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6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计票房已达到26亿,连续11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1)

上周,研习君分享过一篇<从《大圣》到《哪吒》,我们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文章从人物、情节等方面,宏观地分析了整个故事的讲述方式。

今天,作者随风将从《哪吒》中的人物角度切入,深入分析我们在故事中应当如何塑造出能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从《哪吒》看人物塑造如何丰满

文/随风

《哪吒》成为了今年暑期档的大热门,一下子刷新了国漫的票房记录,比起之前的一些国漫,《哪吒》中的人设更加丰满,故事的完整性更高,才有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2)

看众多大火的电视剧电影,其实都绕不开人设两个字。大纲开写,人设先行。

那么一个人物形象又是怎么塑造的呢?或许义务教育的课本早就跟我们说:“要从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语言进行描写。”

可是这个方法太浮于表面,都知道要从这几个方面下手,但如果从一开始下笔的人设就没有铺好,后面的方法就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这一篇,我们从根源上来谈人设。

首先来看反派的塑造:如何设定一个有魅力的反派?

《哪吒》中的反派龙王、申公豹酝酿阴谋,没有人人喊打,反而博得很多人的同情,为什么?

要点就是立场的实质化,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形容就是,得给他们设立一个动机,让他们有一个苦衷,而不是单纯地为了恶而恶。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3)

(龙王和申公豹)

不由分说就是看主角不顺眼,手段频出却只能为主角装逼打脸做铺垫,这只适合快节奏的小白文。在稍微高要求一点的小说和影视剧中,这种反派会给人一种自己的智商被摁在地上疯狂摩擦的感觉,经不起推敲。

有时候反派强大有魅力,才能反衬出主角的强大,打败弱者本身不会产生太大的成就感。

就算反派走轻喜剧的路线,以各种出糗的方式吸引人的注意,也不能忘记根本。在幽默中穿插一点严肃的东西,也是喜剧的极佳表现形式。

反派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东西,有自己坚持的立场,只是出于某些原因正好与主角冲突,或者说与大众固有的三观冲突。像很多末日电影比如《但丁密码》之类,反派的初衷都不是毁灭世界,而是想要改变。还有超英电影,比如灭霸这个角色,讨厌吗?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4)

(灭霸)

要是大家都对他深恶痛绝,周边就不会卖的那么火了。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大家了解他的背景,知道他为了坚持自己的目的做出了哪些牺牲,他身上的一些特质让人很难讨厌。不赞成他的立场,却能理解他改变的原因。

其次,正派人士又是如何丰满的?

这有两点诀窍。

第一,正派人物也是有缺点的。读者和观众们并不想看到一个完美的主角,这容易有距离感,这一点在小人物题材的故事创作中尤为重要。

从贪财好色的韦小宝,再到电影《无名之辈》中的劫匪好哥们儿,他们身上都有明显的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欲望与缺陷,但是这种缺点无法掩盖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会影响观众对这些角色产生共鸣与代入感,反而增加了真实感。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5)

(韦小宝)

就算是超级英雄,也都是需要用小缺点来调剂的。拿钢铁侠来举例好了,他花心,自负,有时候还会因为这些毛病给他带来一些麻烦,所以这个人设的作用就出现了,顺便推进一下剧情的发展。

切记一点,不要害怕角色是有缺点的,有时候缺点也是萌点。

第二,物极必反的道理在人设中也是适用的。对光明、正义有着执念的人,容易“走火入魔”,对一件事的过分渴求与执念,很可能让这个人的行为理念往偏激的方向发展。

这时候,重要的配角可能黑化成反派。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6)

(《胜者即正义》剧照)

比如经典日剧《胜者即正义》中的男配晴树,他希望能够用太阳般的温暖感召大家,让世间变得自然守序。当现实世界的发展与他的理念相违背时,他不惜做一些不择手段的事情。虽然抱着的目的像是好意,可是粉饰残酷手段的背后是本意的扭曲。

也有可能塑造出一个亦正亦邪的主角角色。

比如高分日剧《小巨人》中的男主角被规则束缚,想追求正义反而被贬谪,可是他一直没有放弃心中的信念,追查到底,将恶人绳之以法,自己也得到了重用。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7)

(《小巨人》海报)

可是旁观者看清楚了他的一举一动,说:“我以前觉得这里的规则很可怕,而利用这些规则的你,更像一个怪物。”

男主角看似追求了正义,但是他已经被规则改造,变得不择手段,那他到底是善还是恶?这就要交给观众们评价了。

这就是所谓的人性复杂面,非善即恶的评价标准显然太单一了。想要让这个角色吸引人,就要让他像一个“人”,人的最重要的一个特质是什么?那就是复杂。

最后,关于人设的创新也是重中之重。

还是拿《哪吒》来举例子吧,选取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角色做改编,本身就有了国民度与号召力,但这绝对不是票房保证。老版的《哪吒闹海》珠玉在前,如果不能推陈出新,发扬自己的亮点,很可能被衬托成一部烂片。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8)

(1979年《哪吒闹海》剧照)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形象跟以前都不一样了。以前是没有父母爱的小可怜,最后自己将一身血肉还了回去,可是这一版的哪吒被世人排斥不喜,却被父母宠爱,魔丸也有了被爱感化的机会。

现在的各类作品层出不穷,甚至有些已经达到了审美疲劳的程度。不管是创新还是微创新,都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元素。只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人设,才能在第一眼吸引大家的目光。

就拿韩剧来说吧,先不提其中一些现实题材已经在突破重围,他们作为招牌的爱情剧也一直在更新换代。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9)

(《来自星星的你》剧照)

《来自星星的你》这种奇幻型大换血的有,比如《阿尔罕拉布宫的回忆》中的游戏现实,《你也是人类吗》机器人与人类的交互。

像《太阳的后裔》这种聚焦于一些比较特殊的职业上,让人觉得亲切,却又耳目一新的也有。

比如《金秘书为何那样》、《她的私生活》等等,在性格、职业上下手,有些特质甚至能引发大家的共鸣。追星少女的日常,打榜、应援……熟的不能再熟了,可是在影视剧中出现得比较少,就成为了让大家觉得不错、有创意的点。

哪吒各个角色眼中的自己(如何塑造出有魅力的反派和丰满的正派人物)(10)

(《她的私生活》海报)

各位看官应该已经理解我的意思了,我所谓的创新,绝不是去一味地追求猎奇,而是能够将目光放在一般人还没有找到的角度上。失忆、绝症是老梗,可是一些罕见病被挖掘出来了吗?甚至老梗与新创意结合,就是大家没有想到的人设。

当一个角色的形象立体起来了,就会发现剧情、语言等的安排没那么费劲了。因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会做什么样的事情,说什么样的话,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

点击屏幕右上【关注】按钮,让你的写作不再迷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