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风华》里的孙若薇。

《尚食》里的姚子衿。

她们遇见了一个共同的对手:胡善祥。

因为这两个人的原型,都是明朝历史上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孙皇后。

史书记载为:宣宗孝恭皇后孙氏。真名未曾载于史册。

若微这个名,是大明风华自己起的。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1)

不过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位,可是个能人。

孙氏,邹平人,小时候就长的漂亮。

父亲是永城县主簿孙忠。(原名叫孙愚,朱瞻基给改名为孙忠。)

当时是朱棣在位,朱高炽是皇太子,朱瞻基为皇太孙。

太子妃的母亲也就是朱瞻基他外祖母,也是永城县人,她听说了孙氏之后,就屡次跟太子妃提起来,有举荐之意。

这个人就是《尚食》里说的彭城伯夫人。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2)

但其实彭城伯这个爵位,是朱高炽上位后才追封自己老丈人的。

所以《尚食》属于穿越的用法。在朱高炽登基追封老丈人之前,太子妃的母亲都是京卫指挥使夫人。

更确切来说彭城伯夫人这用法,也不太准确。后来彭城伯被再次追封为彭城侯。她最终是彭城侯夫人。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3)

因为她多次举荐,朱棣可能听说了,就让太子妃将孙氏养在宫中。

养了多久……不知道,因为没有记载。

永乐十五年,朱瞻基大婚,诏选胡善祥为太子妃,孙氏为太子嫔。

孙氏很受朱瞻基的宠爱。

有多宠呢?

朱瞻基继位,册封她为贵妃。那时候,按后宫的制度,贵妃有册无宝。可能朱瞻基觉得委屈他的爱妾了,愣是给贵妃也弄了宝来。

贵妃有宝便自此始。

后世贵妃都是沾了她的光。

朱瞻基登基第二年,宣德二年十一月,孙氏生了朱祁镇。(或许非亲生。)

宣德三年二月,朱祁镇被立为皇太子。这期间,朝臣数度上书请立皇太子,朱瞻基都没答应。直到二月份才立了朱祁镇。

很难说,朱瞻基拿着乔不同意不是有点其他的打算,因为立了皇太子的第二个月,宣德三年三月,胡皇后上表请辞皇后,孙氏被册为皇后。

总觉得这个皇太子是他立孙氏为后的筹码。

根据明史上后妃传记载,朱祁镇不是孙氏的亲生子:孙氏亦无子,阴取宫人之子为己子。

就从朱瞻基数请不立皇太子,我觉得还是很可信的,但这就是另外的话题了。

朱瞻基登基十年后,崩逝。朱祁镇登基。

孙氏晋升为皇太后。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4)

朱祁镇对她也孝顺,据说母慈子孝。

后朱祁镇战败被俘,朱祁钰登基为帝,又被尊为上圣皇太后。

朱祁钰上位后,孙太后的地位应该是大不如前。

她诏令立的皇太子,也就是朱祁镇长子朱见深,没几年被朱祁钰废了,她也无从置喙。

景泰八年,孙太后支持朱祁镇夺位。

朱祁镇再度当了皇帝之后,给她上徽号:圣烈慈寿皇太后。

开了宫闱徽号的先河。

之后她舒舒服服的又当了七年皇太后。

天顺六年辞世。

她这一辈子堪称顺风顺水。

孙太后为人如何虽没什么明确的说法,但史评不算太好。

从其他方面也可窥一二。

她婆媳关系非常不好。不管是当媳妇,还是当婆婆。

她婆婆张太后更喜欢胡善祥,就算胡善祥被废之后,每逢宴饮也让胡善祥坐在她的上首。时刻给她添堵。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5)

她儿媳妇钱皇后在她没了之后,立刻鼓动她儿子朱祁镇给胡善祥正位复名。把她刻薄前皇后的名声算是在史书上给板上钉钉了。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6)

但是没什么用。

你看现在的电视剧,孙氏依然是主角儿。还是光风霁月,贤德有能的形象。

她不但活着占了胡善祥的位置,死了这么多年,还在电视剧里占了胡善祥的名声。

简直不能更爽。

历史上的大明孙太后长得怎么样(大明风华尚食从古到今都赢麻了的孙皇后)(7)

《尚食》里这句所谓取代身份的话,更该胡善祥来说。

,