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红光紫气俱赫然。”杜甫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每一柄传世名剑的背后,必定少不了一位传奇的铸剑大师。一提起铸剑大师,广为人知的就是欧冶子和干将莫邪。其中,欧冶子是春秋末期的越国人,他是中国古代铸剑的鼻祖。经他之手锻造而出的宝剑,每一把都是名声显赫。其中有一把名剑,所佩戴者莫不是王侯将相,常被皇帝赐给爱臣,作为“尚方宝剑”。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1)

▲七星龙渊剑

01

这把剑便是七星龙渊剑。据传,七星龙渊剑的铸造除了有欧冶子,还有另外一位著名的铸剑师干将。要想铸造一把好剑,必须先要有好的材料。两位大师跋山涉水四处探访,在茨山一带找到了铁英,这是在当时最为坚固的铸剑原材料。他们因地制宜,将铸剑工坊和熔炉就修建在茨山附近。铸剑除了需要火,水也是少不了的。为了将溪水引导到铸剑熔炉旁,欧冶子和干将按照北斗七星的位置,挖掘并布置了七个水池。

从选材到选址,两位大师无不精心布置,力求完美,经过无数次试验和锻造,宝剑终于问世。当两位大师端详这把宝剑之时,竟然精神恍惚,感觉自己如同身处高山之顶,而脚下是一眼望不到底的悬崖,如云缥缈,深不可测。更为玄妙的是,在那深渊之中,竟隐约有巨龙的力量传出,观剑的感受十分震撼。所以二位大师当即决定,为这把剑取名为“七星龙渊剑”。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2)

▲欧冶子雕塑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一些人纳闷了。因为在欧冶子所铸的宝剑之中,最有名的是湛卢剑,这把七星龙渊剑好像并不是那么有名气。而这把宝剑最初诞生之时,的确没有知名度。直到后来被伍子胥携带身上,引发了一串故事后,才慢慢流传开来。

当年,伍子胥的政治生涯遭到危机。他被小人所陷害,迫不得已背井离乡。当他一路奔波来到长江边上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无路可退。正在这个时候,一艘小船顺水而下,来到伍子胥身边。船上的渔翁大叫伍子胥的名字,把他带上船,送到了安全的地方,伍子胥才逃过这一劫。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3)

▲伍子胥剧照

等到船靠岸之后,渔翁拿出了酒和食物来招待伍子胥。伍子胥为了报答渔翁的救命之恩,便拿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宝剑赠送给渔翁,希望他保守秘密,不向他人透露自己踪迹。这把宝剑传到伍子胥已是第三代,是伍家的家传宝物。宝剑锋利无比,削金断玉,价值实属不菲。这正是由欧冶子和干将共同铸造的“七星龙渊剑”。

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急转直下,这位渔翁并不是普通人,他虽身在江湖,却也是心怀天下的有志之士。他相信伍子胥是被人陷害,所以才出手相救,并非贪图回报。谁知伍子胥并没有表现出信任,还以此贵重之物意图收买他保密,这令渔翁非常失望,也倍感屈辱。渔翁拔出宝剑当场自刎,以示自身气节。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4)

▲伍子胥雕塑

伍子胥阻拦不及,眼看着渔翁自刎而亡,正是“失此不取,悔之晚矣”。此事一经传出,“七星龙渊剑”的名声也越来越广。但是这把宝剑却踪影渺茫,少有人能亲眼目睹。

02

在《晋书·张华传》中曾记载:“焕到县掘狱屋基得一石函,中有双剑,并刻题,一曰龙泉,一曰太阿。焕遣使送一剑与华,留一自佩。”可知在三国时期,这把宝剑曾经在丰城县令雷焕手中保留。因为当时有紫气出现在斗牛星,这股紫气在吴国灭亡之后更加明显。张华相信这一定是有盖世珍宝将要出世,便招来雷焕详加考察,雷焕上观天文后掐指一算,推测在丰城县很有可能出现宝物。张华便令雷焕前往丰城。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5)

▲太阿剑

雷焕在丰城四处打探,果然在当地得到了一个石匣,石匣里面的东西让人大感吃惊,那是两把传世名剑:七星龙渊剑和太阿剑。后来,这两把剑分别为雷焕和张华所有,在雷焕手中的就是“七星龙渊剑”。

03

到了唐代,“七星龙渊剑”为李渊所有,为了避开他的名讳,于是改名为“七星龙泉剑”。在李渊死后,这把宝剑就没有再在世间出现过。一种说法是说李渊厚爱此剑,曾下令在自己死后将它陪葬;另一种说法是李渊将其传给李世民,然而李世民得到此剑后也十分喜爱,不想作为传家宝物,便直接将其作为自己的随葬品。不过汉代之时,龙泉宝剑的锻造技艺并未失传,皇帝就将龙泉剑送给自己钟爱的臣子,令其可以“先斩后奏”,这便是尚方宝剑的由来。

最出名的十大古剑(传世名剑七星龙渊)(6)

▲唐太宗李世民剧照

结语

到现在为止,当代人已经无缘得见“七星龙渊剑”。冷兵器时代结束之后,刀剑已经逐渐成为礼器、工艺品或者是舞台道具。但是武术爱好者和冷兵器收藏家们对于龙泉宝剑,依然青睐有加,所幸如此,才能使龙泉宝剑的制作工艺延续至今。

参考资料:

《宝剑篇》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晋书·张华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