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知新坐标#

前文屈原说自己怕的并不是老去,而是“老冉冉其将至兮”,但是却还没有为国家建功立业。屈原真的是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只有心中有大爱、心怀慈悲的人才会发出如此的感慨,从内心深处关心民间疾苦,不是为了仕途,不是装装样子。

屈原涉江思想内容(长太息以掩涕兮)(1)

鞿羁(jījī),本意为马缰绳和络头,比喻束缚。

谇(suì),意思是斥责、诘问。

屈原早晨进谏晚上就遭贬斥,不得不说昏君的做法还真是很相似,这种场景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当然我“有幸”也在某企业见过相似的操作,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如出一辙,所以还是那句话,古代的明君多是熟读经典、明事理的,现在做企业、乃至做人都是一个道理……

纕(xiāng),佩戴的意思。

屈原再次强调自己佩戴香草,不同流合污,并且“虽九死其犹未悔”,对自己的坚持和选择、对美政理想的追求,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也要追随彭咸遗则。这是第一次提到“未悔”。

“灵修”在这里是第二次提到,指君王,第一次提到灵修是“伤灵修之数化(却仍旧惋惜感叹君王的朝令夕改)”。

屈原涉江思想内容(长太息以掩涕兮)(2)

屈原将自己比作倾国美人,却因嫉妒而受到诬陷。我想按照古代的标准,屈原也应该是个美男子吧,加上又有才华,一度吸引了王公贵族及宫中女眷的爱慕,而屈原却不因这些出卖自己,终于招致嫉妒。

前两天听曾仕强先生讲《易经》,说做人不能被别人嫉妒(原文记不太清了,大致意思如此),曾老先生是非常洞悉人性的,所以才有此一说。屈原也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啊,加上性格纯粹,不懂所谓的“圆滑”做人,终于导致自己穷困潦倒。所以我想这也是后面屈原的家人,以及现在的有些人批评屈原的原因,但是前文我已经说过,他之所以成为了屈原,就是因为他的纯粹。

屈原涉江思想内容(长太息以掩涕兮)(3)

诼(zhuó),毁谤。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miǎn,违背)规(画圆形的工具)矩(jǔ,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没有办法,人性就是如此,屈原碰到的又是楚怀王,并非英主,这种风气只会愈演愈烈。

屈原涉江思想内容(长太息以掩涕兮)(4)

在这种政治氛围下,上面领导昏庸无能,黑白不分、是非不明,不能支持屈原,同事又以曲为直,屈原自然是孤立无援的,“ 忳(tún,忧愁的样子)郁邑(yì,忧郁烦闷)余侘傺(chàchì,失意落魄的样子)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但屈原仍然不会同流合污,因为他们太丑,太脏脏。

屈原涉江思想内容(长太息以掩涕兮)(5)

圜,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huán,即转圜,一为yuán,同“圆”,这里还是以方圆做比,方圆不能相配,殊途不会相安,鸷鸟也不屑于与群鸟在一起。

忍尤攘(rǎng)诟(gòu),这成为一个成语,意思是暂时忍受耻辱,等待将来洗雪。

终归到底,还是屈原一颗真心错付,幻想终有一天楚怀王会看到自己,他的政治理想会得以实现,楚国会好起来,但是我们都知道楚国再也没有好起来。

读到这里,我既为屈原感到惋惜,也为他的坚持感动,不论多么穷困潦倒,受到多少排挤打压,他依然固守初心,洁身自爱,依然坚持自己的理想,直至最后国破家亡也要跳江而死,怨也只能怨屈原碰到的是楚怀王。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