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清明节小长假第一天,大兴区观音寺街道金华里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崔伟正在社区值班,手机微信突然响起。“现向各社区征集驰援天恒世界集封控区服务保障志愿者……”收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崔伟想都没想,直接回复:“金华里社区崔伟报名!”

自此,观音寺街道与天恒世界集封控区的同“兴”驰援开始,携手共同对抗疫情。

万柏林区静默管理通告(观音寺街道驰援天恒世界集封控区服务保障)(1)

80后战“疫”夫妻岗:我们一直都在!

本次参与驰援的都是从观音寺街道各社区的报名者中精选出的骨干力量,每天早上7点,志愿者们身穿蓝色马甲准时到小区门前集合,负责保障小区快递、外卖、超市配送等生活物资的代收、消杀、发放等工作,全力做好封控区生活服务保障。

“我是80后,虽然在社区工作14年了,但我仍然是年轻一辈,而且新媒体产业园区是我们的邻居。”崔伟一边分拣、消杀快递包裹,一边笑着说到。而这看似轻松应对的背后,却有着比普通家庭还要大的压力。崔伟家里有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一、小的刚两岁多,而崔伟的爱人也同样是社区工作者,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崔伟就一直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无暇顾及家里,爱人产假结束后也立即投入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两个孩子都是由家中老人照顾,“挺愧对我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因为工作原因,需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他们长大后会理解我们的……”崔伟说到。

社区居民的岁月静好,因为背后有人在负重前行。

万柏林区静默管理通告(观音寺街道驰援天恒世界集封控区服务保障)(2)

社区“大姐”打头阵:要给封控区居民温暖

今年51岁的徐杰是盛春坊社区的“老牌社工”,也是驰援队伍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志愿者,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有疫情,必须来!”在封控区门前,共有6个快递架,存放封控区内居民采购的物资和外卖,徐杰需要给快递架、快递包裹进行消毒,再分楼门搬运到小推车上,交由物业送到小区内。休息的间隙,她总会往家里打个电话,因为那里有她一直牵挂的女儿。“我女儿在海淀上学,学习上一点儿都不用我操心,但平时住校,只能节假日回来见见。”而原本满心期待能和女儿共度假期的徐杰,却选择投身到封控区服务保障工作中。“我女儿特别支持我!”她笑着说到,徐杰的笑让人感觉温暖,也给每一位参与驰援的观音寺街道志愿者以相互前行的力量。

每一张温暖的笑脸,都是这场双向奔赴的温暖。

万柏林区静默管理通告(观音寺街道驰援天恒世界集封控区服务保障)(3)

在做好封控区服务保障的同时,观音寺街道还对本轮疫情涉及的徽州小馆点位及周边酒店饭店进行全方位封停管控,街道班子成员、科长现场值守,并派驻综治、安全等安保力量24小时盯守,同时做好周边居民解释引导,在服务和管控两方面同时发力,用同“兴”驰援书写“与子同袍”的温暖。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供图/大兴区政府

编辑/毛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