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师刺血疗法

定义与功用:

刺血疗法是指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通过放血,祛除邪气以调和气血、平衡阴阳和恢复正气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用三棱针、粗毫针点刺穴位或浅表血络,梅花针循经叩刺或局部叩刺,放出少量血液,亦称“放血疗法”。此法适用于“病在血络”的各类痛症、实证、热证疾病,具有醒脑开窍、泻热消肿、去瘀止痛等作用。

刺血疗法有时间讲究吗(刺血疗法为何能治病)(1)

刺血方法:

一、点刺法

常有3种点刺形式:

1.直接点刺法:先在针刺部位揉捏推按,使局部充血,然后右手持针,以拇、食二指捏住针柄,中指端紧靠针身下端,留出针尖0.1~0.2寸,对准已消毒过的部位迅速刺入。刺入后立即出针,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数滴,然后以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即可。此法适于末梢部位。如十二井穴,十宣穴及耳尖穴等刺血。

2.挟持点刺法:此法是将左手拇、食指捏起被针穴处的皮肤和肌肉,右手持针刺入 0.1~ 0.2寸深,退针后捏挤局部,使之出血。常用于攒竹、上星、印堂等穴位的刺血。

3.结扎点刺法:此法先以橡皮带一根结扎被针部位上端,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压在被针部位下端,右手持针对准被刺部位的脉管刺。立即退针,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待出血停止后,再松开带子,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

二、散刺法

此法又称“丛刺”、“围刺”。方法是用三棱针在病灶周围上下左右多点刺之,使其出血。多适用于皮肤病和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治疗,如顽癣、丹毒、局部瘀血等。

三、叩刺法

此法是在散刺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所用针具为皮肤针(梅花针、七星针或皮肤滚刺简均可)。操作时,以右手握住针柄后端,食指伸直压在针柄中段,利用手腕力量均匀而有节奏的弹刺,叩打一定部位。刺血所要求的刺激强度宜大,以用力叩击至皮肤上出血如珠为度。此法对某些神经性疼痛、皮肤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四、挑刺法

此法操作时以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使皮肤固定,右手持三棱针或粗圆针,将腧穴或反应点挑破出血;或深入皮内,将部分纤维组织挑出或挑断,并挤压出血,然后局部盖上消毒敷料并固定。常用于治疗目赤肿痛、丹毒、乳痈等疾病。

五、割点法

此法是以小眉刀或手术刀切割穴位皮肤、粘膜或小静脉,放出适量血液,然后盖以消毒敷料即可。割点切口一般长0.5厘米左右,小静脉则以割破1/3为度。

六、针罐法

即针刺后加拔火罐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多用于躯干及四肢近端能扣住火罐处。操作时,先以三棱针或皮肤针刺局部见血(或不见血),然后,再用拔火罐。一般留火罐5~10分钟,待火罐内吸出一定量的血液后起之。本法适应病灶范围较大的丹毒,神经性皮炎,扭挫伤等疾病的治疗。

七、火针法

此法又名火针刺,是用特制的粗针烧红后,刺入一定部位治疗疾病的方法。适用于寒痹、疔毒等病。

刺血疗法有时间讲究吗(刺血疗法为何能治病)(2)

出血量 :

1、在刺络疗法中,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原则上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定。 ① 体质:一般外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出血量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出血偏少。 ② 部位:头面、四肢指(趾)部出血量宜少。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 ③ 病情:阳证、实证、热证、新病刺血量偏多;阴证,虚证、久病则出血量宜少。

2、在具体操作时,对刺络出血量一般分为四种不同类型: ① 微量:出血量在1滴左右,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以及《内经》中所载“出血如大豆”、“见血而止”及“微出血”等情况。微量放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下肢慢性溃疡,银屑病,白癜风,末梢神经炎,顽癣以及慢性软组织劳损,头痛,不寐等,常使用皮肤针散刺。 ② 少量:出血量一般在10滴左右,(大约半毫升),少量血主要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趾)部穴位的一些急性、热性病如感冒,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疟疾等。常使用三棱针速刺法。 ③ 中等量:中等量出血是指放血量在10毫升左右。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患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 痈疽,乳腺炎和急性软组织扭伤,中暑,各种痛证,精神系统疾病等。常在四肢部用三棱针点刺法。 ④ 大量:出血量超过15毫升,达几十或者上百毫升,甚至更多者的大量出血。这种方法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如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癫狂等。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缓刺加罐或注射器抽吸。

治疗反应:

针刺放血治疗后一般有两种反应:

①一种是刺血后患者立即感到轻松,痛苦若失;如头胀痛感可即刻消失,腰腿痛者能自然行走。

②另一种反应是刺血后症状反而暂时加重,一般在三、四天后逐渐缓解消失。还有一些患者刺血治疗后全身倦怠无力、头昏、口渴、嗜睡等,有此现象者,往往疗效显著,可给病人多食高营养食品,如鱼、肉、蛋等,并任其休息睡足,三、四天后即可恢复正常。

刺血疗法有时间讲究吗(刺血疗法为何能治病)(3)

治疗时间:

针刺放血治疗时间,应根据病情和病人的体质强弱酌定。

慢性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可间隔1~2周刺血治疗一次。如果疗效不明显,病人体质较强的,可以适当增加针刺放血次数一、二次。

急性病如神志昏迷、精神分裂症狂躁不宁等,可以连续刺血治疗一、二次,待病情好转后,适当延长治疗间隔时间。

禁忌症:

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以及刺血部位和某些特殊情况,灵活掌握,以防发生意外。

刺血禁忌有如下几种:

1、体质虚弱、贫血严重及低血压者,慎刺。对于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者,宜进食、休息、解除思想顾虑后施治。在临近重要内脏部位,切忌深刺。

2、孕妇、产后、有习惯性流产史者,禁刺。 月经期间最好不刺。

3、外伤有大出血者,禁刺。

4、动脉血管和较大的静脉血管(包括较重的曲张静脉),禁刺。刺大血管附近的穴位,须谨慎操作,防止误伤血管。

5、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不要直接针刺局部患处,可在周围选穴针刺。

6、危重烈性传染病人和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禁刺。

7、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凝血机制障碍者,慎刺或禁刺。

注意事项:

临床施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刺血治疗前应正确选择适应症,并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刺放血操作中,要严格消毒,防止发生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5、熟悉解剖部位,避开动脉血管。

6、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刺中血管,让血液自然流出为度。

7、施术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以便及时的处理,避免意外发生。

意外情况处理:

①刺血时如果出现晕针,应立即停针止血,让病人平卧休息,适当饮服糖水或温开水,上述未缓解者可用毫针刺激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严重者采取西医急救措施处理。

②刺血治疗后若局部发生血肿,可用火罐拔出,仍不消退者,可用热敷促使消散。

③如果不慎误伤动脉出血,不要紧张,可用消毒棉球在局部加压止血。

取穴原则:

刺血治疗的一般取穴规律:

1、循经取穴:按照传统的经络联系,常选取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穴位处的血络,来治疗头面、躯干(包括头面部器官和内脏器官)部位疾病。

2、局部取穴:根据传统穴位的主治规律,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可以选取病变所在部位或邻近部位的有关穴位处的血络来治疗。

3、经验取穴:如一些医家常选取头部的太阳、上肢的曲泽、下肢的委中为主穴,在根据不同的病症,适当选取辅穴来配合治疗,取穴少而精,施术方便。

刺血疗法有时间讲究吗(刺血疗法为何能治病)(4)

临床举例:

1、脑出血(中风):印堂、太阳、太冲、十宣穴、十二井穴。

2、颈椎病:颈肩部阿是穴、天宗、太阳、尺泽、十宣穴(患侧)。

3、肩周炎:阳陵泉、肩贞、天宗、尺泽。

4、腰椎间盘突出症:腰部阿是穴、大肠俞、委中、承山、悬钟、丘墟。

5、坐骨神经痛:腰俞、承扶、委中、阳交、悬钟。

6、咽喉肿痛:双侧少商。

7、中暑:太阳、曲泽、委中。

8、三叉神经痛:太阳、颊车、下关、地仓。

吕师健康科技,传承中医精髓。

高薪精进班报名人数再创新高,为想学习中医推拿的人们提供专业的课程。

课程咨询:400-772-6895

刺血疗法有时间讲究吗(刺血疗法为何能治病)(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