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1)

清华本硕、月薪五万,这样的男生相亲会找不到对象吗?答案是:会!

清华毕业生张某玮因为征婚上了热搜。2019年,他从谷歌高管辞职回到老家二线小城,在晋中学院当老师,月薪不到3000元。2021年他第二次征婚,此时的他已经月薪5万,可他万万没想到,月薪低时征婚不成,月薪高直接被喷成筛子。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2)

直男们一脸懵,反应过来之后炸开了锅,将颜值和能力对立起来,攻击女生们被韩剧、抖音洗了脑,肤浅脑残不识真正的优秀。

我没有攻击这位清华学霸征婚小哥的意思,他只是在征婚而已。但我想对所有在网上大肆发表直男评论的键盘侠们说,Boys,你们还没有get到女孩们的心。

就像一条微博评论说的那样:人给人最直观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表,和男女无关,胖可以锻炼,邋遢可以勤洗澡勤换衣,你不在意这些,外表管理就弱,就不要怪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不好。外表是外表,内在是内在,没必要混为一谈。

2021年了,时代早就变了。有钱、有能力是一个男生优秀的表现,但不是优秀的全部。择偶不是择业,若男生们认为有钱有才就能搞定任何女孩,女孩们自然不接受这样的物化。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3)

长得美、身材好这些优秀的外在表现从来都是一种稀缺资源,天生丽质毕竟是少数,女孩们努力自律,追求更美好的“皮囊”。对自己如此苛刻的她们凭什么不能对自己同床共枕的伴侣有外貌上的要求?

人类爱美丽,是受到我们追求美的天性驱使的。换句话来说,颜狗才是我们的本性。更有科学研究试图证明,优质的外貌某种程度上意味着更优质基因,进而有利于创造更健康的后代。爱美的执着某种程度上就是我们对优质基因的追求,这才是DNA驱使我们这样做的原因。

在这场争论中,让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男女大相径庭的“择偶标准”,还有各不相同的凝视与审判。正如杨笠调侃:男孩们很容易做到“普且信”,女性身上却少有这种特质。反映在外貌上也是一样,习惯性自我否定,总认为自己不够好而产生焦虑的往往是女孩,男孩们却很少因为自己胖了点、黑了点、丑了点而苦恼。

01 容貌焦虑,始于不满足

网上有很多声音反对医美和整容,把它们和精神匮乏、物化女性划为等号。可如今越来越多女孩们想要变美不是在取悦任何人,单纯只是想活得漂亮,科技给力,有钱有闲,这没毛病。

但对比中国和美国,我发现这个市场还是存在很多有趣的差别。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在中国,年轻人是整容的主要消费者,在美国则是中老年人。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4)

▲美国整形外科学会2019年整形外科统计显示,美国人会选择微整的项目TOP5,分别是肉毒杆菌(提升、瘦脸)、硅胶填充(丰胸、丰臀)、光子嫩肤(延缓衰老)、激光脱毛以及强脉冲光(去皱纹和老年斑)

不难发现,美国人做的最多的五个项目中,除了激光脱毛是对抗体毛之外,其他四种主要用于40岁以上的女性,以减少皱纹和消除皮肤上的老年斑。

而对于美国的年轻人来说,肥胖才是他们最发愁的问题。

据统计,20岁及以上的美国成年人中,有近40%的人有肥胖问题。

在英语中,有一个有趣的词汇“freshman15”,就是形容美国青少年发胖的状态,据说在美国青少年刚上大学的第一年(freshman year),大家都会胖个15磅(约等于13.6斤)。

想想看,这也许也是你们上大学第一年的生活写照:不能自己做饭,少了爸妈贴心标配的营养三餐,每天放纵地点外卖、吃零食,再加上大学丰富的聚餐活动......三天两头一次火锅,每天一杯奶茶,再加上缺少运动量,不胖才怪!

美国的食物和国内相比热量要高出很多,这些高热量食物连着吃大学四年,发福三四十斤都是指日可待的事。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5)

比起美国年轻人的身材焦虑,中国年轻人似乎更热衷于双眼皮、隆鼻、隆胸、美白、瘦脸这样的整容和医美术。中国女孩虽然比美国女孩纤细苗条,但她们羡慕欧美女孩深邃的眼睛、高挺的鼻梁、丰满的胸部,以及白皙的肤色,殊不知美国女孩也同样在羡慕着我们。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这些在对方看来千金难求的优点,当你拥有后,它就变得一文不值,因为我们永远不满足,想要更多。

在这个社交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每个人都被帅哥美女包围。看多了明星、网红,很多女生不知不觉在心中给自己立起了一个“完美”的标尺。从而开始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总认为自己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的缺点是非常致命的,厌恶到不改不行的地步。这虽然背离了美的初心,但这种内卷确实越来越普遍了。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6)

微博上看到这样一段话: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不太理解为什么“变好”这两个字也能那么卷,你可以买很多昂贵护肤品,她可以一边用昂贵护肤品一边做医美,有的人全身刷酸嫩肤,大S被蚊子叮个包都要去打光子,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这么累,以及这么累真的完完全全是为了取悦自己吗?

是啊,变美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儿吗?为什么这么累呢?

02 变美第一步:接受自己没那么美

答案很简单,因为你的变美不是出于爱,而是恨。

但我知道,很多女孩都是后者,包括曾经的我自己。

从中学开始,我就讨厌自己的身体了。那是一次体育课,我突然发现,在大家站直的时候,只有我的大腿间没有缝隙,也只有我走起路来大腿会不停地摩擦,这点“不一样”让我开始关注到我的身材。

作为一个生长在美国的华裔,我周围的女孩基本上都是大长腿那一挂的,只有1米55的我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显眼,又格格不入。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7)

那个时候我对美的定义是瘦,是双腿并拢时会出现的那条缝隙。

所以从上大学开始,我开始控制我的饮食,每天只能摄入900卡路里的能量,健身计划也排得满满的,一周七练,尝试各种有氧操、HIIT(高强度间歇训练),而且一练就是一到两个小时......

当我终于瘦到了我第一个标准,我又发现只有维密超模那样的身材才算得上足够完美。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8)

永远达不到的目标,再加上无法满足的食欲——在心理和身体的双重暴击下,我把生活中的所有不如意都归结于我的身材:

喜欢的男生没有回我的短信,是因为他觉得我太胖了;

没有身边的女孩受欢迎,是因为我长得不够漂亮;

如果不能瘦下来,我就不值得被爱......

我被我的体重控制了,这个数字的增减会直接影响到我的情绪:

如果没控制好变胖了,我就在接下来几天不敢多吃一口碳水;

如果太瘦了,我又会担心自己会变得没有女人味……

我用了很长时间终于意识到,我们想变得更好、更健康、更美,这些本身都无罪,但试图突破极限,对达到某个所谓美的标准无限苛刻,就有问题了,因为永远没有所谓的完美。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9)

接受自己的力所能及,哪怕不那么好也实在无需觉得内疚,你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追求美这条赛道里,我们要的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而不是被无止境的欲望和憎恶反噬。

03 用body care取代body shame

对我来说,完完全全接受自己并不容易,我用了很多年。但当我写这篇文章时,我回顾过去的那些年,从 body shame到body care,我做了六件事:

#1.承认自己的body shame

学会body care的第一步,就是承认我讨厌自己的身体这个事实。能够承认这一点,对我来说已经算得上是成功一半了。

这让我开始发自内心正视这个问题,并学着接受自己的身体,学会倾听它的声音。一开始它们在我的眼中还是有很多小瑕疵,但我发现有些缺点当你认可它时,它就是可爱的。

而精神上的提升目标也被我列入了day list,因为我要成为的是从内向外闪闪发光的Joy。

#2.和自己的身体做朋友

接着我发现,像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身体,会让我更容易喜欢上它。

我开始学着改变和自己对话的方式,当我觉得自己不够好看,不够瘦的时候,我就会想想,如果我会这样想朋友吗?我会直接告诉我的朋友“你太胖了”“你真丑吗”?......

从改变自己对待身体的态度开始,我开始真心地喜欢上我的身体。

#3.筛除身边的“负能量源”

事实上,一些“身材焦虑”的声音不仅仅是我给我自己的,我也意识到,我的审美观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社交媒体的影响。我从我的关注列表中找出了那些会让我产生身材焦虑的媒体,并取关了他们;开始主动关注那些健康积极的up主,这些对自己身体很满意的人会带着自己的粉丝们接受并欣赏不同的美。

#4.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我在真实的生活中,也像发朋友圈那样设置好了“不让ta看”、“不听ta说”的分类,那些让我总觉得自己不够好的人,那些总是打击我信心的人会被我直接加入“黑名单”。

同样的,我也不想被划入“需要被屏蔽”的那一类人。所以我也有意识地克制自己不随意评价,也告诉自己不要用自己的审美评判别人的外貌。胖不代表丑,瘦也不值得被当作褒奖的话。我希望做一个带给大家信心的朋友:你的外貌不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甚至算不上标准;你是因为是你才值得被爱、被接受。

#5. 体重真的不重要

现在的我已经一年多没有称过体重了。

之前我家浴室那台秤几乎掌握了我一整天的情绪走向,和我对自己的价值认知。

当我忘了这台秤之后,我反而和我的身体更亲近了,我会更仔细地感受它的变化,如果它很疲惫,我就多睡一会儿;如果它需要运动,我就多动一会儿。不再过分控制自己的食欲和运动量后,我发现我更自由了。锻炼不再是为了“报复”上次的放纵餐,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状态变得更健康、更有活力。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10)

#6.不要等待,想做就做

“不瘦xx斤,我就不......”

我见过很多女孩会把这句话当自己的朋友圈签名,或者直接做头像。

这也是我一个认识十年的朋友立下的flag:不瘦下来,我就不谈恋爱。

从性格上看,她风趣幽默;从事业发展上看,她很成功;但她总是会因为自己超重的身材而感到自卑。

我很希望我的朋友和所有把“瘦下来”当作条件的女孩们都能相信自己随时值得被爱,而体重、外表无法成为被爱的门槛。

人的一生如此短暂,幸福发生的时刻是无法预知的,它不会跟你打声招呼再落到你的头上,你也不用等到能穿上最小码衣服、惊艳所有人的那一刻再向幸福开门。

等待完美,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大坑;你永远不要为享受生活或为展现自己设置条件和时限,这会让你错失很多可能性,与其让自己不断接近别人眼中所认可的美,倒不如停下“讨好”的脚步,现在的时刻,现在的自己就是最值得被爱,被欣赏的。

04 变美≠完美

面对容貌焦虑,强迫自己不在意很难解决问题。我们很难为了“政治正确”而对人本性中对美的向往和追求视而不见。

时代在变,我们谁都逃不开,人和商品一样,同样需要升级迭代。

年轻人高喊“颜值即正义”,有些“老人家”觉得现在的孩子真肤浅,但仔细想想,似乎未必吧,电脑都从386升级到了微软10,对人外观的审美和追求,怎么就不能升级?

你够努力还要情商高,有情商最好还有眼界,有眼界需要懂点幽默感,懂幽默的人最好再来点颜值……因为可以做得到,眼界和要求才会被一步一步提高。

我支持女孩们追求美,只要这是你心之所向,但我需要提醒,变美不等于完美。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看到的美女绝大部分也不是因为五官、身材完美无缺,只是她们更擅长发挥自己外貌的优势。

狗的世界只有人才懂(遍地是颜狗的世界里)(11)

所以克服外貌焦虑最好的方式,并不是屏蔽美好的事物,对美视而不见。恰恰相反,我们要学会正视自己的美,停止比较,尤其不要盯着自己的不足跟别人的优势比。

好好看看镜子里那个自己吧,也许是锁骨、也许是酒窝、也许是笑眼、也许是手指,找到你独特的美。当你习惯了把目光放在优势上,你会发现,以前照镜子只会看得到痘痘,如今是越来越多的美。看到它们,运用它们,放大它们,慢慢地你会发现,比起千篇一律的好看,独一无二的你更珍贵。

并且,这个你真的很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With love,

Your Jo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