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一直流传着一群神秘人的故事。他们看起来高深莫测,卖刀不收钱。没有人能说清他们的由来,也没有人明白他们为何卖刀不收钱。他们是谁?他们就是曾经走街串巷的赊刀人。

谷满仓,水满塘,江山轮流代代传。人不死,债不消,他日应记得今朝……赊刀人留下的谶语,流传至今。而赊刀人早已经不见了踪影。他们并未按照当初的约定,按时来收取钱款。这是为何呢?

对于赊刀人这个职业,很多人可能只闻其名,而从未见过真人。大部分人对这个职业的认知,全部来自于他人的口传。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难免有失真的地方。这往往让赊刀人听起来更具神秘色彩。

第一奇人鬼谷子有多强(自称鬼谷子的传人)(1)

有人说赊刀人的目的,不是为了卖刀,而是隐晦地告诉普通人一些将要发生的事。甚至有人宣称赊刀人其实是鬼谷子的传人。

传说中的鬼谷子以天下为棋盘,以世人为棋子,是标准的圣人。同鬼谷子沾上关系,让赊刀人这群人听起来更加高深莫测。

赊刀人到底是否真的存在过,他们真的是鬼谷子的传人吗?

在古代,赊刀人这个职业的确存在。

第一奇人鬼谷子有多强(自称鬼谷子的传人)(2)

起源

在宋朝时期,有一群卖刀不收钱的人。当时他们并不叫赊刀人,而是叫卜人。“卜”这个字本来就自带神秘色彩,意思就是未知的意思。也就是说开始做这个行业的人,几乎都懂点方术。

这种赊账的卖刀法,在当时比较神秘。这群人卖刀给人,先不收钱,而是留下一些神秘的预言,作为还钱的期限。

古代的人普遍比较迷信,认知能力也比较低。因此,普通人往往不敢得罪懂方术的这类人,一般都会按照约定还款。

这个放现在应该算是一种营销手段。靠着这种手段,卜人的生意才有保障。

第一奇人鬼谷子有多强(自称鬼谷子的传人)(3)

记载

赊刀毕竟是一门不太入流的职业,因此在历史记载中比较少。很多赊刀人为了增加神秘感,往往宣称自己是鬼谷子的传人,用来威慑那些想要赖账的人。

为了证明自己师承鬼谷子,一般在赊刀的时候,赊刀人都会编造一些谶语。

在清朝末年的史料记载中,记载过一则关于赊刀人谶语成真的记载。

咸丰年间,浙江地区出现了一个赊刀人。赊刀人告诉赊刀的平民,等到米价跌到十几文的时候,他再来收账。

当时很多人都嘲笑赊刀人。道光年间,清廷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米价飞涨,一直都是几十文钱一斤,普通人的日子苦不堪言。

咸丰死后,光绪继位,米价突然一下暴跌到十几文。人人纷纷记起了赊刀人的预言,赊刀人也真的来收账了。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最后传到了当地官员耳朵里,因此被记录了下来。

自此,赊刀人这个职业越变越神秘。普通人开始对他们的预言能力也深信不疑。

第一奇人鬼谷子有多强(自称鬼谷子的传人)(4)

消失

几十年前,农民的消费能力不强,赊刀人仍然活跃在农村地区和乡村集市上。只是这时的赊刀人已经不再神秘。

这个时期的赊刀人,一般由附近的铁匠充当。他们把刀赊出去的时候,也不会留下什么谶语。

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这群人赊出去的刀具,帮了农民不少忙。

时间再往上推一点,农村地区的确出现过留下谶语的赊刀人,只是他们再也没有回来。

那个年代,到处兵荒马乱。人人朝不保夕,赊刀人也一样。这群人的本质还是群做点小买卖的生意人。可能因为战乱、或者自身迁徙等因素,他们没能回来收账。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并不是因为神秘的谶语。

赊刀人在古代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可能由于近代的战乱,导致这个职业被神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