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专栏视机主动歼敌和尽量减少部队伤亡,是何其宗依据“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作战目的而确立的老山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根据军委关于部队轮战的指令,11军的“两山”防御,要到11月才能交给友军陆军第1军这样,部队遂行防御任务长达4个月,在兵力使用上要从长计议根据防御作战兵力多屯少摆的原则,真正上阵地遂行作战任务的还是少数部队,11军本身也存在换班轮战的问题,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老山双眼失明战斗英雄?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老山双眼失明战斗英雄(请求到老山危险一线)

老山双眼失明战斗英雄

丛林之虎68

头条专栏

视机主动歼敌和尽量减少部队伤亡,是何其宗依据“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作战目的而确立的老山防御作战的指导思想。根据军委关于部队轮战的指令,11军的“两山”防御,要到11月才能交给友军陆军第1军。这样,部队遂行防御任务长达4个月,在兵力使用上要从长计议。根据防御作战兵力多屯少摆的原则,真正上阵地遂行作战任务的还是少数部队,11军本身也存在换班轮战的问题。

何其宗(右)在前线阵地的猫耳洞里与战士谈话

9月15日,何其宗到32师部署部队换班轮战时指出:“坚守防御要到11月,现在14军甲(南京军区1军)到战区不久,对战区环境还不适应,军区的意见是我们要防御到11月。要教育部队树立长期坚守的思想,防止松懈情绪。换班也是实战练兵的有效方法,主要是换前沿一线分队。换班的目的是减轻长期坚守的分队的疲劳,使一线分队得到休整,也使其他分队有机会得到锻炼。抗美援朝时,也轮换。先听听你们的意见,换的单位主要是前沿分队和军工分队。”

在听取了32师关于部队换班的意见后,何其宗强调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换班的组织准备问题。

一是思想方面的准备,要讲清对敌斗争的长期性、必要性。交班的要积极向接班的介绍好情况,交清任务。接班的要增强必胜信心,守住阵地;二是计划要周密。对可能出现的敌情要充分估计到,妥善安排换接班进出路线。物资交接要清楚。交接时炮兵要搞好掩护计划;三是接班部队进入阵地前,要抓好山岳丛林地防御科目针对性、适应性的训练。

第二,换班实施方法。

一是接班部队要先期派骨干进入阵地见习,了解和熟悉情况,时间以五至七天为宜;二是见习人员,于正式换班前一到两天,返回部队汇报见习情况。而后按防御的要求,组织指挥部队进入阵地接防。进入时,采取小编组、多梯队进入。进阵地时,由骨干带队,利用夜间各自带入,一个营三天换完。

第三,司政后机关要组成指导小组,指导协助交接班。

司令部要适时组织调整,协调双方行动,掌握双方交接情况。并在道路交叉口设立调整哨,调整指挥部队通过。做好保密工作,防敌偷袭。政治部要适时搞好动员,掌握官兵思想情况。后勤部负责后勤物资交接工作。

第四,交班分队撤离后,干部坚持两至三天协助接班分队指挥。

第五,搞好火器的转隶工作。

除特殊分队火器外,其他分队火器留下,人员撤出阵地休整。

第六,换班前一至两天,接班分队副连长、副指挥员提前上阵地交接物资。

对换上去的连队提出标准:一要减少伤亡,扩大战果;二要加固工事,完善防御体系,巩固阵地。为能利用参战时机更好地锻炼部队,何其宗还是按照他一贯的抓骨干、锻炼干部的理念,要求32师所有排以上干部,都要到一线阵地轮训十天,以提高他们的实战经验和指挥水平。这些措施,都对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

这里还有一段值得记述的往事。“两山”作战前,军事学院一批优秀教员到11军代职,分别被分配到31师91团、32师95团和33师98团。部队奉命到达“两山”前线后,91团驻守老山侧翼的八里河东山,95团作为师预备队也到达了前线,唯独被分配到98团任副参谋长的陈小功蹲在二线。陈小功是干部子弟,而且是独生子,与作训处处长郭伟涛是军事学院理论研究班一期的同学。前线近在咫尺,他却不能参战,情急之下就给郭伟涛打了电话,希望能够直接向军首长反映自己想上前线接受锻炼的要求。郭伟涛去找了何其宗,几天后,陈小功便被分配到了驻守那拉方向的32师96团任副团长。

96团防守的阵地位于老山和八里河东山之间的山谷之中,紧挨着那拉口岸,是“两山”前线最前出的阵地,加之地势较低,每次敌方炮击都是受弹最多的阵地,也因此是“两山”前线危险性最高的阵地。“副军长,陈小功是个独生子,派到96团是不是……”郭伟涛不无担心地又去找何其宗。何副军长拍了拍他的肩说:“96团方向是危险,但危险的地方才能锻炼人!”

若干年后,已成为空军副司令员的陈小功回忆道:“感谢老同学为我开了一扇门,感谢何副军长把我派到了最前线,让我有了一个无愧于人生的完整的军旅生涯!”

在那场边境战争中,很多高级干部把子女送上了战场,他们的子女都在作战中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经过磨炼,成为我军的栋梁之材。这也是那个时期我军光荣传统的一种体现。

何其宗在指挥“两山”防御作战中,作为一位军级首长,既坐镇落水洞军前指运筹帷幄,也经常亲临前线阵地指导鼓励部队作战。

11军刚接受14军防御阵地没几天,何其宗便带领作训处处长郭伟涛、参谋杨占祥,早晨5点从落水洞出发,首先驱车闯过南温河乡境内至老山前线阵地的必经之路“三转弯”。

三转弯是一段三四公里长、弯急坡陡的山路,为我方机动部队和车辆的必经之地,加上道路

两边是我军的炮兵阵地,又处在越军重火炮的射程区,是我军人员和车辆遭受袭击的“重灾区”,有“死亡地带”之称。

汽车开到路尽头后又开始徒步攀爬又窄又陡的崎岖小路,经三个多小时跋涉到达老山主峰阵地。

激战过后不久的老山,从山脚到主峰,到处是经战火洗礼的痕迹。站在主峰,视野开阔,放眼望去,八里河东山、南盘江河谷、那拉山口都清晰可见。远眺越方,可看到当面大小青山越军工事,如用望远镜观察,还能看到活动的越军士兵。

在老山主峰的一个掩蔽部里,何其宗听取了94团指挥员的汇报后说:“老山地位重要,防御作战比进攻艰苦,要有长期坚守的准备,友军交给我们的阵地一寸不能丢!”随后,他又对如何防守老山做了具体指示。

不久,他又深入到50号阵地,与步兵94团领导和该团2营指挥员就出击968高地研究作战协同动作。

何其宗还深入步兵96团防守的距敌阵地最近、防守任务最重的那拉方向前沿阵地,了解战场情况,研究如何开展“冷枪冷炮”“零敲牛皮糖”活动,激励一线分队的战斗士气。

在指挥“两山”防御作战期间,何其宗几乎走遍了所指挥部队的所有重要防御阵地前沿,一方面是了解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为实施正确的指挥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军前指总指挥、副军长经常亲临前线,也带动了所属部队领导深入部队基层和阵地,这无疑增强了部队指挥员的指挥水平,形成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鼓舞了部队士气,提高了战斗力。

何其宗深有体会地说:“亲自深入前沿阵地,不仅带动和促进了各师、团领导们深入前沿阵地,了解情况的常态行动,更主要的是使阵地上的官兵增强了取胜的信念,增加了上下级之间的相互信任,也增强了基层单位实际上的战斗力。”

“军事指挥员的权威,是部队战斗力的一部分。上级任命你,从组织关系上讲是树立了你的权威。但作为一名指挥员,真正在部队确立起威信,还要你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建立起部属对你的信任,才能建立起真正的权威。部下对你怀有真诚的信任,你对部属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付出真诚的关心与爱护。只有一级对一级的认同,才能建立起威信。军队特别信任指挥员的以身作则。古今中外著名将领的威信都是在实践中这样形成的,所以,他们带出的部队战斗力很强,能完成任何任务。”

作为军中将领,何其宗在战场上带兵打仗,始终坚持一个理念,也就是正确处理“慈不掌兵”和爱护部下的关系。“慈不掌兵”是一句流传甚广的统兵古训,用孙子的话说,就是:“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就是说掌兵不宜仁慈过度。如果当严不严、心慈手软、姑息迁就、失之于宽,乃至部下“不能使”“不能令”“不能治”,也就没有战斗力,战场上必然打败仗。

何其宗认为:“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在整体胜利和局部损失的天平之上,指挥员要用理智的头脑、钢一样的意志、铁石般的心肠贯彻自己的决心。把仗打胜,就是最大的仁慈!但是,在战前的准备阶段,就要用真诚的感情,本着对每一位弟兄生命负责的态度,慎重采取作战行动,准确掌握作战时机,选择尽可能减少伤亡的战术手段和一切措施,打有准备之仗,打有把握之仗,打有信心之仗。而决不能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更不能打沽名钓誉、为乌纱帽之仗!”

何其宗和战士们合影

也许,正是因为从董占林到陈家贵、马秉臣、何其宗、廖锡龙等军领导一贯秉承这种理念,才使在全军序列里大概什么都排不上号的陆军11军能够经受住战争的考验,并以实战中伤亡少、代价小、战果大,“赚”得最多的部队著称。而且,11军建制内的所属部队和配属部队,数万人员参战,没有一个人被俘和投敌!

老山防御作战,陆军第11军自1984年8月4日12时起接替陆军第14军防御阵地至12月9日12时将老山防御阵地移交给南京军区陆军第1军止,历时126天,计毙伤敌1698人,俘敌军官一人,击毁敌军各种火炮120门,军车20辆,摧毁敌军各种工事和掩蔽部235个,堑壕900多米,不仅没丢失一寸阵地,反而部分前推和扩大了防御阵地。沉重地打击了越军的气焰,胜利完成了总部、昆明军区赋予的老山地区防御任务。在此期间,何其宗率11军前指指挥了部队换防、进入阵地、前期防守、稳固阵地等关键时段的作战行动。

(待续)

《丛林之虎何其宗》封面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