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印象中,头上能带的只有帽子、眼镜、口罩或面具,很难再有其他东西能够驾驭我们面积狭小的脑袋。
不过现代战争催生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谁也不会想到电脑竟然也可以“骑”在我们的脸上。而且这类电脑并不便宜,与我们动辄几千、一万出头的高性能电脑来说,它们随便一套的价格就在40万美元以上。
一、飞行员头盔的发展
空中格斗进入导弹时代之后,飞行员头盔便应运而生了。
第一代空对空导弹的攻击角度比较狭窄,只要像用机枪、机炮开火一样,将机头对准敌人方向便可以了。但对方可以通过飞行机动让导弹失去目标。
于是第二代导弹开始,设计师增加了攻击范围,这样在增加对方逃跑难度的同时,也带来了新问题:导弹发射时非要用机头对准敌人方向吗?
于是第一代飞行员头盔诞生了,这是一个可以佩戴在头上的电子瞄准系统。飞行员眼前有个瞄准的准星,只要准星对准敌机方向,就可以引导空对空导弹的飞行方向。
可一位战斗机飞行员在天上的工作不仅要摧毁敌机,还要抬头观察外部的空域环境,低头留意飞机的各种仪表信息。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这种工作强度是常人难以承受的。如果是夜间作战,工作负荷更是成倍的增加。
尤其是新时代战机各种性能突飞猛进,飞行员并不需要一款“抬头显示器”来观察飞机的前方情况。因为空中作战是3D的,前、后、左、右、上、下、轴360度之内到处都有可能出现敌机。有没有一款可以包容所有信息的头盔显示器呢?
经过几代的发展,美国终于在F35身上实现了第四代飞行员头盔。
二、“小电脑”带在头上
F35虽然是F22的低配版,不过胜在晚出生了几十年,各种配件还是蛮先进的,有些电子配件甚至超过了F22。
F35所用的飞行员头盔系统,最大特色就是把近50年来所有该领域的优势技术集合为大成。
如果用军事方面的术语进行解释,恐怕很多人都听不懂。但翻译成大家都能看懂听懂的“普通话”,就是军事系统的“游戏化”。
玩过《战地》和《使命召唤》的朋友应该能够体会,游戏中的现代战机使用“键盘 鼠标”组合就可以完成各种各样的控制。
那么一架造价数千万、上亿的飞机为什么做不到如此的操作呢?
那是因为飞机的参数复杂,仅飞行一块就有上百个数据需要时刻兼顾到。况且战斗机还需要作战,探测、跟踪、打击目标的数据都是实时变化的。
想把这些数据浓缩进飞行员头盔这一小块显示屏,简直难比登天。飞行员头盔已经发明近50年了,到现在也没有哪个厂商有能力将飞行、作战这两大类数据的信息共同研发,都是分开研发,最后由飞行员头盔的厂商整合在一起,可见其难度。
况且上百个数据,如何让飞行员想看哪个看哪个呢?最初,为了让飞行员集中精力,既可以“电子化办公”,又可以时时留意飞机和外部情况,头盔的显示屏都是设置为单目的。
比如阿帕奇直升机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屏很明显看出是一个眼看屏幕,一个眼看外边。
可生理习惯往往会出现两只眼睛争夺视野的情况,这一点就需要飞行员自己进行克服。
后来也出现了覆盖两只眼睛的显示屏,可显示屏又容易让飞行员忽略外部情况。
于是F35的解决方案诞生了,飞行员头盔自己有感知系统,由它决定此时应该给飞行员提供什么数据,甚至对付什么距离的敌机用什么型号的导弹,这些都可以提供建议。
类似于汽车的雷达感测系统,根据F35飞机自己的雷达感测系统,可以利用头盔屏幕在飞行员面前将座舱虚拟化。不仅向飞行员提供水平360度和飞机上方的战场数据,甚至下方的敌情也可以用眼睛“看见”。
F35的头盔系统直接上了美国的《大众科学》杂志封面。之前就没有听说过一个头盔可以登上科技杂志,足以见其科技功底。
军事记者评论:这是将一台电脑戴在了飞行员的头上。
而这块“电脑”的售价高达40至80万美元。
三、未来发展
F35飞行员头盔的诞生,标志着战斗机座舱已经进入第六代——头盔显示时代。未来很有可能取消座舱内的机械部件,所有指令通过飞行员头盔直接传达给战机。
这款头盔目前在军事界已经掀起了变革,美国空军的F22要进行类似的升级,陆军的阿帕奇直升机等也要进行类似升级。如果升级成功,阿帕奇很有可能只需要一个飞行员就可以执行任务。
欧洲目前也在紧锣密鼓,率先在“虎”式攻击直升机进行摸索式升级。
如果F35飞行员头盔类装备大量普及,那么未来军事飞行员将享受到钢铁侠的待遇,所有操作都将有个电子秘书在语音提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