鬓毛衰七绝(落毛凤凰涅槃)(1)

绿满太行春意浓

高书伟摄

□本报记者李虎成代娟

3月17日,走进新乡市区北部的凤凰山,黄的银翘、白的杏花、粉的桃花争奇斗艳,当年满目疮痍的矿山经过持续修复治理,如今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这棵树是我们2008年栽下的,当时只有两米多高、三四厘米粗,如今已有十五六米高、近40厘米粗了。”在凤凰山森林公园服务中心院内,新乡市林业种苗服务站副站长翟常明指着一棵雪松说。

高大的雪松枝繁叶茂,绿意婆娑,十几年来,见证着凤凰山的涅槃。

因为矿产资源丰富,上世纪80年代,凤凰山就聚集各类建材企业达300余家,一度成为豫北地区重要建材集散地之一。在为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这里也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开采矿石导致山体植被破坏严重,多处山体寸草不生。“没毛的凤凰不如鸡”,这是别人的奚落。“睡觉蒙着脸,吃饭捂住碗,一年吃下半块预制板”,这是当地人的自嘲。

是金山银山,也要变绿水青山。面对群众呼声,在前期进行凤凰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后,2006年,新乡市召开凤凰山森林公园建设动员大会,正式拉开凤凰山绿化序幕。从当年开始,新乡每年春节后首个全市大会的主题就是生态建设。多年来坚持不懈,每年投入巨额财力,累计植树2000多万株。2018年以来,实施的矿山生态修复项目累计植树26万余株。目前凤凰山核心区植被已基本恢复。曾经的“落毛”凤凰终于涅槃复绿。

2018年以来,新乡市委、市政府又提出建设“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城”,并将凤凰山森林(生态)公园建设作为重点,以生态为基础、以山水为骨架、以景观为载体、以文化为灵魂、以产业为引擎,构建“山水林田湖草游居”于一体的新乡城北生态绿核、南太行旅游驿站、牧野文化胜地。

举目远眺,占地1800余亩的青龙山上,春节前种下的5.6万株车厘子、枣树、石榴树、核桃等长势正好,其间点缀的蓄水池碧水清波,蜿蜒的水泥步道错落有致,时见游人徜徉其间。

“过两年你再来,凤凰山一定是春来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金秋硕果累累,冬日雪中透绿……”告别时,凤泉区凤凰山矿山森林公园服务中心主任郭金义向记者发出邀约。

作者:李虎成代娟

来源: 河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