房、长新花园、一品亦庄、鹿鸣苑4个居民小区,居民总户数1801户。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复,使得社区工作人员需要一次又一次开展居民信息报备工作,但通过电话一个个联系的方法费时费力,且工作人员对接人不同,也易造成重复性工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居委会想到了设立社区专用微信工作号,实现社区防疫工作面向居民的“一窗通办”。

今年6月,北京华联亦庄购物中心、大族广场出现确认病例到访的消息,让该社区居委会全体工作人员的状态再次拉回“满弓”。为快速阻断病毒传播风险,居委会17名工作人员全员值守,通过社区微信群等渠道发布相关信息寻人,依托社区微信工作号“小管家”,当晚就收到2000多位居民是否在风险时段到访过风险点位的主动报备,大大提高了摸排效率,并据此迅速开展流调信息核实、上门核酸、安装门磁等工作,为疫情防控赢取了宝贵时间。

上班8小时防疫攻略快点查收吧 小管家大能量防疫有需求(1)

△依托微信“小管家”排查到访风险点位人员

微信“小管家”还是负面情绪的“灭火器”。“当群内有个别居民发表过激言论或不实信息时,我们会第一时间通过社区专用微信工作号与其单独对接,了解背后的原因,解决问题,从而安抚情绪。”该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春艳介绍,微信“小管家”一对一的对话模式,给双方沟通提供了更多空间,在维护整体稳定氛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贴心“小棉袄”

与居民携手共克时艰

不只是社区疫情防控上的得力“守门员”,这个微信“小管家”还是居民们的贴心"小棉袄"。

今年上半年,鹿鸣苑小区因疫情原因临时封控,使居民们的外出暂时受到影响。期间,该小区一位居民的女儿需要到医院进行拆线,却没想到接到了小区紧急临时封控的消息。焦急之时,她通过天华园三里微信“小管家”向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求助。了解情况后,社区居委会立即上报街道连夜帮忙协调。在居委会的帮助下,次日早晨8点多,母女俩被安全送往医院,如期帮小朋友完成了拆线,这位居民悬在心口的石头终于安稳落地。

社区独居老人李女士也对微信“小管家”这个“小棉袄”赞赏有加。小区临时封控期间,她接到区疾控中心电话,被告知需要转移至集中医学观察点。但因走得匆忙,直到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安顿好后,李女士才发现竟忘了带最重要的常用药。“都是治基础病的药,缺了可不行!”心急如焚时,社区党支部书记刘春艳通过微信“小管家”了解到此事,立即与老人对接取钥匙上门取药,并第一时间将药送到老人手中,为其解了燃眉之急。为此,老人还请好友帮忙专门制作了美篇记录此事,为社区工作者点赞。

上班8小时防疫攻略快点查收吧 小管家大能量防疫有需求(2)

△居民赠送的鲜花

像这样的暖心事不胜枚举,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下,天华园三里微信“小管家”在居委会和居民之间搭起一座温情之桥,一起携手共克时艰。

招募“小能手”

为社区志愿力量添助力

“感谢居委会疫情期间急居民所急,耐心细致解决问题!”“感谢你们为我们做了那么多细致周到的工作,你们辛苦了!”疫情期间,天华园三里社区居委会收到不少居民的感谢。危难显担当,风雨见真情,经历了许多不同寻常的时刻,社区居委会团队和居民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因疫情期间减少见面,微信“小管家”在此时又兼职当起“快递员”,随时帮居民们传递感激之情。不仅如此,更让大家欣喜的是,微信“小管家”还为社区志愿者团队注入了“新血液”。

社区一位年轻姑娘因疫情封控而情绪激动,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微信群察觉后立即添加其微信,了解其诉求、困难,帮其咨询、核实政策,安抚情绪。“日久见人心,持续了半个月的线上守护,令女孩深受感动。后来,通过外卖平台给我们送来了鲜花,并表达了加入社区志愿者团队的意愿。”居委会工作人员王晓青说道,像这样的情况不只一两次,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成为好朋友,自愿为社区贡献一份力量,微信“小管家”搭建的沟通平台功不可没。

对于居民们的支持和认可,也让天华园三里社区居委会团队有了更多干劲。“接下来,我们计划对微信‘小管家’进行升级,将其融入社区网格化管理,使这种工作模式精细到包片,延伸到每一栋居民楼内,进一步用指尖激活社区基层治理及服务,为居民提供更有针对性的社区服务,助力和谐美好社区建设。”王晓青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