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杂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于1986年首演,初代女主演是他当时的妻子莎拉·布莱曼我看的是04年电影版和25周年人鱼与拉面主演的剧场官摄,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歌剧魅影讲什么?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歌剧魅影讲什么(什么魅影歌剧魅影)

歌剧魅影讲什么

#影视杂谈#

安德鲁·劳埃德·韦伯的音乐剧《歌剧魅影》于1986年首演,初代女主演是他当时的妻子莎拉·布莱曼。我看的是04年电影版和25周年人鱼与拉面主演的剧场官摄。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种剧情设定,一个因为毁容内心孤独自卑的男人爱上美丽活泼的女人,这种角色是很戏剧化的,但是我也理解,表演就是把想要表达的情节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来,让观众去发现、感受、感触,就像我之前看的《守望青春》,那个从山区来读书的男孩因为自卑不和别人交往,在暴雨中躺在地面上哭泣,我当时觉得很夸张、太夸张了,但继续看了解事情背景之后又觉得前面的夸张铺垫逐渐合理,并且让我发现确实会有这样敏感自卑的心灵。

特别喜欢当管风琴开始演奏时的戏剧氛围,它给人以振奋和愉悦,相信很多听了这个曲子的人都会感到莫名熟悉。

为了避免较少读者观看电影时内心的探索、纠结与拉扯的快感,我会尽量减少剧透。

我是先看的电影版,电影比现场的优势在于它可以通过剪辑表现一些转场,更可以通过制作、布景增强观众的视觉冲击,但现场观众能够身临其境,追随男女主的情感、音乐产生共鸣共情。

电影版和剧场版我都觉得女主和子爵再相聚之时就已经是一种爱恋关系,只是子爵稍有些强制,但电影版里显示了更多子爵对女主的保护和支持。但是关于女主与魅影的感情,至少我看的这两个版本里,女主对魅影一直都是尊敬、钦佩、恐惧、同情的,但一直不存在爱情,而魅影对女主有爱恋也有很强烈的控制欲望。所以电影版里或许是场景变化太快,我不明白女主为什么在最后说到自己的情感化为厌恶后又亲吻了魅影,但是再看剧场版好像又懂了,那时一种同情和爱怜,是因为同情魅影的孤独敏感自卑,怜惜他一直没有得到别人的关爱。

最触动我的,是魅影让女主和子爵离开后,女主又出现在孤单失落的魅影身后,当时有一瞬间我觉得她就是这个孤独灵魂的救赎,虽然女主只是为了把戒指还给他,但在我心里,魅影已经被爱包围住了。

《歌剧魅影》的续集我没有看,评论褒贬不一,我也很害怕会使自己对角色抱有的印象和期待落空,所以短期不会看续集。

也很希望能够有机会看到其他版本的《歌剧魅影》,并衷心希望能在现场看一遍它,不论是它来中国看我,或是我去外国找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