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是印度西南部的一个沿海大城市,它面向着阿拉伯海,是印度西海岸通向中东的西部门户。由于孟买的经济比较发达,被誉为“印度的经济中心”。
孟买的富豪数量在印度首屈一指。而印度的各大金融机构,比如国家储备银行、证券交易所,也都设在这里。除此之外,孟买还是印度“宝莱坞”电影的发源地,所以居住在孟买的人,大多非常自豪。
行走在孟买,和当地人聊天,总会被告知“这里比你们的上海还要发达”。那么,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实际上,从基础设施、经济水平、公民素质、市容市貌等各个方面来看,孟买都远远比不过上海。听说,印度最穷的人和最富有的人,都居住在孟买。这次到来,也希望能感受到真实的孟买,体会这个城市独特的风景和特色。
马路上卖书的小贩、需要三个人的收费岗亭从酒店出来,就上了孟买的公路,明显发现这里的摩托车的数量非常多。这种场景在国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了。而汽车也是日本车居多,因为省油,而且价格相对便宜,适合当地的消费水平。
印度的公路路标,主要由印地语,以及英语来写的。在牌子上,除了音译的当地地名,就是英语的单词。之所以使用英语,是因为印度有1652种语言,其中22个都是官方语言。把22种语言都写上去,显然不现实,因此使用前宗主国的英语最方便,最能服众。
在路边看到了这样一个标志,意思是“我爱孟买”。远处就是孟买的海岸线,可以看到很多摩天大楼,以及各种船舶。印度孟买的空气质量也不太好,这可能是发展中国家的通病吧。远远的能看到灰蒙蒙的一层雾霾。
这是在印度的高速公路的收费公示牌,价格没什么稀奇的,但是收费方式非常独特。在收费站,每个收费口都有三个人来工作。这三个人是怎么分工的呢?
一个人坐在岗亭里面,负责收钱;一个人在岗亭旁边站着,把钱从司机的手上接过来,递给岗亭里的工作人员;还有一个人专职负责找钱。这种场景,也只能在人力成本相对便宜的印度见到。
在印度的公路上行驶,经常会堵车。因此,在停车的时候会有各种小商小贩游走于车辆之中兜售商品。
如果你以为,他们只卖跟汽车相关的物品,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他们有的人竟然还会卖书!除了卖书以外,我还见过卖电话卡的小贩。看来,在马路中间购物,也是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和小学生一起,参观印度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经过了相当长的路程,终于到达了孟买南部的威尔士王子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以英国的威尔士王子命名,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之一。整体的建筑也是由英国人来设计的,一进门,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金属佛教头像。虽然印度已经很少有人信奉佛教,但佛教元素在印度的艺术品上,依然很常见。
铜像旁,有很多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小朋友们,他们都是由学校组织的。不得不说,印度真的是一个人口非常年轻的国家,每一队小朋友都至少有三五十人,数量很多。
这里的小朋友也很有趣,见到外国人的第一反应,是微笑并且打招呼。如果你把镜头对准他们,他们每个人都会像明星一样,立即摆出自己最美、最帅的姿势,似乎镜头前就是他们的舞台。
博物馆是典型的英国建筑风格,里边的展品种类非常丰富,从印度本地的特色展品,比如绘画艺术、石窟雕像,到动植物模型标本应有尽有,甚至还有来自中国和日本的瓷器、漆器。如果想要完整的参观博物馆,可能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这些雕像来自孟买市郊的石窟,印度大部分雕像,都代表着印度教里,各种神灵的形象。
这是博物馆里面的动植物标本馆,可以看到里边的动物保存得非常完好,种类也相当丰富,很多物种都是当地印度洋特有的物种。
这是一个甲壳类动物的展示柜,里面可以看到椰子蟹、蜘蛛蟹以及几种不同的龙虾。
来到2层,可以看到来自喜马拉雅山脉的展品,很多的展品都是来自克什米尔地区。仔细看,可以发现典型的佛教风格。
这里有一尊弥勒佛形象的和尚雕塑,肚子非常大,笑得非常灿烂,但是身体的颜色是红色的,这一点跟国内的弥勒佛不太相同。
有的展厅介绍了近代的各种兵器,也有很多的小朋友来参观。这一队每个人都穿出了自己漂亮的衣服,包括印度传统的民族服饰。
在酷似仙人洞的中餐厅午餐
从博物馆出来,已是正午,于是来到了印度门附近的一家中餐馆吃饭。这家餐厅的装修风格与国内非常不一样,墙上的雕刻、蓝色昏暗的灯光,让人感觉像是西游记里的“花果山水帘洞”。
餐厅的装修布置比较典雅,古风古色。墙壁还借用了国内长廊的设计。这里旅游团的数量也很多,毕竟在印度找到正宗的中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是餐厅的一道鸡蛋汤面,很像是国内的阳春面。但是容器使用了印度式的,手工打制的锅具。
这是一道蔬菜鱼丸汤,鱼丸非常鲜嫩,里边有时还会见到小细刺,可见使用了新鲜的鱼肉,而不是只靠淀粉制作的。
位于海滨,雕刻精致的印度门
饭后,就来到了印度门。在印度,一共有两座印度门。一座位于德里,一座位于孟买。孟买的这个印度门,无论是设计、颜色,还是材料,都和德里的印度门非常不同。
走进印度门,可以看到墙上灰白色的石材,以及细腻的雕工。除了表面上的各式图案浮雕,还有镂空的雕花,雕花各不相同,非常精致。
在印度门的后边,就是大海了,在这里可以乘坐摆渡船,前往孟买的其他区域。也可以乘坐小船,在海上观看印度门的风光。
这是另一个角度的印度门,可以看出每一个方块里的镂空雕花,图案都有所区别。
手写的车牌,没有门的公交车,测体重的商人
从印度门出发,下一站就要前往有名的“千人洗衣场”。在路上,看到了像这样手写的当地汽车牌,据说当地的汽车牌照,并没有完全使用机械加工,很多时候都是用黄色和黑色的油漆手工刷上去的。
这是沿途街边的一个小卖部。这样规模不大,售卖一些零食、水、电话卡之类必需品的小卖部,经营者一般都是一家人,在印度任何地方都有很多。
沿途也看到了印度的公交车。印度的公交车没有门,而且到站的时候也不会停下来,只会减速,要看准时机,助跑几步,才能顺利上下车。
在车上,还看到了这样有趣的一幕,小贩经营着“称体重”的服务。路过的人如果想称自己的体重,只需交钱后站上体重秤就可以了。这真是一种小成本的生意,所需的本金只不过是一把椅子,以及从家里带来的一个体重秤,就可以开始赚钱。
在洗衣房见证“种姓制度”的不可思议
终于来到了孟买的千人洗衣场。这里与其说是旅游的景点,不如说是一个见证印度特殊的种姓制度的地方。
在洗衣厂工作的工人,因为自己特殊的宗教身份,世世代代都要在这里从事洗衣的服务。在这里生活的孩子们,他们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显然没有博物馆里看到的小朋友们那么幸运。他们很可能会和他们的父母亲一样,在这里洗一辈子衣服。
在孟买的很多酒店,甚至医院,都会把自己的床单运到这里,交给当地工人来洗衣服。价格既便宜又划算,不过卫生程度显然不如洗衣机那么好。
由于洗衣厂看起来比较杂乱,所以你经常会担心他们会不会把衣服越洗越脏。但是看到旁边已经洗完晾晒好的衣服,一件一件整齐而又干净,你肯定会感到惊讶。
这里的每一个水泥槽,都是洗衣服的地方。在水槽里注入水之后,就可以进行搓洗。运用的是最传统的手工洗衣法,晒干也是自然风干,没有任何现代化的电器来辅助。
从洗衣房离开之后,太阳已经西斜。在孟买的滨海路上,看到有不少当地人在这里锻炼、聊天、乘凉、观看远方的海景。
而在经历今天的行程之后,我在内心上也深感冲击。破落的洗衣房,和远处豪华的高楼大厦;穿戴整齐,参观博物馆的小朋友们和在洗衣房,从小就在洗衣房工作的小朋友们,都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有着如此截然不同的命运。
而深入了解后还发现,在印度,穷人也不会想要仇恨富人,甚至都不希望成为富人,而是认为一切都是前世注定的,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一世,本分的做自己的工作,争取在下一世获得幸福的生活。这种特殊的思想,让每一个来到印度的人,都深感不可思议。
我是咖橙游天下,和您分享我在旅途中的见闻,为您带来旅游相关的奇闻趣事,让我们一起,看见更大的世界。非常期待您的关注,欢迎在评论区互动,留言,转发。祝愿您度过美好的一天,下次文章我们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