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故事1001夜》

第七十八夜 而

汉字的秘密故事(汉字故事1001夜)(1)

​在甲骨文中这个“而”字的形象是“长着长胡须的下巴”(如下)。金文和篆文的“而”字则像个垂手站立的人形,胡须则不很明显了(如下)。《说文·而部》中说:“而,颊毛也。象毛之形。”也就是说,“而”的本义是下巴上的胡须,“而”的其他意思,如今天我们作为连词或副词所使用的“而”的意思都是它的引申义。

说“而”的本义是胡须我们可以找一个字——“耐”字作为例证。“耐”本是古代剃掉犯人胡须的一种刑罚。此种刑罚,秦汉时期使用较多。从“耐”的字形看,“耐”字的结构是左边一个“而”字,右边一个“寸”。前面我们说过,“而”表示有胡须的人,“寸”则表示手。所以“耐”的意思是用手剃掉胡须。在古代,这是一种比较轻的羞辱人的刑罚。类似的情况,我们在西方的文学作品中也见到过:如在反映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早期移民宗教生活的小说《红字》中,女主人公就是因为违反了清教的“不准通奸”的禁忌,而在衣服上被印上了一个大大的表示“通奸者”的红色的“A(adulteress:淫妇)”字。

“耐”的另一种写法是“耏”;“耏”字由表示胡须的“而”和一个“彡(音shān)”字组成,表示胡须很多。“耐”与“耏”同义,现在一般用“耐”。《汉书·高帝纪》应劭注云:“轻罪不至于髡(音kūn),完其耏鬓,故曰耏。”在这句话中,“耏”通“耐”——“完其耏鬓”,即剃掉犯人的鬓、须而不剃头发。由于这种刑罚最轻,故有了“耐得住”,“忍耐”的意思。

“罪不至于髠”,意思是“罪行较轻,还不到施髠刑的程度”。“髡”是比“耐”略重的一种轻刑,其具体做法就是将人的头发剪去一圈,留下头顶部分以示羞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