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于青藏高原,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还有文成公主的传说,藏民们曾经搭起人桥,迎接这位美丽的公主,因为有她来过,这里的土地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从古代到现在,几千年来黄河源头一直没有变,却布满了前人深深浅浅的足迹。
随着现代文明的推进,勘察队员们不断修正具体的位置,源头不断缩小,最后成为几眼泉水。
来过的人看到源头后多数心情复杂,从激动不已到震惊万分,还有人摇头叹息说一声:“就这?”不是因为源头的宏伟而震惊,而是因为源头太过渺小。
黄河源头就像婴儿挤出的泪水一样源源不断,但实在太过弱小,或许大家都被李白波澜壮阔的描述给误导了。
因为有那句古诗“黄河水水天上来”,吸引人们不断上下求索,想要一探究竟。
玛多人民自豪地表示,我们这里就是“天上”,这么讳莫如深的说法更是让人神往,让人魂牵梦萦。
人类总是有一种追根溯源的情结,为了心中的执念,这片净土吸引一波又一波的人慕名前来,当地县政府已发布禁令,把热情的人们挡在门外。
古往今来,追根溯源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黄河源头的记载,晋朝张华的《博物志》中,有黄河“源出星宿”之说。
期间到了唐朝、元朝,不断组织考察队去黄河源头进行考察。
元朝《河源记》中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记载,认为黄河源头是由一片一望无际的草滩和沼泽组成的,这里就是星宿海。
在这个名叫“星宿海”的草滩上,有无数个大大小小的湖泊和水坑,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绿色地毯上镶嵌着闪烁的群星。
随着天气的变化,星宿海的形状和光泽也会发生变化,就好像绚丽的宝石,熠熠闪光。
在金庸小说《天龙八部》中,有星秀海的地名,他的小说中很多地方都是美丽而真实的,但是描写到新秀海时百草不生,还有很多蛇虫等毒物。
小说中,星宿派弟子用地理优势,抓一些毒物来修炼,祸害正派人士,现实中星宿海是非常美丽的。
唐宋时期,一直把星宿海当做黄河的源头,但星宿海是黄河出行后第一个巨大的“加油站”。
1704年,康熙派拉锡等人前去勘察,拉锡在蒙古人的帮助下在星宿海往上走了两天,了解到星宿海上面有三山,三山上的泉水流出三个支流。
拉锡用指南针校准方向,完成了勘察目标,还绘制了总体的图像。
到了1782年,黄河泛滥成灾,引起乾隆皇帝的关注,乾隆派阿弥达前往青海祭河神,进一步勘察河源。
他们一路继续向星宿海西南追踪三百余里,探明三个支流中的“阿勒坦郭勒”是真河源,为后世考察黄河源头打下了坚实基础。
阿勒坦郭勒就是现在的卡日曲,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明黄河的真正源头。
1978年,青海省的考察队也确定卡日曲是黄河的正源,其实,1300多年前就有人认为卡日曲是黄河的源头,但不断有人推翻,一直争论不休。
美丽而神秘的生命摇篮
星宿海的上源有三大支流,分别是扎曲、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
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两条支流汇合后,源源不断地注入星宿海。
扎曲一年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断流,约古宗列曲只有一个泉眼,卡日曲有五处泉眼,常年不干涸。
五处泉眼就是正源,凡是没看过这五个泉眼的,都不算真正到过黄河源头。
为了见到这五个泉眼,人们千里迢迢长途跋涉进入黄河源区。
黄河源区位于海拔四千米以上,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打火机都不容易点燃。
越野车进入黄河源区一路奔走,到玛多县城后,离黄河源头就不算很远了。
玛多在藏语中就是黄河源头的意思,这里就是黄河流经的第一个县城,而黄河正源并不在玛多县境,而是在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境内。
在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时,途中艰难困苦长途跋涉。
经过千湖之城玛查里(玛多县城),准备渡过黄河时,发现这里到处都是沼泽地,人马无法穿行。
朴实的藏民们用身体搭起人桥,背着彩色木板,帮助文成公主通过,到达柏海(现鄂陵湖和扎陵湖)。
那文成公主感动地流下眼泪,决定扎根吐番,这里美丽的风景,也让她忘掉了忧伤。
此时松赞干布等在柏海边跟文成公主相见,两位新人在柏海边度过了洞房花烛夜。
从玛多县城沿着崎岖的山路跑60多公里,到了黄河源水利风景区,鄂陵湖和扎陵湖都在其中。
1988年9月,玛多县为了发展当地的旅游事业,在姐妹湖之间的山峰上修建了“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
碑体用纯铜铸道,重量达5.1吨,两湖一碑是风景区必备的打卡地。
鄂陵湖旁有条沙石路,湖边的路越发跌宕起伏,是名副其实的搓板路。
车轮在烂泥中打滑,在车上唱歌的人都会唱成颤音,由于天气寒冷,土地都成了冻土。
外面的景色还算不错,远处有连绵的雪山,河面冻成了雪色,还有蠢萌的牦牛在冰上趴着,总体有一种凛冽纯净之美。
一路上还有蹦蹦跳跳的普氏原羚,警惕性非常高,看到车子就远远地跑了。
突然越野车虎躯一震,车子上的人都懵了,只好乖乖地下车推。
情况好的话,车子陷在泥坑里,驾驶员拼命呼呼地踩油门,能把车子从泥坑中拖出来。
要是轮胎发出啸叫声,这时噩梦来了轮胎坏了,大家把车里所有的行李全部拿出来,拿出千斤顶,把前轮抬起。
这时候千万要注意,稍微缓着点,这里海拔4000多米,干一会儿就累得直喘气。
车子跑了20公里左右,到达星罗棋布的星宿海,这里的草滩上散发着奇异光彩,时常有一大群羊走过,耗牛们在浅滩里吃草嬉戏,当地的牧民们时不时会出现。
五处泉眼孕育出黄河
沿着星宿海往上一路向西,要穿过16公里长的玛曲河谷,玛曲在藏语的意思就是黄河,玛曲是约古宗列曲和卡日曲首次汇合形成的第一段干流。
古往今来,已经很多人走过这段路,沿途有一些彩旗扎成的经幡,被风吹得哗哗作响。
水灾或干旱时,会有一些人来这里祭祀河神,这些经幡和彩旗成了藏区美丽的风景线,让这里更显得苍茫而神圣。
在高原上有很多肥硕的高原鼠兔四处乱窜,随着游客的增多,很多定居的藏民们搞起了民宿,接待来往的游客。
藏民们的家庭条件很不错,家里都用上了家电和网络。
有时藏民们会围在一起表演藏族舞蹈,门口还摆着一些形态各异的石雕、藏毯等工艺品,生意也挺红火。
穿过玛曲河谷时,可以领略玛曲整体的风光,玛曲由无数小水坑和小溪组成,就像一只展翅的孔雀,所以也叫孔雀河,在阳光下波光粼粼,闪闪发光。
走到玛曲的源头,呼呼的风声和水声在耳边掠过,阳光下冷寂的雪山和冰峰呈现在眼前。
这时,所有的人内心都开始了欢呼雀跃,离黄河正源那五眼泉水仅有不到一公里的路程。
现在的交通已经比以前方便了许多,在1952年时,国家曾组成一支60人的河源查勘队,过了玛多之后,马匹也难以跨越,只能和古人一样凭两只脚艰难前行,靠牦牛驮运物资,晚上睡在帐篷里。
玛多离黄河正源还有150公里,没有精确的地图,也没有GPS导航,眼前压根都没有路,只能沿着河流,披荆斩棘走一步算一步。
黄河源头的各种大大小小的涓涓细流非常多,队员们有好几次把源头给跟丢了,只能再返回来重新走。
青藏高原上的极地气候非常恶劣,有时候突然狂风大作,突然下起大雪,进入冰雪世界。
队员们拿着的标尺被冰雪覆盖,双腿都埋在雪地里一大截,眼里流出泪水,马上冻成了冰凌。
一会儿又突然云开日出,只要太阳一出来,气候又非常热。
这里昼夜的温差非常大,晚上会降到零下几十度,帐篷就在狂风中不停地晃动,队员们躲在帐篷里瑟瑟发抖。
从约古宗列曲走到卡日曲,海拔在升高,温度在下降,这一段路走得更加艰难,在山上爬了许久,卡日曲终于在山道尽头出现了。
大家带着朝圣而敬畏的心态走到五眼泉水的跟前,为了看看黄河是怎么形成的,走了多远的路都值得。
在各姿各雅山的山坡上,有一道道沟壑,常年冰雪融化而沿下清冽的泉水,在5道切沟中,丝丝缕缕的小泉蜿蜒而下,每道泉水仅有碗口大小。
这一缕缕泉水又慢慢汇合到一起,孕育了黄河,几缕清澈的泉水就像襁褓中的孩子一样让人心生怜悯、不知所措。
大家除了震惊于它的弱小无助之外,也感叹大自然的无限神奇。
因为这5个泉口并不是洞口,是一道道沟壑,泉水看似弱小却绵绵不绝,如果被堵会另辟蹊径,无论如何,都会完成变成一条大河的梦想。
所以这几个泉口是无法堵住的,多年来潺潺流淌、生生不息,孕育生命般坚守。
为何不能让任何人靠近?
黄河之源5股泉水涌动出来后,汇聚成一条宽约3米,深只有0.4米的小溪流,昼夜不停地潺潺流淌,向东北经过120公里,途中与10条小溪流汇合,慢慢发展壮大。
卡日曲途经红色沙土层,所以也叫“红铜色的河”,卡日曲与约古宗列曲汇合后,形成了玛曲河,进入星宿海万千小水坑“加油”。
黄河在星宿海加油之后,继续东流20多公里,途中汇聚各大小支流,成长为宽六七米深两米的大河流。
这个过程中,黄河逐渐成长为糙汉子,露出奔腾不息、桀骜不驯的本色。
在扎陵湖和鄂陵湖之下,黄河如同一条巨龙盘旋于雪山之间,穿梭于峡谷之中,九曲回转、荡气回肠。
黄河时而咆哮怒吼时而烟波袅袅,途经多个省份之后,终于找到了源头,奔入浩瀚的渤海之中。
黄河源地区是它成长的摇篮,这一片神圣的区域都是需要好好保护的。
2018年5月,玛多县政府发出了通告,禁止个人和单位随意进入扎陵湖、鄂陵湖和星星海等地区,不允许大家进行探险和旅游活动。
这一大片的地方已经形成了保护区,黄河源头卡日曲的5眼泉水不允许大家靠近,再也看不到了。
由于黄河源头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很多探险组织和个人开着越野车,抬着漂流皮划艇,大张旗鼓地向这里进军,因为到黄河源风景区的交通非常方便,黄河源头的缓冲区不断遭到破坏。
自开放风景区几十年来,星秀海的水滩减少了很多,许多小水坑已经干涸,露出枯黄的草根。
新世纪初,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出水口史上首次出现断流,玛多全县湖泊总量从4077个急剧减少到1800个,引起很多人的关注。
另外,黄源区有很多浅滩和沼泽地,土质很疏松,容易发生危险,那一片地带还有广渺的无人区,有野生动物出没,有很多安全隐患。
玛多的生存环境非常恶劣,最低温度达到-48.1度,很多人刚到玛多也会被高原反应劝退。
为了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黄河源头缓冲区的自然环境,也为了网友的安全考虑,不得不把大家挡在门外。
翻滚的白云,蔚蓝色的湖水,草滩上盛开星星点点的花朵,成了很多网友心中一个美丽而遥远的梦。
黄河源头不是为了寻找,而是为了保护,保护好黄河源区,就是保护好黄河的命脉。
在玛多公安和几千名生态管护员的守护下,野生动物种群的数量慢慢增多,“千湖美景”重现。
在玛多县每家每户有一个生态管护员,2020年每个月的工资有1800元,每天早上生态管护员会骑上专用摩托车,在草原片区巡逻。
在摩托车不能行驶的地方,他们就冒着严寒骑上马匹穿梭在高寒缺氧、荒无人烟的土地上,守护这一片家园。老玛多人已经守护了几十年,也被称为黄河守源人。
九曲黄河,大国血脉,黄河的故事永远讲不完。
古语“不到黄河心不死”,人类始终没法征服大自然,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不必在每个地方都留下痕迹,就让那一片净土安安静静地美丽下去吧。
参考资料:
黄河源头的守护者 作者 呼东方 《新西部》 2020年第25期
大河源头之秘 作者刘少创《户外探险》2018年第5期
黄河源生态忧思录 作者陈启文《天涯》2016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