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扎心,第一次看《嘉年华》和沸沸扬扬的鲍毓明事件是在同一天。

故事背景、经过都十分相似,更让人扎心的居然都是熟人作案。

一位是“养父”,另一位是“干爹”,简直毫无人性可言。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1)

这都还算不上什么,更让人痛心的是事件发生后,周围人的反应。

在《嘉年华》里,小文和新新本是天真无邪的少女,可能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还没来得及经历痛苦便被自己的亲人和社会泼上了一盆冷水。

外界舆论纷纷,专家鉴定组公然造假,当事人隐瞒真相,都给这些孩子造成了二次伤害。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2)

受到侵害可能不会毁掉一个人,但是二次伤害可能会。

林奕含曾在以自己为原型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写道:

邪恶是如此平庸,而平庸是如此容易。

4月27日,是林奕含去世三周年的日子。

她曾在专访里说到:“书出版后我被冠上成功之类的字眼,可我依旧觉得自己是个废物,因为书里的李国华仍在执业,他并没有死,也不会死。”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3)

放到当下来看,则更显讽刺。

何况是一个李国华没有“死”,还出现了更多“李国华”。

而这喧嚣繁华的《嘉年华》无疑又给我们上了一堂性教育课:珍爱孩子,远离熟人,绝不是说说而已。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4)

01、学会珍爱孩子

事情发生后,我们虽然无法避免侵害给孩子带来的一次伤害,可是我们却完全可以避免给孩子带来二次伤害。

在影片中,母亲知道小文被侵害的事实后,居然将愤怒都发泄在了小文身上。

她疯狂地大骂小文,说她不三不四,将小文最心爱的裙子都扔在地上,还强拽着她到卫生间削去长发。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5)

而新新的父母则见好就收,隐忍吞声,压根不愿意告诉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

这两对家长都过于极端,一个反应过度,一个反应不足,但他们都把对象给弄错了。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6)

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居然选择去打骂受害者,放过侵害者。

从什么时候开始,一部苹果手机和升学福利就可以息事宁人,任由侵害者逍遥法外。

又从什么时候开始,家长们不去反思自己教育上的问题,只会责怪这社会上恶魔太多。

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人间。

你嫌性教育太早,恶魔却从不会嫌你家孩子太小。

国内的性教育普遍滞后,更让人可怕的是中国家长对性教育的态度。

2017年小学性教育课本被下架事件还让人记忆犹新。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7)

记得其中一位家长曾经说到:“现在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学习了吗,确定这学校发的不是一本假书”。这一言论还得到了众多家长的强烈支持,批判课本的“淫秽下流”。

这类事件的直接后果是,小文和新新在受到侵害后,连“处女膜”都不知道是什么,跟个没事人一样正常上学。

要知道,性教育从来不是洪水猛兽,家长传统封建的观念才是。

学会珍爱孩子,在当下需要从性教育开始,也需要从家长的态度开始。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8)

02、学会远离熟人

《嘉年华》导演文晏曾经说过:“希望这部电影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个讨论问题的起点,而不仅仅是一次情感宣泄。”

而据媒体报道,在影片上映的2017年里,就有378起儿童性侵案发生,高达606名儿童受害。

这其中,熟人作案的比例高达六成,往年更是高达九成,让人跌破眼镜。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9)

从养父到干爹,从熟人到朋友,都是凶手的最佳身份。

他们善于利用熟人身份,更容易接近受害者,再加上自身力量和身份权势的优势,使得熟人作案的比例居高不下。

一时间,似乎我们谁都不能相信了。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10)

《嘉年华》里的刘会长更是利用“干爹”身份,带着两个女生出去公然开房,像极了早年海南万宁发生的校长性侵案件。

之后,刘会长更是一手遮天,暗中和警局的王队长联手。

他们先是消极办案,想要息事宁人,东窗事发后居然又公然合同医生造假,向媒体公布虚假消息。

两位小女孩被一次次地拉去检查身体,一次次地被警方要求回忆事情经过,一次次地被外界议论纷纷,无疑给她们造成了巨大压力。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11)

要知道,这对小女孩也才12岁,青春懵懂的她们绝不应该经历这些。

在电影里,不止是熟人,就连代表正义的王队长和医生都下线了。

虽然在现实中可能还不会发生,但也提醒了我们一点。

保护孩子,要远离熟人,也要远离一些表面上的好人。

03、

影片的最后,小米砸断命运的锁链,骑着电动车,驶向了远方。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12)

这一幕和《玩偶世家》中非常相似,失去灵魂的娜拉也曾在觉悟后离家而去。

鲁迅先生则在《娜拉走后会怎样》对她的命运做出判断:不是回来,就是堕落。

这无疑是对影片结局抱有一丝希望的我们,又一次暴击。

仔细想想,其实不无道理。

没有身份证,社会大环境没有发生改变,小米走后又会怎样呢,社会能接受她这个自卑的“黑户”吗。

亲子教育未成年人(嘉年华揭示的性教育课)(13)

要想小米走后,既不回来,又不堕落,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改变。

从海南万宁校长事件,到湖南攸县教师案件,到宁夏灵武幼儿园事件,再到屡屡刷屏的三种颜色等等,无一不让人痛心。

无数个房思琪已经疯了,无数个李国华却还好好地活着。

事情发展到现在,真的应该停下来去反思,去看一看《嘉年华》,更去改变。

从当下开始,从学会珍爱孩子开始,也要从学会远离熟人开始,去保护自家孩子,给他们一场真正的嘉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