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1)

在唐宋时期,节度使是一个非常常见的官职。尤其是唐朝,如果担任了一个地区的节度使,基本上就像土皇帝一样的存在,而是能够世袭。在唐朝统治的中期,天下总计有10位节度使。其实,幽州节度使的兵力最多。当年,安禄山就是依靠幽州节度使的职位,发动了叛乱。最大的一个问题出现了,幽州节度使到底能够调动多少军队呢?

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2)

唐朝建立的初期,仍旧沿用了府兵制。但是随着帝国面积的扩大,府兵制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唐朝逐步把府兵制改成了募兵制。为了方便作战,唐玄宗在边境地区设立了10个节度使。这10位节度使就像10个军区司令,手下拥有大量的军队,负责对周边地区作战。其实,节度使仅仅拥有军权,后来为了方便指挥,把人事任免权和财政使用权,也先后交给了节度使。这样一来,节度使就成了一个个割据一方的土皇帝。

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3)

在10位节度使中,幽州节度使的权力最大,所能管辖的军队也最多。按照唐朝的战区划分,幽州节度使负责管理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恒州、莫州、沧州等大片的地区。如果发现熟悉五代十国的历史,或许发现了什么,幽州节度使的管辖区,基本上就是后来的幽云十六州。唐朝的疆域面积很大,但唐朝军队的总兵力却不算太大。唐朝军队一直在50、60万之间徘徊,这些军队分为了边塞军团和中央军团。

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4)

边塞军团由10位节度使分别统帅,其中,幽州节度使的兵力最多。由于需要和契丹、突厥作战,幽州节度使能够调动9万多军队。其次是陇右节度使,能够调动7万多军队。由于防御压力很大,有的时候,需要一个将领担任好几个地方的节度使。例如唐朝宗亲王忠嗣,兼任了朔方节度使和河西节度使。唐玄宗的宠臣安禄山,一个人兼任河东、幽州和平卢三个地区的节度使。幽州有9万多军队,河东有5万多,平卢有3万多。

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5)

再加上安禄山私自招募的军队,安禄山能够调动的军队超过20万。其实,唐朝的中央军团也就是20万左右,而且战斗力薄弱。依靠雄厚的资本,安禄山发动了叛乱。由于自己的军队常年与北方游牧部落打仗,自然是战斗力强悍。叛军一路南下,根本就没有遭遇太大的抵抗。唐朝的中央军团战斗力不行,西边的边塞军在防御吐蕃,一时之间根本就无法紧急撤退。因此高仙芝、封常清呵呵哥舒翰等名将,都认为应该死守潼关。

河东节度使兵力(一个幽州节度使的权力相当大)(6)

同时从陇右和河西等地调集军队,等各路节度使的军队汇合以后,再反击安禄山的叛军。可是唐玄宗不停劝告,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然后命令哥舒翰带着10余万中央军团的官兵,出潼关主动进攻叛军。结果,唐朝军队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哥舒翰被人被俘。唐玄宗只能带着官员、后妃逃往四川成都,在逃跑的路上,爆发了著名的马嵬坡兵变。正所谓“九重城楼与宫阙,烽火连天杂烟尘;千军万马护君王,直向西南急逃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