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打开微信,想check下是否遗漏了班级重要通知,没曾想就看到了“你已被***移出325的小可爱们群聊”,没错儿,325就是我的大学宿舍号,将我移出群的那位睡在我的下铺,昨晚因为“手机声音”发生了小争执。

这里我先还原下事情的原委:

已经是晚上23:30了,到了要休息的时间点,我的下铺还抱着手机在发消息,手机一直在滴滴响,本想忍忍就过了,但是20分钟过去了,还没消停,于是我就轻声说了句“ ***,可以麻烦把手机调成静音咩?谢谢啦”

话音刚落,下铺就反驳说“我的声音已经很小了,如果你觉得吵的话,可以带耳机呀,事情真是够多的”,听到这里我觉得就没有再沟通下去的必要了。

然后第二天刚上过第一节大课后,打开手机就发现自己被下铺移除了宿舍群,其他4位舍友对此表示默许。

事情过去几天后,我一直沉浸在比较低沉、尴尬且自我怀疑的情绪中,心想是不是我对他们要求太苛刻了,我是不是太不会社交了,以及以后该如何跟她们相处,然后变得越来越拧巴。

但慢慢地我自己想通了,我不该把宿舍看成我的整个世界。

室友排挤我(我被5个室友踢出了寝室群...)(1)

01.

合则来,不合则去

就如同油和水无法溶在一起一般,有些人注定无法走进你的生活里,跟你成为要好的朋友。

所以没必要努力跟每一个你遇到的同学都走的那么近,没必要那么在意每位同学的小感受,你的时间和精力都很有限,把这珍稀的资源分配给更值得的人身上,或许会发挥更大的价值。

秉持着“合则来,不合则去”这个原则,相信我的生活会简单很多。

室友排挤我(我被5个室友踢出了寝室群...)(2)

02.

委屈未必求得到“全”

在上大学前,我所受的教育是“凡事忍一忍,忍一步海阔天空”,所以刚开始面对宿舍里种种不顺心的事情,我就权当没看到由它去,但是当我发现问题非但没有自动平息,反而变本加厉的时候,我决定不再忍下去了。

并且凡事都隐忍,容易郁结于心,很不利于身体健康。

所以,在我忍无可忍的时候,我选择了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想通过沟通的工具来维护自己的合理权益,虽然有些诉求被驳回,但整体而言大部分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所以这里想劝大家伙儿一句:遇事多表达,多争取,别闷着,多开口才能求得“全”。

室友排挤我(我被5个室友踢出了寝室群...)(3)

03.

去寻找自己的圈子

其实在进入大学前,我无数次憧憬过我会在大学相识的志同道合的舍友,会跟她们一起渡过我生命中有趣并且难忘的四年时光。

但入学一周后,我发现我的憧憬全部泡汤了,因为我跟舍友们的兴趣和爱好简直南辕北辙。

舍友a常常翘课打游戏,通宵是常事;

舍友b入学三天后恋爱了,每晚煲电话粥;

舍友c每晚做直播,对着镜头各种摆弄;

舍友d喜欢在宿舍追剧和综艺,一集不落;

舍友e忙着外出做家教,基本不在宿舍呆。

想好好学习拿国奖的我,只好每天六点起床后孤身一人去图书馆,晚上十点背着书包融入喧嚣又孤寂的宿舍,总想张开口聊点儿什么,但又不知道聊点什么合适。

因为经常在图书馆自习,就结识了几位爱学习的小姐妹,会一起交流考试、考证、考四六级的经验,瞬间感觉自己找到了组织,内心上进的力量又坚定了几分。

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比强行融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更有趣且有用。

室友排挤我(我被5个室友踢出了寝室群...)(4)

可能我的宿舍情况是极少数,我也希望屏幕前的同学们都有着和睦温馨的宿舍关系,这样就免于各种不必要的困扰…

但其实今天的这篇文章,抛开宿舍关系场景,放在生活、社交背景下,也同样适用,底层逻辑是互通的,希望能给你们多一些思考,让生活多些舒畅,少些拧巴,一起继续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