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片是碑或者木板雕刻的书法的复制品,是一个及其丰富的收藏门类,虽然划归纸品类,但是他应该属于一个独立的范畴。

1.史料价值拓片是研究历史的原始资料。通过研究历代留存下来的拓片,史学家可以掌握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经济状况、文化艺术、军事谋略以及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的情况,也可以为考古学提供多个领域的信息。拓片文献不但可以对传世文补充缺略,还可以订正说误。拓片文献中数量最大的原始资料是墓碑拓片和墓志铭拓片,两者都蕴含着十分丰富的传记资料,对现有历史资料,尤其是人物传记资料能提供恰当的增补,甚至可以将历史典籍中已经消亡了的史实得以重新恢复。

新中国后洛阳地区出土了数以万计的墓志铭,记录了很多唐史没有记载的事情,也纠正了唐史的很多错误,毕竟历史是后人写的,唐碑是当时刻的。

拓片24种收藏方法(浅谈新老拓片的收藏)(1)

我收藏的宋夏孺人墓志拓片

2.书法艺术价值

拓片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融合了原石的风韵、拓制者的艺术修养以及历史的沧桑感,透出了其他艺术品所不可替代的独有的形式美感。有些花边及其奢华,人物动物花草刻的非常生动,书法上有历代书法大家的作品,还有各种书风的,从狂草、行楷,小楷、篆书应有尽有,笔者收藏新出土唐碑百种,都是精挑细选的书法佳作,还有秦氏墓志。

3.文物价值

拓片是文物研究中经常用到的重要的信息资料。对于那些已经残损或者丢失的碑来说,一张拓片本身就成了无法再复制的文物。往往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国内现存较早较稀有的原拓,更是稀世珍本,成为珍贵的文物。笔者收藏的乾隆御碑拓片中就有好几个原碑损毁了的情况,南京出版石刻书籍时我还提供了拓片照片,弥补了一些历史。我还收藏了圆明园的拓片,房山区唐诗人贾岛墓碑旧拓,原碑也都消失了。那些传承有序的宋拓、明拓就更加的珍贵值钱。

拓片24种收藏方法(浅谈新老拓片的收藏)(2)

我收藏的唐贾岛墓碑旧拓

4、拓片造假的情况

古时称拓片叫黑老虎,黑老虎吃人就是指他是作假严重的重灾区,宋拓唐拓啊,淳化阁祖本啊,唐宋名人书法啊,几乎都是假的,比如:岳飞、李白、杜甫、文天祥等等大字刻石均假,有些是古代赝品墨迹上石,有些就是伪托款刻的。法帖中也有一些假的宋刻,伪帖。具体的可以看容庚的丛帖目,它是玩法帖必看的工具书。这些都是古人造假。

现代人造假也是层出不穷,某旧书网300以下的整拓,尤其是名碑几乎都是石膏翻模的,用手摸有凹凸,其实都不是原石拓下的,收藏一定要玩原石拓,要搞清楚原石在哪?找到照片,看看具体的样子,缺了几个角,损了多少字,都要做功课。

老普的拓片上,盖上假名人的收藏章,写假的名人跋,也是很多的。名人都玩宋拓,一个民国的拓片上盖满了阮元,翁方纲、等名人章,稍微一分析就很可笑。拍卖会上还是会有打眼的。所以玩旧拓书画鉴定是必须要学的,看纸,看墨,看印章,看书法,这些其实都是书画类的技术。

存世量太大的,品相极差的,散页,残本,都不要买。收藏价值不高,除非特别稀少的宋拓明拓散页,或者及其稀有的内容。

拓片24种收藏方法(浅谈新老拓片的收藏)(3)

快霁楼法帖成亲王书

5、玩碑帖的经验分享

先要分清碑和帖的区别,玩整拓或者玩册页看个人喜好,我个人喜欢江南家族刻帖,法帖册页为主,收藏有寄畅园法帖等数十种法帖,其次是北京文献的拓片收藏,北京的文献数十种。再次是董其昌、赵孟頫、王文治、成亲王等喜爱的大家碑帖。摩崖、砖刻、佛像、砚台都有拓片,但是我不玩这类。有些人只玩名碑,变回经常打眼,历史也有很多翻刻,现代也有翻刻,要先学会辨别,再出手。研究明白后才有漏。

在古代都是书家研究碑帖,现代的拓片爱好者中不懂书法的比比皆是,也是可笑的一件事,拓片中书法的好坏都看不出来,你研究个毛啊?所以一定要学习写字,提高书法鉴赏的能力,对一个碑帖的鉴定才能有帮助。

必备的工具书不可缺少,仲威写的一系列书都很好,民国时王壮弘的推荐大家看看。故宫上博、国博、国图的碑帖图录也要多看,多看好东西,才能提高鉴赏力。

多去看石刻的展览,除了西安碑林,焦山碑林,杭州碑林外,苏州各大园林、无锡寄畅园、东林书院、淮海祠、宁波天一阁、北京的五塔寺,法源寺,东岳庙都是好的去处。

综上,我的观点是新拓片研究考古,临池练字,老的拓片有选择性的收藏,提高鉴赏力,量力而行,不要让黑老虎吞食,要驾驭他。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请朋友们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